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止出国(境)文物”之锦绣华服奇迹天工

2019-08-23动脉影

看历史 2019年8期
关键词:供养人鸟兽华服

动脉影

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涌现过许多改变了文明进程的发明,丝绸纺织技术与刺绣技艺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丝绸出自精湛的织造工艺,拥有绚丽的图案色彩以及华丽柔软的质感,兩千年来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去了锦绣华服。从汉代就开始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通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件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纺织品。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件织锦。这是一件汉代蜀地织锦护膊,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织锦上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隶文字,以及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云气纹、茱萸花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等图案。据考证,这件织物应是来自成都的蜀锦,可能是当时的中原王朝给予精绝古国的馈赠,云山、星象、草木和鸟兽图案贯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占辞用语,中国古代织锦技术与天文学浑然一体,是尼雅遗址出土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

另一件丝绸织物是1965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125-126窟间发现的魏刺绣佛像供养人绣品。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幅满地绣佛像,长49.4厘米,宽29.5厘米,体现了东晋到北魏期间丝织品满地施绣的特色,在针法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比汉代刺绣更加进步。它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制作完成,作为北魏广阳王元嘉供奉的幢幡,悬挂至盛唐被废弃,使用了约三百年。虽残损严重,但仍可见一佛、一菩萨、五位供养人以及各式纹饰,为我们填补了了解刺绣工艺从汉代至唐代的发展变化的空白,对研究佛教艺术也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供养人鸟兽华服
BALCONY
雷的尸体
潜入鸟兽争霸战
假日绽放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西夏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以供养人画像缺席现象为中心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
鸟兽“黑白配”
华服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