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初探

2019-08-22胡帅博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市政建设无障碍设计

胡帅博

摘 要:本文以市政道路设计为研究对象,对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展开分析。通过对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的研究,在坡道、台阶、盲道、人行道、路口、功能系统对接等内容上,作出详细的说明。探究无障碍道路设计的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优化市政功能性道路设计水平。

关键词:市政建设;功能设施;无障碍设计

城市化的发展,对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城区多类型人群的同时,需强调市政建设中的合理性。尤其在无障碍道路的设计中,应从残障人士的立场出发,尽可能的提高无障碍道路的合理性,为其便捷化出行创造条件。而对此项内容的研究,需从基本的设计理念入手,对市政设计内容展开分析。

1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

道路是城市建设中最为基础的功能性设施,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组成结构。在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过程中,人行道、斑马线、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多类型道路,为行人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而在功能设施的设计应用中,也在构成其结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条件,尤其在道路与空间转化的过程中,为残障人士的出行,带来了严重不便。因此,在城市道路空间中,构建无障碍道路结构,有十分必要的应用条件。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于无障碍道路的设计,应当与时代科技条件相协调,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提高道路系统的建设水平,更好地展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而在空间结构上,不能影响道路结构中的原有通行状态,还需在设计结构上,为残障人士创造便捷化的出行条件[1]。尤其在穿过道路、台阶、经过公交站等地面障碍性阻挡物的过程中,必须在道路设计上进行调整,降低甚至消除空间结构对于不同人群出行的阻碍条件。

2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内容

2.1 坡道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中,坡道的设计与应用,是无障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城市道路无障碍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在坡道的设计与应用条件上,可以根据其设置位置与实际功能,将其分为行进坡道与缘石坡道两种类型。行进坡道的设计要求相对较低,没有较为严格的坡度曲线与材料选择,在实际道路行进条件的基础上,其坡度能维持轮椅的正常行进即可。通常情况下,仅需要对道路的原有坡度进行控制,即可达到设计目标,形成具有功能辅助性的行进坡道结构。而在缘石坡道结构中,对基础道路的平整性有较强的要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凸显其坡度,且维持大于行进坡道的设计条件。

在具体缘石坡道的设计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如果原始坡道的设计面为单面,可以参照相应几何图形的状态完整设计与施工。但如果坡道属于多面形态,则需在其整体结构中加入平台层设计。在平台层的引导下,可以在道路转弯处为坡道结构提供必要的保证。而在平台面的设计参数上,需将其长度控制在200cm以上,并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设置不同高度的扶手结构,更加全面的发挥无障碍道路的设计理念,为特殊人群出行提供便利。

2.2 台阶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中,台阶的应用十分常见,既是保证人们正常出行的关键结构,也是影响无障碍道路设计的阻碍条件。而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也经常会忽视台阶的结构设计调整,为特殊人群的出行带来明显的阻碍。

无障碍设计中,需要针对城市道路网络中的垂直结构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上行或下行的台阶道路旁边,设置缓慢的螺旋或“之”字型通道。同时,在这种无障碍通道的结构中,还会设置相应的扶手,以此保证城市道路网络的服务性,降低障碍人群的出行压力。

同时,也会在主体设计的过程中,将垂直空间的阶梯设置为无障碍类型。规格上,这种台阶通常会在宽30cm、高15cm的条件下完成设计。而为了进一步优化这一无障碍道路结构的安全性,在其表面处理的过程中,还会加入相应的防滑剖面,通过对表面的打磨,防止特殊人群在行进过程中出现滑倒、行进不稳定等问题。另外,在陡峭的台阶与正常行人通道上,还会设置相应的指示标识,说明无障碍道路的位置,并对道路的行进风险作出提示。

2.3 盲道设计

盲道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盲人出行难的问题,并保证了城市无障碍道路设计的全面性。在优质服务理念下,盲道有很强的应用优势,然而在现阶段的应用条件下,这种优势没有被全面的开发出来,严重的影响了盲道的正常使用条件,甚至在不合理设置盲道的过程中,还为盲人的安全出行带来了风险。

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保证盲道的独立性,在不影响行人正常舒适出行的同时,也防止行人对于盲人的影响。而这种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可以牺牲盲道的便捷化,反而要加强盲道的连续性与便捷性。在盲道通过的路径上,不得出现明显的障碍物,而在进行道路转弯、空间转换时,必须在盲道上作出明确的标识,以此保证盲人出行的安全性。

2.4 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基础,也是进行无障碍道路设计的重点优化对象。以人性化的视角为出发点,需对不同的障碍人群作出分析,并针对其在行进中的障碍条件,设置相应的道路优化措施,以此保证人行道结构的无障碍出行条件。

例如,在肢体残疾性的出行道路设计上,需保证人行道结构的平整度[2]。在没有明显的凸起或凹陷问题的基础上,使各种雕像、垃圾桶、路灯等结构,保持在人行道边缘的设置位置。由此,在畅通人行道结构上,维护人们的出行条件,也为肢体残疾人士的出行创造条件。

又如,在视力残疾人士的出行道路优化中,需对道路空间中的悬空物进行控制,使其最低高度不得小于200cm,以此为视力残疾人士的出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在道路结构中,盲道需保证连通性,并在远离路中心的同时,与道路、车道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保证其自身的畅通性。

2.5 路口设计

路口是道路网络转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城市无障碍道路交通连续性的关键。在进行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人行道的相连性,并在斑马线、红绿灯等交通组成条件的影响下,维护交通网络的连通状态。而从无障碍交通网络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进行路口设计中,必须设置无障碍铺装,在指示性盲道、行进坡道、缘石坡道等结构的应用中,保证残障人士也能很好的参与到交通活动中。同时,在信号灯结构的设计上,可以增加语音提示功能,以此对盲人作出有效的引导,帮助残障人士优化行进路线,为其便捷化出行创造条件。

2.6 功能系统对接

城市道路空间中,随着城市道路体系的升级,各种交通工具与人行通道的连接,已经成为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在与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道路转化的无障碍性,并防止这种特殊功能性交通区域对正常的道路行进网络造成阻擋。

例如,在公交站牌的设置中,需将其与行进的人行道相区分,防止对人行道造成阻碍。尤其不能影响人行道中的盲道、无障碍道路。同时,为了保证公交站的交通服务性,还需为残疾人士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在站台与车辆设计上,设置具体的功能设施,保证残障人士的使用便利性。

3 总结

综上,无障碍道路的设计优化,充分的体现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并在构筑和谐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优化设计形式,需设身处地的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设计的结构与参数进行控制,在保证功能结构合理性的同时,展示无障碍道路设计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黄桢.基于科学规划城市前提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分析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70-171.

[2]董怡君.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16):105-106.

猜你喜欢

市政建设无障碍设计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建议
浅谈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浅谈市政自来水管道施工安全管理
老年人无障碍专用座椅设计研究
探索PPP融资模式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