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篮子扶贫”提升社旗脱贫成色

2019-08-17申鸿皓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产业带标准化贫困户

文、图/申鸿皓

“别看俺年纪大,干活一点儿都不比年轻人差,一天挣个七八十块钱没问题。”6月27日,位于河南省社旗县苗店镇安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供港蔬菜基地里,来自临近郝寨镇桑楼村70多岁的崔振秀老人手脚麻利,有说有笑地和工人们一块采摘、分拣蔬菜,幸福和满足写满双颊:“蔬菜基地建到了家门口,只要肯干,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早晚的事儿!”

近年来,社旗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按照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扶贫思路,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下大力气培育发展壮大蔬菜扶贫产业,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社旗特色的蔬菜产业扶贫之路,为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布局。该县专门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高规格农业扶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由分管副县长牵头,以绿色、有机为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重抓重推蔬菜产业。同时,打破镇村行政区划,创新“不求所在、但求所属”的产业发展新理念,以发展露地蔬菜为主导,兼顾发展设施蔬菜(含食用菌),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和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四跟四走四集”原则,在全县规划了以李店镇、大冯营镇、苗店镇为重点,延伸带动3个周边乡镇的共计60000余亩的县级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不断优化结构布局,培育发展龙头,膨胀产业规模,放大集聚效应,蔬菜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加大扶持力度,壮大产业规模。为有效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促进蔬菜扶贫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该县先后出台了《发展壮大农业扶贫产业的实施意见》《产业就业扶贫奖扶暂行办法》《农业扶贫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验收奖补办法》《农业扶贫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认证扶持验收奖补办法》《农业扶贫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土地流转验收奖补暂行办法》等,坚持做到从政策上支持、项目上倾斜、资金上扶持。近年来,全县围绕蔬菜产业基地,累计上马各类项目60个,硬化道路59.48千米,新打机井499眼,修建桥涵377座,开挖排水沟渠85千米,配套高低压线路15057.74千米,县乡两级蔬菜产业基础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广大贫困群众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采摘蔬菜

田间管理

创新带贫模式,提升攻坚成效。坚持把蔬菜产业扶贫作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核心抓手,积极创新并探索出蔬菜产业的带贫模式:贫困户依靠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借助扶贫政策,自主发展蔬菜产业脱贫的“独立发展型”;贫困户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务工获得工资性收益,基本可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的“转移就业型”;贫困户依靠自身所拥有的土地、资金等资源,以入股的方式与新型农业主体密切合作,借势发展的“密切合作型”;贫困户按照新型农业主体的要求,在产业基地周边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实现抱团发展的“托管带动型”;贫困户参与蔬菜产业基地经营,但缺乏劳动力不能直接从事产业就业,直接发放股份帮扶补助资金,获得固定分红的“股份帮扶型”;贫困户无劳动能力、不能自主发展产业就业,优先安排获得“企贷企用”扶贫贷款的蔬菜龙头企业、合作社捐赠带贫,帮助其增收脱贫的“金融捐赠型”。六种带贫模式的有效实施,使蔬菜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也成为该县“摘穷帽”“拔穷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种好扶贫“菜篮子”,念活脱贫“产业经”。目前,社旗县已投入财政资金9369.24万元,发展蔬菜产业扶贫基地36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9.6万亩,蔬菜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3.6亿元。初步形成以李店镇、桥头镇为重点的高效设施生态蔬菜产业带,以苗店镇、李店镇为重点的出口蔬菜产业带,以唐庄乡、赵河街道办为重点的白莲、大葱等社旗地理标志性蔬菜产品产业带,以兴隆镇茶树菇、下洼镇香菇等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带。涌现出种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丙玉蔬菜专业合作社、安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琼圃实验农场、福元生态菌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影响力大、前景好、带贫能力强的蔬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412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猜你喜欢

产业带标准化贫困户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标准化简述
央视点赞!《新闻直播间》聚焦澄海玩具产业带
硬核!玩具产业带综合体助力,看广东澄海宝奥城怎么做?
京喜与澄海玩具产业带携手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