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学困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2019-08-26陈忆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运算学困生解题

陈忆新

(福建省泉州第十七中学 362000)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任何一个班级中都有学困生.他们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学困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一部分比重,其中数学学困生比重较大.学困生的存在会使教师的工作不好开展,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困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社会各界都对学困生问题展开研究.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1.数学基础薄弱,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期就没有打好基础,公式记忆错误,缺少应用,很多简单计算都无法完成,对一些应用题更是束手无策.升入初中后,他们也想好好努力学习数学,可是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都没有做好,盖好房子谈何容易.

初中课程加重,学生的精力分配不均,他们会对刚开设的课程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多花时间与精力,会对原本就不感兴趣的数学更加不会重视.初中教师教学速度一般都会较小学教学速度更快,学困生会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每天都是一知半解,没有透彻的理解,慢慢的,就会堆积更多的问题.

2.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很多学困生会听到“读书无用论”这样的理论,他们会产生自我心理暗示,有那么多的人不读书还不是照样成功,说不定我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就更缺少学习兴趣.加上初中时期本就是大多数学生的叛逆期,没有好的心理疏导,他们会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失去学习的兴趣.

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例如:课前预习,书写格式规范,课后回顾,及时巩固,与教师交流互动等.数学学习本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数学运算更是十分缜密,很多学生都找不到科学合理的方法,他们往往都会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却收获颇微.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奠定学困生运算能力

枯燥无聊的方法总会让人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需要从氛围与教学方式入手.教师要对学困生多重视,多对学生微笑、鼓励,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可以融合进来.数学教师可以有多种教学方式.

例如,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将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从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认为学习数学并不难,自己也可以学好数学,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导致学困生想学,会学,学好.教师与学生可以像父母与孩子一样相处,也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良好的关系会让他们之间距离变近,让学困生敢与教师交流,喜欢与教师交流,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要多对学生微笑,鼓励他们,并且一视同仁甚至可以多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从内心觉得自己是可以学好数学的,教师还没有放弃自己,自己还要努力.

2.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困生运算能力

教师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可以对某些抽象难懂的概念,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主题教学,一一讲解,仔细对比,提高初中学困生数学运算能力.每个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都不相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理解,教师要将难理解的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并且生动形象地讲述,将抽象的东西尽量具体化.这就对教师水平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学困生要进行认真地讲解.教师要充分了解学困生的错误点在哪里,对那些错误点进行反复讲解.

3.做好归纳总结,提升学困生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本来就是一种逻辑推理,有很多的解题技巧可以归纳,在数学运算中要学会举一反三,注重反思归纳.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专题考试,并且让学生自己总结错题,总结答题思路,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方法.教师对于总结较好的学困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教师也可以多让学生进行例题研究,公式变形,从这些角度来提高初中学困生数学运算能力.同时规范的答题格式与解题技巧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调整解题方法.

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1 勾股定理》与第四章《4.1 平方根》两者之间的微整合.《勾股定理》学习时遇到题目这样解题:

△ABC中,∵∠C=90°,

∴AC2+BC2=AB2,

∴AC2+72=252.

∴AC2=252-72=576=242,

∴AC=24.

但完成《4.1 平方根》学习后,上题解法可以简化成:

△ABC中,∵∠C=90°,

这种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调整解题方法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初中学困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教师,家长要注意改变方式并且鼓励学生.学生要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只要愿意努力并且付出行动,学生的运算能力必定有较大的提高.人们都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细心与认真也是必不可少的,都可以对初中学困生数学运算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运算学困生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用“同样多”解题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有趣的运算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