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女神”张弥曼:82岁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19-08-22王丽

新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杨氏化石鱼类

王丽

“地质女孩”迷上远古鱼化石

今年82岁的张弥曼是南京人,她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个弟弟。爸爸是留美博士,回国后成为一名在神经生理学领域颇有名气的教授。

爸爸很开明,常带女儿去溪边网虾,到菜地捉虫,到麦田看蚂蚁怎么沿着麦秆爬上去寻找蚜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我们可以在父亲面前随意发表意见,甚至和他争吵,而他对我们总是和颜悦色。”受其影响,张弥曼从小对生物、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而不是科学家。

参加高考时,17岁的张弥曼受到“地质报国”的感召,不顾家人反对,决定报考北京地质学院。最逗的是,小时候有一次,她和弟弟在流亡路上偶得《木偶奇遇记》和《谈天说地》两本书。《谈天说地》这本书对幼年的张弥曼是枯燥的,但由于没有别的书看,她就很认真地读了一遍。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在大学上《普通地质学》课时,老师居然讲到了这书中的一些内容,这让她感到非常奇妙!

1955年,刚刚学习了一年地质的张弥曼,忽然被派往莫斯科大学古生物专业学习。其实当时她压根就不知道古生物学是做什么的,就这样为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竟阴差阳错走上了研究古生物鱼类的路。

为了做学期论文,张弥曼到莫斯科郊外的生物实验站实习,在河岸边采集石化程度尚低的鱼化石。张弥曼经常到莫斯科河岸边的全新世沉积中采集鱼化石,夜里用小船撒下横跨大河的鱼网,清晨把撞在网上的各种鱼类采集下来,用来和化石进行对比,以探究古鱼类同现代鱼类之间的关系。她幽默地描述说,“当时我们留了一些鱼用来对比,把剩下的鱼做了鱼汤,至今还记得,那鱼汤简直鲜美至极!”

1960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她接手的第一项研究,是来自浙江的鱼化石。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探宝”,当时每年有3个月她都随地质勘探队在荒野采集化石。作为队里唯一的女性,她和所有人一样背着几十斤重的行囊翻山越岭,“野外勘探是基本功,基本靠腿走下来,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饭,我不比任何人慢!”

她从此对这些古生物产生了“恋爱”的感觉:“那些鱼化石拿来一看,就和现在的鱼差不多,但仔细一看,又都不一样,它们究竟和哪一类的鱼有关系?谁也不知道。”为此,她到处请教专家,自己一点点琢磨,解谜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有趣,“这个兴趣是逐渐、逐渐来的。”

张弥曼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幅漫画:卡通版的她,走在沙滩上漫步,手里牵着一条长着四条腿的怪鱼。她对鱼说:“杨,我要带你去20世纪!”这幅画是2011年时,一个学生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画中的那条四足鱼,正是张弥曼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杨氏鱼”。这是90年代她和研究生于小波在云南曲靖偶然发现的化石“宝贝”!

“杨氏鱼”研究成果,震惊世界古生物学界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地脊椎动物都是由水中的脊椎动物——鱼类,逐步进化而来的。但是究竟哪一种鱼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近百年来一直是个谜。当时,一位在古生物学研究上颇有影响的瑞典古生物学家认为,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祖先,这一观点也为其他学者所认同。

1980年,张弥曼赴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带去了她和研究生于小波在云南曲靖发现的“杨氏鱼”化石。在雅尔维克手下,她开始用“连续磨片法”对这种来自中国的早期总鳍鱼类化石进行研究。

“把化石封在石膏模型中,每磨去1/20毫米,画一张切面图,再磨、再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雅尔维克曾主持过两个总鳍鱼類化石磨片的研究,一个用了5年,另一个已经陆续做了20多年还未完成。”在瑞典的那些日子里,张弥曼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多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用了不到两年就完成了“杨氏鱼”化石的绘制工作。总共只有2.8厘米长的化石,她足足画了540多幅图。把它们贴在平整的石头上,用熔化的石蜡和蜂蜡,制作出薄薄的拓片,再将剖面图雕刻出来……最后,所有的剖面“拼装”出一个20倍等比例放大的标本。

这套精美的图纸为总鳍鱼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一个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她:在磨片制图的过程中,张弥曼发现,杨氏鱼只有一对外鼻孔,并没有内鼻孔!1982年,张弥曼正式发表了这项成果,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答辩,获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当时,她的发现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传统观点,震惊世界古生物学界,并引起轩然大波和争议。

后来,张弥曼与她的学生朱敏又在云南曲靖发现了距今3.9亿年前的“肯氏鱼”化石。随着这里陆续发现震动古生物界的泥盆纪、志留纪鱼化石,直到1995年,世界古生物学界才普遍认同她的观点,肉鳍鱼类起源的中心地区也逐渐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了中国云南曲靖。至今“杨氏鱼”的模型仍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脊椎动物演化展厅。

古鱼类专家朱敏说:“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明,鱼类登陆的关键环节就发生在云南。而张弥曼是这一大发现的开拓者!”约4.3亿年前到4亿年前,云南东部还是一片处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浅海。海里陆续“游”出了包括晨晓弥曼鱼、斑鳞鱼、杨氏鱼、奇异鱼、全颌鱼、麒麟鱼在内的“明星物种”,谱写了鱼类从海洋向陆地演化的关键篇章。

2006年,国际顶尖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专门以两页的篇幅,刊登了介绍张弥曼的文章《她迷上了化石》。被如此专业期刊专文介绍的科学家,非常罕见!

2008年,张弥曼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伍氏献文鱼的研究成果,这类骨骼异常粗大的鱼类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其间,为了取得更确切的实验数据,70多岁的她不顾自己年迈多病,几次奔赴上海,利用兄弟单位的实验设备反复检测,直到取得准确满意的结果方才定稿。

2011年和2015年张弥曼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

2016年,张弥曼获得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獎!

“国民女神”,82岁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功成名就后,张弥曼没有躺在过去的辉煌中安享晚年,依然对化石投入着最多的精力。其后,她又转身开始新的探索——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她解释说,新生代鱼类化石反映了近年来地球的变化,未来还能很好地与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可能会诞生新的大发现。

现在,每周除了和远在美国的女儿视频、看望生病的妹妹,其余时间张弥曼都会在办公室里工作。小时工每周到家里做两次饭,每次做好她就可以连着吃上两三天;而办公室的地上,干脆放着大包的即食燕麦片。

张弥曼的生活并不缺乏情趣。她喜欢唱歌,前些年就加入了中科院的“院士合唱团”。不过,后来因为心脏问题,“上不来气,已经一年多没有去过了。”

如今,看书成为了她工作之外为数不多的休息方式。她看《狼图腾》,读史铁生与周国平,也读英文版的《达·芬奇密码》、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有些单词现在都记不住了,就跳过去,跳不过去的就用手机查一查。”

3月22日,在法国巴黎,“80后”张弥曼站上最荣耀的领奖台。全世界最顶尖的5位女科学家,在此获颁一座颇具分量的大奖: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全球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颁奖词称:“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颁奖现场,张弥曼衣着朴素,从容优雅,在5分钟的演讲中,同时出现了5种语言:法语、英语、汉语、俄语、瑞典语……演讲字字珠玑,台下掌声雷动。

在感谢自己的导师时,她特地用俄语和瑞典语念出自己留学时两位导师的名字,以示尊敬。致辞简短却又风趣幽默,质朴感人。这段张弥曼演讲的短视频,以及她获奖的消息随即成为网络热点。这位82岁的优雅老人,被大家称为“网红女科学家”“中国科研玫瑰”。有媒体称,一个科学家终于上了“热搜”,张弥曼才是真正的“国民女神”!

猜你喜欢

杨氏化石鱼类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鱼类运动会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