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效果及其对策浅析

2019-08-20

采矿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矿山管理人员培训

吴 强

矿山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效果及其对策浅析

吴 强

(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广西 南丹县 547200)

安全生产是保障矿山正常运行的根本,结合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现状,从矿山作业员工的素质、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培训手段等方面剖析了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依据安全管理和培训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强化矿山安全培训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安全培训;安全管理

0 引 言

统计表明,我国矿山安全事故占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方面,其中非煤矿山2013~2017年的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数量仍处于高位(见图1)。2017年,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484起、死亡407人,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事故总量最多,共发生事故154起、死亡186人,分别占总数的37.8%和38.4%,同比分别增加10起、27人,上升6.9%和17.0%,安全生产形势呈现事故多发、导致事故的原因多样等特点[1]。

图1 2013~2017年全国非煤矿山安全事故统计

铜坑矿是华锡集团重要的矿山生产基地,近几年死亡事故有所增加。如2015年,铜坑矿接连发生3起死亡事故,极大地打击了全矿员工的士气和安全生产管理的信心。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做了一切该做的,可还是出事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大家十分茫然。近年来,铜坑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虽然整体上呈现“严管理、重程序、讲规则”的状态,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培训等工作也进一步得到巩固和落实,但生产管理中仍然存在基础管理不牢靠,“走过场”现象屡见不鲜的情况,尤其员工安全培训效果不佳成为“痼疾”。分析安全培训效果差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已经成为现代矿山的关键和核心。

1 安全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曾任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局局长的莫格利斯先生说过一句话:监察重要,培训比监察更重要[2]。研究表明[2-4],矿山企业应对安全技术培训给予高度重视,要从培训理念上加以创新,认识到不参加培训与认为培训毫无作用本身就是一种不安全行为和安全意识差的表现。

矿山安全生产中,产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包括采矿方法与工艺因素、采掘装备因素、矿岩地质因素、炸药物料因素和作业人员因素等[5-6],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和干扰,随着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作业人员因素愈加显现,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缺乏安全理念等已经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原因[7]。以铜坑矿为例,影响安全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员工自我安全意识行为弱。矿山开采属于高危行业之一,从业人员招聘困难,尤其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不愿意“以身犯险”。统计可知,铜坑矿一线从业人员具有高中知识层次的数量占比仅约10%。同时,近几年有色金属市场持续低迷,矿山效益低下,员工工资也随之走低,结果就是招工难,招到高素质员工更难。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员工文化素质低下对安全培训效果的不良影响十分明显,最常见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对安全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运用能力差。因此就会产生有的员工在一些安全知识理解上的错误或者一知半解,以致于在其实际工作中产生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是违章行为而不自知。

实际安全检查中发现有的员工嫌安全管理或者安全防护过于繁琐,认为没必要,就在生产安全工作上打折扣,敷衍了事,如楼顶边上进行补漏作业的人不佩带安全带,直接带来安全危险;有的员工无法将安全知识有机地运用到工作上,虽然也有心于安全防护,却往往“好心办坏事”,反而产生不良后果,如防尘口罩每次应只安装一张滤膜,但有的人认为多装一张更能过滤粉尘,殊不知这会引起口罩卡环变形,防尘效果反而降低,产生了职业健康隐患。

(2)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不高,安全培训重程序而非效果。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全管理人员在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一言一行,其安全素质和底蕴对其他员工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受多年招聘人员困难影响,铜坑矿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责任心参差不齐。有的安全管理人员自身掌握的安全知识就是“半桶水”,安全培训讲解不清,作业规范解释不明;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本身存在着冒险作业的思想,存在违章指挥的安全隐患;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只会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难以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须知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如果自己对相关知识和规程不完全明了,靠自己的猜想去教育别人,那必定贻害无穷,也是对别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作任!

(3)安全培训形式过于单一,信息化的安全培训理念缺乏。员工在接受安全培训时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基本不用信息化、可视化手段教学,学员的注意力往往会不集中或容易“心理疲劳”,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目前铜坑矿的安全培训形式绝大多数是培训老师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听,好一些的会有幻灯片或者黑板,次一些的是老师念,学员对着打印好的讲义看,再次的就纯粹是老师讲,学员听。视频教学、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极度缺乏,这样的培训课堂往往会是这样的:老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台下学员可能在打呼噜、玩手机、看窗外风景、思考人生…,安全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2 安全培训改进措施

针对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8-10]:

第一,培训方案标准化、常态化和案例化。矿山企业在安全培训上要重视培训方案的制定,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安全培训方案的主要内涵和要求见表1。

员工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一时无法转变,通过对培训方案的精细组织和精准教学,可以提高培训员工对于安全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运用 能力。

表1 安全培训方案的内涵与要求[5-6]

(1)必须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知识培训做到经常讲、时时讲,使之成为员工职业生命的烙印,一进入工作现场就自然想到安全注意事项。

(2)分析员工的基本素质、行为心理和目标需求,从对象精准分析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与策略,对培训员工精准施教。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主题和培训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因人施教,这样既可提高培训者的主动性,又可有效地遏制整体培训中学而无实的形式主义 现象。

(3)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培训效果以及巩固以往教学的成果;要在讲授时随时对员工进行提问,看看员工还有哪些没有弄懂的,及时纠正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错误与偏差,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整体教育计划进行修补与完善。

(4)强化培训考核,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机制,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第二,强化培训师资的专业、理论和信息化能力。安全培训师资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既要请进来,也要现场教学。

(1)加强企业外部安全专业机构、安全专业师资人员的外部培训,以请进来作为契机,加强安全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培训,提高企业自身培训人员的理论素质。

(2)加强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具备提高其安全素质的基础。首先要从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法律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再培训。其次要加强安全知识更新与现场实践培训,安全培训包括的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经常到基层实践。再次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地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其提供新知识学习的机会,提高安全培训信息化的应用能力。

第三,培训形式多样化、实践化和虚拟化。要保证安全教育工作顺利有效进行,就必须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热情与兴趣,简单、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多变与新颖,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方法。

(1)以身说法的现场教学。将课常带到工作现场,在现场让学员观摩操作,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对知识的掌握才深刻;还可以在现场进行提问和考试,也可对学员掌握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2)多种媒体的宣传培训。利用现代广播、电子屏幕、协同办公网等宣传媒体,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借助“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开展安全舆论宣传,围绕安全月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主题,进行安全文化系列活动[3]。

(3)自主学习的互动培训,采取老师与学员互动培训,发挥培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员自主成为培训的原动力,多动手、动口、动脑,减少“填鸭式”的灌输学习,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员工上台组织学习一些安全知识。利用APP等开展知识有奖竞答时,不能总是领导提问员工答,也可以由员工提问领导或者老师答,这样员工会感到学习有意思,有新意,还可以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用来“考”领导和老师。

(4)虚拟现实的模拟培训,建立矿山安全培训的虚拟现实模拟平台,实现矿山常见案例的虚拟环境的重构,包括对矿山井下巷道场景构建、设备建模和人机交互系统的开发,实现井下漫游、事故重现和应急救援演练的仿真[10],从培训学员的直接感受强化培训的效果和我要安全的意识,并在虚拟环境的培训中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环境熟悉度和安全自救意识,最终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

3 结 论

在矿山事故案例及其培训学员的分析中,探讨了安全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铜坑矿的安全培训措施,为铜坑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2017年全国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告[R].http://www.chinasafety.gov.cn/xw/gdyj/201805/ t20180504_230192.shtml

[2] 潘红樱.美国矿山安全培训经验及启示[J].现代职业安全, 2002(8):57-59.

[3] 王 浩.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对职工行为安全影响研究[J].采矿技术, 2019,19(1):91-93.

[4] 赖运美,唐 建.浅谈凡口矿安全管理现状及本职安全提升[J].采矿技术,2018,18(3):114-115.

[5] 苏国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98-98.

[6] 杨志泉.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2):99-100.

[7] 段 军,岳洪辉,张 伟,王志军.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煤矿人因失误安全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12):93-96.

[8] 李 艳,李业刚,陈 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矿山安全培训方案评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4):42-45.

[9] 李俊芳.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煤, 2012,21(12):21-22.

[10] 杜云龙,张元生,汪姣妍,等.基于虚拟现实的井下安全培训系统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8,70(2):69-72.

(2019-06-10)

吴 强(1984—),男,江西人,采矿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及地下矿山爆破研究,Email:250106708@qq. com。

猜你喜欢

矿山管理人员培训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