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平原农耕文化与特色农书档案库建设

2019-08-22童俊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成都平原建设

摘 要:结合学院农学特色建设项目,突显地域文化,以中国农耕文化传承体系为基轴,以成都平原主题,形成特色档案资源库建设规划,甄选、收集相关档案资源,开展主题编研,创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成果,传承农耕文化,发挥档案价值。

关键词: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农书档案;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院级课题“成都平原農耕文化档案编研研究”阶段性成果。

1 成都平原农耕文化

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的开篇即指出:虽然“从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但“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不管是按生产总值,还是从业人口,中国都不再是一个农业社会,但费孝通70年前的结论并没有过时。中华5000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农耕文化史。离开农耕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对中国未来的探索,都将失去根基。在悠久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长河中,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是重要的一支分流。

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平原或盆西平原,被称为盆西平原是因为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被称为成都平原是因为成都位于平原的中央。广义的川西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三平原之间有丘陵台地分布,总面积2.3万千米。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灌县、绵竹、罗江、金堂、新津、邛崃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面积8000平方千米,是构成盆西平原的主体部分。通称的成都平原主要指狭义的川西平原及其周边的浅丘地区[2]。

从川西高原沿岷江峡谷迁移来的古蜀先民,在这里创造了四川最早的农耕文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杜宇又称鱼凫王,也被尊称为“望帝”,大约生活在距今天3000-2500年的西周时期。近年的考古证实,这一时期是成都平原从渔猎到农耕的开始。

鱼凫王时期的成都平原仍然沼泽遍布、水患横行,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大约距今2500年,丛帝鳖灵疏通沱江金堂峡,水患得到初步治理。大约在此之后,鳖灵建立成都城。秦灭蜀后,公元前256-前251年,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才彻底解除水患,沼泽化为“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汉书·地理志》)的“天府之国”,代替关中平原在秦国的地位,并为秦王朝统一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到了汉朝,培育了司马相如(文学家、成都)、杨雄(思想家、文学家,郫都区)的成都平原已经成为全国的“文化高地”。从此以后,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四川,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晋有陈寿(历史学家,南充),唐有袁天罡(天文学家、阴阳家,成都),武则天(政治家,广元)、陈子昂(诗人,射洪)、李白(诗人,江油),两宋有眉山苏洵(文学家)、苏轼(文学家、政治家)、苏辙(文学家)父子和秦九韶(数学家,安岳),明代有新都杨廷(政治家)、杨慎(文学家)父子。川西平原的中心城市成都,早在唐代就以“扬一益二”之名载入史册。

从秦朝之后的2000多年,以川西平原为核心的四川盆地,一直是中央政府的坚强后盾,甚至在大半国土已经沦丧的情况下,以四川为根据地的中央政府仍然能够站稳脚跟以至收复失地,比如:安史之乱和抗日战争。

据四川省档案局(馆) 编《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八年抗战,四川往全国各大战场输送340万兵员,占全国的20%以上,平均每17个四川人中就有1人上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而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的30%,军粮的30%均来自四川,除此之外,四川民工还抢修公路,新建空军基地33处,接纳内迁公务人员5000人,工人1万多,高校48所,师生2万多人,还有成千上万的难民[3]。

四川为什么能够成为“群星闪耀”的文化中心和中央政府的“坚强后盾”?答案正是成都平原,是成都平原发达的农业生产,让四川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给中央政府提供了坚强后盾。全面收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档案珍宝,研究农业发展历程,弘扬农业文明,对四川农业经济乃至国家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特色农书档案库建设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农业类专科学院,地处鱼凫文明发源地温江,无论是发展学院农学专业特色、培养农业一线高技能人才,还是服务地方经济,都绕不开对成都平原农耕文化这一主题。学院一直秉承“服务三农”理念,致力于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在学院建成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展览馆。本文则拟探讨在成都平原农耕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农书档案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构想与思考。

2.1 地域特色

从农书档案的视角审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需从中华农业文明体系中去寻找坐标和内容。中国农书的分类按不同标准有不同分法:按农书的内容所适应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农书和地方性农书; 按农书的体裁和内容范围分:综合性农书,农家月令书,通书型农书,关于天时、耕作、屯垦及农田水利的专著,各种专谱,蚕桑专书,畜牧兽医书,野菜专书,治蝗书九种类型[4];按农书的撰修者可分为官修农书和私修农书。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特色农书档案属于农史档案中的地方性农书档案,集中体现成都平原区域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经验,地域色彩鲜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2 数据体系

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农书的书目可通过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进行检索获取,借助CALIS的各项服务功能建立特色农书档案数据库。

作为档案库的建设,在与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同时,还应同步进行更具难度和价值的特色农书实物档案收集,尤其是珍贵的古籍。根据《四川百科全书》(1997)农业类“古代农业”项下收录有《蚕桑说》、《农书》、《农事说》、《生计篇》和《三农纪》五部农书。如何通过有限的途径,获取古籍信息,鉴定古籍真伪及版本,必须借助相关专家的专业知识完成,而且需要有一个不可预计的收集过程。

2.3 档案库分类

结合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特色农书档案数据库的情况,将采取分类建设的方案,将数据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总目,系统地列出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方面的所有农书书目,尽可能体现数据的全面性;第二类是古籍全文数据库,尽可能地实现古籍的全面数字化,保护古籍,方便利用;第三类是特色专业研究成果篇名数据库,结合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发展动态和学院专业设置,以及师生课题研究领域,对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著作分专题形成数据库。第四类是学院校友数据库,收集学院校友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著作,同时也收集相关手稿,以及未发表但有学术水平和收藏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书目提要,形成特色数据库。

2.4 开发利用

在收集建设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特色农书档案库的同时,我们还應当注重体现校园文化、学院特色,展现高校对档案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突显学院办学特色:甄选体现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特色的典型档案,结合学院“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文化精神,“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学院品牌农产品—“农凤鸡”和“凯特杏”、学院特色专业—茶艺、宠物、家畜养殖、植物栽培、园林园艺等,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挖掘内核,开发主题,利用学院各项学生活动(专业社团活动、团委三下乡活动、分院学生实践活动和志愿团队活动等)、人才培训和外事活动,全方位拓宽档案的开发利用,发挥特色优势,提高特色档案的水平和利用效果,丰富档案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院文化品牌形象。

全面掌握农书档案资源,多渠道收集档案:对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常规图书,利用CALIS系统实时掌握农书书目,与图书馆采编协作,通过供应商保障农书采购及时、齐全,保证农书档案库的书目建设;对于有收藏价值的农书,通过专项采购项目,从不同渠道进行采购,但是需要借助专家的鉴定和验收,保证古籍农书的品质;面向全院师生、校友和全社会,长期征集特色农书,包括有收藏价值的手稿、书画作品、音视频档案资料及其它实物。

加强交流学习,合作编研:加强与档案同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提升业务水平,与地方文化馆、博物馆等加强联系,了解文博动态,与科研文博部门合作开发档案成果,搭建特色档案资源合作平台,保持档案工作的鲜活生命力,与时俱进,编研出新颖、专业的档案成果。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在成都平原几千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其先进的农耕文化为成都平原灿烂辉煌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承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建设特色农书档案库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档案工作,将秉承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理念,建好特色农书档案,创造档案编研成果,为学院“守护田园”、“服务三农”,为成都平原农业文明传承与创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2]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

[3]四川省档案局(馆)编.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4.

[4]惠富平.中国农书分类考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7(6):19-23.

作者简介

童俊(1976-),女,四川隆昌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高校档案管理、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成都平原建设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