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践性思考

2019-08-22李彩凤张旭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行为规范辅导员大学生

李彩凤 张旭

摘 要:高校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和“三重角色”。双重身份指学校高素质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教学活动人员。三重角色指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大学生的人生指导老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辅导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顺利的实现社会化,本文将从辅导员的视角探索大学生的规范化教育实践,坚持管教统一的原则,积极做到立德树人,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积极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通才,而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才,这类人群具备从事本专业实践操作的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这也是高职教育的最独特之处因此,在高职教育的整个教学计划安排中,往往会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术技能的提高和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在教学质量评估中,也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单位满意度为侧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高职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但从学生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来讲,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相差并不大,但是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将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发展空间,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基础,也是决定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2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在多元化的浪潮之中,现有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西方宣扬的“开放”、“自由”等思想,对95后大学生的行为规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二是现今的高校制定的行为规范,多为统一制定,未结合具体的学校及地区的实际情况,这样就是教育的针对性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就业依然是衡量学生和学校的主要标准,为此家长和学生更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由此就引发了学生不把行为规范教育当回事。这样的情形下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就极其不利。三是信息技术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手机、电脑等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新媒体等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鉴别力比较低,自控能力也比较差,由此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问题,这也为行为规范教育的开展产生了阻碍的作用。四是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并不完善。大學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的主体有很多,辅导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环节也要不断的改进。例如发挥任课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将育人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大学生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能够接收到教育。最终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的行为规范教育体系。

3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对策

一是创新规范教育管理理念,将以往的“硬性规范”转变成“软性要求”。给予大学生人文关怀,结合本地区的特色与文化积淀,培养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这种行为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比如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促使学生积极挖掘中国优秀革命文化的营养。搭建文化学习的平台,如团小组或者团支部充分利用互联网或者图书馆等线上线下平台,院系搭建传统文化讲坛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学习之后将感性认识融入具体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有效开展分类指导教育。教育过程当中严谨“一刀切”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坚持管理与教育并行原则,积极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某些学生的特长优势,发挥“蝴蝶效应”,有效带动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整体性提高。我分院现行的“寝室导生制度”就是实现管理与教育并行原则的重要方式。同时为了有效的防止某一具体方面的两极分化,采取分类指导,针对“中间”应以稳中求进为原则,确保不掉队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针头“两头”坚持常抓不懈,并始终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的约束体系。将“抓中间”与“抓两头”相结合,有效化解或缓解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针对分类群体的学生,量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层次,做到具体入手,个个解决,兜住学生发展的底层,建立培养方案,实施有效的评估。

三是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进行舆情的引导。通过搭建集体自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判断辨别,杜绝网上不当言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有效引导学生的兴趣,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氛围,实现更宽松的师生自由交流沟通渠道。如班级微博、班级QQ群和微信群、班级微信公众平台等,既适应了新时代教育管理工作的变化,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四是配合学校制定和优化教育管理制度,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学校采取的新技术手段,如学生宿舍查寝打卡,早操打卡,上课打卡,校园卡消费记录等,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以及信用档案等工作。同时,利用智慧校园,我在校园,教务APP等先进媒介有效跟踪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心理健康变化,建立有效的预警与干预机制,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把最坏的结果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教学活动中,辅导员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课堂上要做好日常作业和成绩的考勤计分,量化课程考核标准,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坚持量化教育管理模式外,定性的管理有利于挖掘和审视大学生的潜质,避免漏掉或者标准不准的问题,可以做到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激励,灵活处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顽疾,补充量化教育管理的不足,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是加强辅导员自身能力的提升,开辟新的工作战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趋势,要求辅导员加强自身的建设。辅导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同时也许具备多种知识储备。这就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树立“事业化”的职业理念,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知识、技能结构,完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面对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不足,有效开辟学生工作学科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研究,有利于专业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当前,充分利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平台,如辅导员专项课题和精品项目,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大赛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另外,利用兴趣所长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网文写作、演讲能力、艺术创造等,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个人与团体项目。与此同时要玩呗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丰富激励方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2年12月.

[3]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学[2005]5号.

[4]陈武,王仕松.新时期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研究[J].网络财富,2009(5).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