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

2019-08-20易成岐郭鑫郭明军王建冬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图谱龙头企业领域

易成岐 郭鑫 郭明军 王建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多次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求着力解决好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纵观国际大势,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受内外部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多源数据中准确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至关重要,这为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决策支撑起到关键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以11230家S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国高企业”)的基本信息作为基础性数据,利用企业名称关联发明专利明细数据和企业投资关系数据,尝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技术对S市国高企业创新水平和投资结构开展分析,期望能够为其背后的科学问题及实践经验剖析提供有益思路。

一、S市国高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剖析

(一)企业创新水平不平衡不充分

一是国高非龙头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以S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年产值为依据,筛选出产值最高的前30家国高企业作为S市国高龙头企业。通过分析S市国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专利数据,发现虽然11200家国高非龙头企业占到S市国高企業总数的99.74%,但近三年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却只有60996个,仅占S市所有国高企业发明专利总数的59.4%,超四成发明专利被国高龙头企业垄断。

二是大多领域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不足七成。对国高企业所属的航空航天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等八大细分领域进行分析发现,航空航天技术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占比位居前两位,分别为82.5%和74.7%(注:特定领域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占比=该领域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该领域所有企业数量)。但其他领域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占比均不超过70%,尤其是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虽然占据了S市国高企业75.8%的发明专利,但却只有41.6%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从单位企业的专利数量看,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单位企业的专利数量最高(38.56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位居第二(13.26个),但其他领域单位企业的专利数量均不超过10个。

三是多数领域尚未形成规模性创新集群。利用发明专利标题和摘要等文本信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测算专利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将专利文本数据转换为专利网络创新图谱,其中,创新图谱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发明专利,如果两个发明专利的文本相似度超过一定阈值,则定义为两者存在相似性关系,即两条专利之间存在一条无向边,否则两者之间无边。采用上述方法,将S市国高企业发明专利构建创新图谱后分析发现,S市高新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并初步形成了移动终端、存储介质、服务器设备、信息通信、传输控制、数据处理、显示面板7个较为明显的创新集群。但除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创新图谱态势较为散乱,尚未形成规模性创新集群。

四是龙头企业垄断显示面板和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将S市国高企业按照龙头及非龙头分类方式进行剥离后分析发现,龙头企业几乎垄断了显示面板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大部分发明专利,但在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对于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等基础性“脏活累活”的技术创新却较少涉及。而非龙头企业则难以在显示面板和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上发力。

(二)企业投资对产业链贡献不足

将S市国高企业基本信息与全国所有企业投资关系数据进行关联,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构建了S市国高企业内部投资关系图谱(节点代表企业,边代表企业间投资关系)。分析发现,全市所有11230个国高企业中,仅有863个企业存在519条内部投资关系,占比仅为7.68%。同时,S市国高企业内部投资关系图谱的平均聚集系数仅为0.013,说明该网络松散度极高(注:平均聚集系数是复杂网络分析中的一个概念,表示网络中节点平均聚集程度的一个度量指标,取值范围在0—1之间,平均聚集系数越大则代表网络聚集程度越高,如果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为0,代表网络中没有任何边,如果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为1,代表该网络各个节点全部连通)。此外,将内部投资关系图谱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标记后分析发现,龙头企业只投资了30个本市企业,被投资的企业占比仅为0.26%,S市龙头企业对非龙头企业的投资拉动作用较小。将11230个S市国高企业的投资关系向外延伸一层分析发现,仅有6325个国高企业存在投资或被投资行为,存在投资或被投资行为的S市国高企业占比不足六成,仅为56.3%,说明S市国高企业投资总体活跃度偏低。

二、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对策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聚势赋能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明确政企行为边界,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的“加法”。有效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工具,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运营等方面成本,将我国制度优势和市场因素充分结合,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市场主导,促进要素聚集和自由流动

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将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充分交给市场,加快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打破各创新环节之间的瓶颈壁垒,有效实现政策链、数据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等资源要素的有效聚集、深度融合和自由流动,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三)拓宽融资渠道,化解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多层次融资渠道作用。引导低端产业或低价值链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意识,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扎实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步伐,促使资金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汇聚,推动形成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创新成果密集涌现的生动局面。

(四)重视人才先行,强化人才引领的战略地位

无论是科技竞争、企业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要将人才资源作为各资源要素的第一资源,采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调动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人才创新自主权。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速形成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健全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努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构筑企业人才高地,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持续激发人才团队创新潜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使用大数据方法开展社会政策评估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编号:18CSH018)阶段性成果〕

(易成岐,博士,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助理研究员。郭鑫,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干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读博士研究生。郭明军,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副处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王建冬,博士,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处长)

猜你喜欢

图谱龙头企业领域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图表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