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统]湖北通志》的纂修过程

2019-08-22宋泽宇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稿本

摘 要:《[宣统]湖北通志》在清光绪六七年就已倡修,耗时四十年,经手十数人,至民国才行刻印。其编纂人员、编纂过程多散于年谱、文集之中,一直没有集中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兹据相关文献依时间罗列,以还修志之始末。

关键词:湖北通志;稿本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图书馆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807,项目名称:湖北通志稿本研究)研究成果。

1 《[宣统]湖北通志》纂修过程

《[宣统]湖北通志》在清光绪六七年就已倡修,其后因种种原因,几番设局议修,耗时四十年,经手十数人,至民国才行刻印。《[宣统]湖北通志》一百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纂,民国十年刻本。然其志前序、后序、凡例却皆未交待明白前期几十年之编纂经过。

今粗览各家著述,列修志及相关事件年表如下:

如上表所示,《[宣统]湖北通志》一承前稿,其主体内容光绪十二年就已成二百余卷之多。其修者有彭祖贤、裕禄、张之洞、陈夔龙、吕调元、刘承恩。其纂者有张裕钊、樊增祥、陶方琦、左绍佐、汪宗沂、柯逢时、缪荃孙、张仲炘、杨承禧等,后张裕钊因不合而去。参编之人同时期有姚振宗、黄彭年、范伯子、杨守敬等,后修时亦有熊会贞、钱桂笙等人。宣统志纂修之人非不详考以明后学,甚而如两校其志的缪荃孙竟故意抹去其名,无怪王葆心评其坐享其成。王葆心《方志学发微》在“纂校取材兼论四”中对此志之编纂过程有些许论述,兹不详赘。张仲炘、杨承禧终使成书功不可没,但缪荃孙等人核对编排之功亦不可忽视,前人纂辑之事多散于年谱、文集之中,尤当详究。

现可知修志相关之文稿:张裕钊有《修志末议六条》。樊增祥有《重修湖北通志商例》。黄彭年有《重修湖北通志纂校章程》二十三则(王葆心《方志学发微》称此志并非其总纂,但因“黄子寿时以按察使充提调,始终其事,因立此章则,遂为当日修书诸人所宗”[1])。缪荃孙有《光绪湖北通志序录》。杨承禧有《湖北通志商例》[2]。钱桂笙有《湖北风俗志》、《湖北物产志》、《湖北关隘志》、《湖北藩封志》。(《钱隐叟遗集》无存,仅周以存序中存目)。现存重要文献刻本有《湖北金石志》、《[光绪]湖北通志诏谕志》。稿本有杨守敬《[光绪]湖北通志舆地志稿》,佚名《湖北通志人物志稿》、《湖北通志艺文志残稿》[3]。

其中三種稿本尤具学术价值,《[光绪]湖北通志舆地志稿》现藏湖北省图书馆,《湖北通志人物志稿》现藏国家图书馆,《湖北通志艺文志残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著录为“艺风堂杂著三种 稿本”,实为其三种稿本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葆心:《方志学发微》,武汉: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年,第116页。

[2]杨承禧:《湖北通志商例》,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

[3]缪荃孙:《湖北通志艺文志残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作者简介

宋泽宇(1984-),女,汉,吉林,湖北省图书馆,馆员,历史文献学硕士。

猜你喜欢

稿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天一阁藏三种目录稿本提要
学术服务社会 切合时代脉搏*——杭州图书馆藏童振藻稿本述例
胡介祉《谷园文钞》稿本中所见戏曲文献及其价值
稿本《海綃詞》卷端書影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二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翁同龢日记稿本入藏上海图书馆
催稿本不易,且拖且珍惜
万斯同在《明史》纂修中的贡献——天一阁藏万斯同稿本《明史稿》整理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