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安全规范扎实落地

2019-08-23文/图

中国公路 2019年15期
关键词:管控风险管理规范

文/图

2018年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交办安监〔2018〕135号)(简称“《基本规范》”),旨在深入推进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引领和带动行业主动辨识和评估风险,并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控,保障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019年5月29日,交通运输部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研究这一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但截至目前,从各地反映情况看,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不容乐观,基层仍有不同声音,存在很多顾虑,推动《基本规范》真正落地仍需再下真功。

基层的顾虑和困惑

在笔者调研各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实践中,发现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和认识不深的问题,难以有效指导实践和工作开展。基层担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认识不同的问题。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涉及人、设施设备、环境、管理等四要素,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这一因素。由于《基本规范》具体是由各地各企业的不同人员进行评价,甚至于同一家企业也是由不同人员完成评价。而人的素养和对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的认识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即使依据同一规范,但因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认识不同,导致对风险等级评估结果不一,自评效果差。

风险报送的问题。《基本规范》依据《安全生产法》,明确了风险管控主体责任为生产经营单位,而且重大风险应及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基本规范》确定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评估标准,有可能企业自行评估时有意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严重程度降低,导致出现实际为重大风险,但企业自评为较大风险或一般风险,也未按照《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报送等,直接导致《基本规范》无法落地。

突发因素的问题。在现实工作实践中,公路管理领域存在诸如滑坡、泥石流等突发风险,道路运输领域存在火灾、爆炸突发风险,水运领域存在诸如台风、暴雨等突发风险。由于突发因素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层出不穷。即便日常工作中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做得很到位,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均按要求开展,也仍无法预防某些事故的发生。

基本规范的初衷与考虑

风险等级的确定是相对固定的。《基本规范》明确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D)评价采用定量化方法,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度(C)两个指标决定。再根据计算后的D值确定其落入的取值区间,由取值区间确定其最终的风险等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人员虽有不同,但是都对所从事的领域较为熟悉,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其相差幅度也在可控范围内。而且,因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由取值区间确定,所以D值的绝对数值会有不同,但落入的取值区间基本相同,由此确定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基本相同。

达陕高速公路川陕界禁止超限车辆入川提示

“一路三方”开展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风险等级的相对确定对企业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适用《基本规范》对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进行评价时,即便是企业故意忽略致险因素,降低其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以避免评估为重大安全风险后需进行报备等的一系列工作。但在同一企业内,经过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后,会出现风险点位的相对大小。强化对相对较大的风险点位的管控,对于企业提高自身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仍有较大帮助和较强指导意义。同理,虽然企业数量庞大且领域差别较大,但政府仍可对区域性大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偶发不可控风险和故意乱评不在此列。突发因素或不可控因素在现实工作中确实存在,但若过度强调其影响,将无法开展《基本规范》确定的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甚至导致一切工作都将无法开展。类似于地震等偶发不可控因素,在日常工作中的确存在这类风险,但不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内。同理,再完美的制度规定,遇到不愿意执行、不能执行甚至故意对着干的人员,都将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此类问题无法通过《基本规范》得到有效解决,也不在该规范解决范围之内。

建议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认知决定行动,只有到位的认识才可能有到位的行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基本规范》的学习,立足自身安全生产管理职能职责,准确掌握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的基本术语、基本责任、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基本标准、基本要求,根据不同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管理需求的差异化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切实推动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扎实落地。

执法人员会同高速公路营运公司工作人员修复边网

执法人员开展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宣传

加强宣贯,提高应用能力。工具的生命在于使用。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上不会用、不愿用和不肯报的问题,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基本规范》的宣贯,引导从业人员树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念,并提高其对《基本规范》的应用能力,切实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管理程序和要求,真正做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前边,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

加强检查,提高落实水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根据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安排,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基本规范》在生产经营单位的落实落地。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业务的融合,针对相互独立的作业单元,按照人、设施设备、环境、管理四要素,系统性开展致险因素分析、评估,并针对四要素系统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动态管理,切实提高落实水平。

猜你喜欢

管控风险管理规范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