APP下载

探究叔本华“意志”的特性与其悲观主义伦理学

2019-08-26赵佳奇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2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叔本华伦理学

关键词 叔本华 悲观主义 伦理学

作者简介:赵佳奇,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11

德国古典哲学期间,康德以“哥白尼式的革命”将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的问题给出答案后,并提出了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先天的直观形式之下,存在着“物自体”与现象世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是继承了部分康德哲学的内容和思想,进一步地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出论证,力图解决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叔本华提出的“世界是我的表象”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学的一种生命哲学的展现,其也可以看作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和反思。在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到排除了物质影响和充斥功利主义后的精神高度,是将主体意识最大化和最高化的哲学思想。

一、叔本华的“意志”的两种特性

叔本华在他的哲学思想中首先就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并把它认为是真理而存在的。他认为世界即是表象,并且规定了这种表象仅仅是对主体才产生作用和具有存在意义的,也就是主体的客体存在即是表象,所有的一切都以主体为条件,只对主体而存在。这就确定了叔本华思想中的主体的至高性,一切物质都是以主我意识的对象而存在。早在近代哲学初期,笛卡尔的怀疑思想中就含有类似的主体性原则,但是他又通过上帝而证明了物质的存在,形成了物质与意识并列的二元哲学。及至巴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时,才把物质的对立性完全消除,只余意识作为本体论而存在。德国古典哲学期间,康德把经验世界与理念的世界对立起来,形成了物自体与表象世界对立共存的哲学建构,这也成为康德形而上学中伟大但也有些矛盾的一部分。叔本华认为康德哲学中忽视了表象作为意志的客体这一原则,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虽类似于康德的哲学体系,但在本体论的角度上是彻底的一元哲学。他接受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先天的直观形式的存在,时间空间只属于物自体的现象存在,并不是物自体自身。而意志与表象的关系问题,总结而言则是叔本华认为世界上一切存在都是表象,表象则是主体的表现形式,通过因果律的方式(活动)表现出来。而意志具有主体性和动机性的原则,这两种原则是解释和阐述叔本华“意志”的完满方式。

(一)意志的主体性

首先,叔本华认为能够认识一切事物,而本身不被任何东西所认识的是主体。而客体也就是作为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与依附他们存在的杂多现象。当从事对客体进行认识活动时,主体才具有主体的地位,如果成为被认知的对象,那么则不是主体。由此就清晰地分明了主体和客体也就是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作为意识中的抽象概念也不能算是主体的一部分,因为它只能被意识所认知,本身并不认知任何东西,因此叔本华认为概念也是存于表象范畴之中的,与知觉表象和抽象概念共同组成表象的范畴。由此可以看出,叔本华并不是简单地把物质定义为表象而存在,我们意识中关于抽象的概念部分在他看来同样是作为主体的客体存在的。那么关于表象中的物质与意志的关系何在?在他看来物质的先天存在性与意志相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没有意志去感知表象的存在,一切的物质形式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称:“世界完全是表象,正因为是表象,所以它的存在需要认知的主体来支持。”

其次,就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与表象世界的关系来说,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的这种学说体系,但他否认了康德关于物自体的看法。因为在叔本华看来,意识是主体,现象世界是表象的集合形式,如果出现了关于康德的物自体(实体世界),意味着在意志和表象之外还存在着某种形式,这与他的根本观点不相符合。因此在叔本华看来,物自体只能是意志。因为一旦把物自体作为客观对象来认知时,那么就不再是物自体,而是主体的客体存在,因为其是可以被认知的。所以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他将康德的物自体转化为意志,与现象世界对立,并提高了意志的地位,从而树立起了意志的主体性。

最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与存在形式在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体系中多有论述,而在叔本华的学说中如果把时间与空间看作是意识与表象之外的东西,那么产生了与其思想相悖的理论。因为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只有意识和表象的存在,如果时间和空间作为一种新的范畴处于这两者之外,那么就违背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元性,意志的主体性也由此被打破,不能成立。但是假设时间和空间作为表象而存在(因为诸多杂多的表象都要依附时间空间的因果关系中才能成立),那么根据意识的主体性,表象是受到主体的控制与监督的,然而通过经验我们发现这并不适用于时间与空间。因此叔本华认为时间和空间只能是像康德证明的那样,只属于物自体的现象存在,不属于物自体自身,是认识主体附加在物自体身上的。换而言之就是属于意志的先天直观的形式存在,是意志的附加物,不能简单的等于意志或者表象。叔本华通过这一系列的论证,试图确立起意志的主体性,这是他哲学的根基所在,而接下来他则详细地论述了意志的目的究竟何在。

(二)意志的动机性

在确立了表象只是意志的客体之后,叔本华开始对意志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展开了论述。在他谈到意志的客观化之前,他提出了作为客体的表象要符合因果律和充足理由原则,这也是辨明表象和意志关系的前提条件。而叔本华认为,表象是要有理由进行存在和运作与活动的,而意志不需要,其并不能够划为因果律的范畴,也并非是原因。既然不是原因,那么自然就不能是结果。充足理由原则只涉及具体表现而不涉及意志,同时只能为现象界的个别事物找出理由,决不能为意志本身找出理由。这样的关系证明了意志的超然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意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康德之后,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把“绝对精神”理解为具有逻辑和理性的,而叔本华则认为意志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这就是意志的“动机”(冲动)。意志是世界的本源,并且不满足因果律和充足理由原则,所以意志是没有原因也没有目的的,意志只是在追求和争取意志的客体化。低等的理念不断被高等的理念所战胜,从而提升低等理念的存在性,使得其自身获得更大的力量,这是客体化的世界最显而易见的事情。叔本华从这样的经验出发认为意志是盲目的冲动,追求客体化的存在,且没有任何原因和推动力,只是凭借着冲动在实现意志的客体化。而意志的客观化每一阶段都会争夺其他阶段的物质、空间与时间,并且彼此之间互相争夺物质,是为了显示自身的理念。

这里的理念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定义有些类似,各种客体的具象化是分有了意志的“理念”而存在的。叔本华认为个体也是理念的具体表现,是世界空间和多样性中的具体表现。拥有着不同阶段的客体化,在低阶段的存在中,这种理念保持在具体表现中的统一。然而到了高等阶段中,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许多状态的变换,才能整体地表现其本质。因此,叔本华认定各种物质的表象化是表象的,就连个人的经验性格等抽象概念仍然是表象的。不能因为单纯的表象而认识意志,认知意志只能通过了解表象的发展过程和活动,这样才能够真正认识意志的本质。

叔本华把意志作为主体而建构起意志和表象之间的主体性关系,并认为意志是无目的的盲目冲动,是追求客体化的存在,意志的世界就是争取与斗争的表象化。这种本体论的构建和作为叔本华哲学体系的基础,无疑影响了他整体的悲观色彩,因此叔本华的哲学也被认为是悲观主义的。既然意志是没有目的的盲目冲动,那么自然就会陷入到无常的思想状态中,因为表象的每个阶段都是不确定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意志而进行的争斗,而意志本身又没有推动力和充满理性逻辑的意义,所以叔本华的哲学带有这样悲观的色彩。然而他也提出了解决之道,就是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达成解脱的力量。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学

通过上面的关于意志与表象关系的论述,确定了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的本体性,也了解叔本华哲学中意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每个人都是意志的化身,是意志的体现,意志的目的使盲目的,只力求生存。从根本来看,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就产生了自我与外在的冲突,在时间的线性中,满足欲望是意志的目的追求。然而在实际上欲望不能完全得到满足,是经常处于与外界的斗争中的,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痛苦。反之,如果欲望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感也无法维持太久,要么处于无法满足欲望的痛苦之中,要么处于满足欲望但随之而来的厌烦感。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生是在痛苦和厌烦之中来回感受,快乐只是处于他们之间短暂的拥有。因此叔本华对于伦理的态度自然也是悲观的,但是在他的伦理思想的最后,叔本华还是提出了同情这个概念,也成为了他伦理思想中重要且矛盾的一点。

(一)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体系注定了他的伦理思想中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的确定,那就是人生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这种关于必然的观点是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以及重新建构的结果,康德以“物自体”划分了经验与不可知的理念的存在,认为“物自体”虽然不可知,但是这为我们的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叔本华的“意志”代替了“物自体”,也就造成了失去相应的自由的奠基物。并且叔本华认为我们的经验概念中的自由的部分实际上是一种幻觉,并且他认为自由的定义是模糊的,这只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看法。例如按照经验概念来说,“自由”被看作是:“我想要的。”但这个主观需求恰恰设定了一个已然的结果,造成了一种“必然”。按照叔本华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关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的设定,他认为自由即必然,而自由必导向消极。这和叔本华的“意志”的两种特性有着极大的因果关系。同时作为表象,这一种概念必然符合充足理由原则,如果不符合这一原则,那么其就不是表象,而表象一定有形成和使其发展的原因。所以从逻辑上来推理,所谓的自由必然在一开始就由某种原因而注定,而作为意志的斗争的结果,表象的下场只能是痛苦和厌烦的。

其次,就自我意识来看,康德以定言命令的形式把先验的善良意志引入到自我意识中,以这样的建构方式使得道德成为一种先天的道德律根植在自我意识之中。而叔本华批判康德的这种逻辑形式,认为自我意识在主观上的存在实际要被他物意识所占据,而不如称之为“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最终是围绕着“意志”而作用,是为“意志”而忙碌的。如他所言:“可以证明被探究的意志自由的事实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于直接的自我意识之中。” 因此叔本华认为自由意识乃至自我意识都只是类似的假象或错觉,意志决定了一切的必然性。这就造就了其伦理学一种悲观的基调,虽然叔本华在某种程度上也提倡正常生活,然而,在根本上叔本华还是认为人多行为完全没有自由,是受到意志的控制,从而产生着无法满足的欲求,本质上是痛苦而无法逃避的。

(二)利己和同情

同时叔本华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利己主义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人类道德的真实性,认为人没有道德可言,是完全的利己主义。由于在前面论证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时,叔本华否认了自由的存在,并且认为自我意识是受意志的支配而形成的,所以道德作为在康德看来是先验存在的范畴就不能够成立,也就意味着道德并不先天存在于自我意識之中。因为人的本质是意志,意志的冲动性和欲望性决定了人的欲望,首先是生存的欲望,这与意志的本质是完全相符的。但是从经验来看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着相对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在叔本华来看也是受欲望所影响而实现的,例如当个体存在于个人名誉上有相应的欲望时,个体就会做出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则被认为是善良的。而实际上这种行为是意志的影响下利己欲望所产生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法律规范所禁止的,当个体做某件事时,这件事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个体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违反了法规也带来不利影响时,个体选择保护自身利益而不去做不道德的行为,这种选择在叔本华看来也是利己的一种体现。

在这之后,叔本华又提出了有些矛盾的同情原理,他认为人类有限的道德基于自身的同情感,一切的道德基础试来源于天生的同情心。有学者也称:“在叔本華看来,只有出于不包含丝毫利己动机的同情动机,才是真正道德的。” 公正与仁爱在叔本华看来是可以作为“元德”的,是替代了义务(强制性义务和奉献性义务)而存在。而在此矛盾的是如果同情作为道德的基础,那么同情的来源就显得有些冲突,因为叔本华是否认康德将善作为先验的属性放入意识之中的,如果有同情这一属性而存在,那么实际上其也是先验的。如果同情作为意志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表象的话,那么意志就不完全是盲目且冲动的,因此在叔本华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实际上是与“意志”哲学本身有一定矛盾的。虽然叔本华提出了同情心在人意识中的存在,但这不能使其伦理学基调有所变化,叔本华的伦理思想仍然属于悲观伦理主义。但在其看来,对于人生苦痛的解脱仍然是有一定的方法的,这种方法就在于艺术欣赏与创作之道上。

三、叔本华对于悲观主义的解决之道

为了解决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所带来的悲观主义和悲观的伦理思想,他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解脱人生永远难以摆脱的痛苦与厌烦感。通过艺术的审美,创造来达到忘我之境,实现短暂的解脱。这一思想与庄子的“坐忘”有相似之处,庄子的坐忘实际上也是在某种超然的精神状态下达到和实现对于物质世界的摒弃和解脱。叔本华认为创作和欣赏艺术的同时,是不完全受充足理由原则支配的,因为没有一个充足存在的理由使艺术家投入到浑然的创作或者欣赏中去。因此艺术的审美是摆脱苦痛和厌烦的方法之一。但是叔本华认为这种方式只是暂时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世界,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中,又会被意志所束缚,进行到苦痛的斗争和厌烦的满足中。

他认为只有彻底否定意识才是真正的永久解脱之道。这一点和佛教的万法皆空有同样的意境。叔本华说自觉的智慧能够让我们获取解脱的力量,智慧能够了解意志的本质和结果,也能够真正摆脱意志的束缚。归根到底的方法就是“寂灭”,认识到表象世界的空幻。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与他的悲观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一种对“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教信仰的超越与反思,因为叔本华虽然否定了理性作为主体的支配属性,让“意志”的冲动主导了主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对以往的各种学说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以说是清醒的思考方式,虽然“意志”带来一定的苦痛,但苦痛往往意味着清醒,而不是全然陷入到对理性、宗教、神秘等等的未可知物的崇拜以及盲目追随中去,就此一点来看,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也有相对合理之处。如有的学者说:“叔本华的意志主义既是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结果,同时又是背离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产物,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乐观主义的一个逆子。” 同时这也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如今的社会发展,抛弃功利主义的色彩和对物质利益的一味追求,达到一种在意识上超然的态度来对待现实世界。这样的态度是有利于帮助我们形成真、善、美的世界观,同时对于道德的自发性和构建和谐的世界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注释: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台]刘大悲,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5:21.

[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3.

王嘉.叔本华与尼采伦理学中的视角主义、相互性及同情本能[J].江苏社会科学,2017(5):139.

杨玉昌.重新认识和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J].现代哲学,2010(2):102.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叔本华伦理学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技术与社会:悲观主义与进步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人为什么会无聊
“毒舌男”叔本华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