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路上的“铿锵玫瑰”
——记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板山村第一书记张之秋

2019-08-17文、图/廖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5期
关键词:南召县第一书记香菇

文、图/廖 涛

高挑的身材,大方的衣着,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话语,这就是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板山村第一书记——张之秋给人的第一印象。提起张之秋,板山村的村民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纷纷夸她是百姓的贴心人。

2017年3月,在组织的安排下,张之秋来到南召县板山坪镇板山村担任第一书记。板山村位于镇政府西1.5公里处,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322户1285人,耕地499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4亩,山坡15100亩。经过2017年度动态调整后,现有贫困户31户44人。即便放心不下瘫痪在床的公公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但既来之,则安之,张之秋心里明白:扶贫工作不能儿戏,必须全力以赴,脚踏实地干出个样子,才能不辜负组织上的重托,才能对得起贫困群众的信任和期待。

在村里简单地安置好住所,张之秋就拿着工作袋,提起两斤重的大水杯开始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近两年的时间里,张之秋自己探索出了一套“两走一送”工作法,即:走到贫困户心里交朋友拉家常,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扑下身子同吃同劳动,了解贫困户的想法,因户施策,共同探讨制定脱贫计划;走近贫困户身边,了解七大妗子八大姨家庭情况,动员贫困户有能力的亲戚,共同谋划扶贫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致富;送实惠,即送扶贫优惠政策,对准每户贫困户户情,积极向上争取扶贫优惠政策,因户施策,让贫困户享受到党和国家给的大礼包,真正得到实惠。

披着晨光,迎着朝霞,板山村的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第一书记张之秋的脚步和身影。鞋子、袜子跑坏了几双,换来的却是群众日渐积累的信任和“之秋,来俺家歇歇喝杯茶”的亲切招呼声。走访过程中,板山村上庄和下庄两组群众向张之秋反映,该处河道失修,每年汛期大水都会冲毁农田及两组连接的土路。群众事,无小事。张之秋详细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上庄至下庄组总投资约120万元、长880米护河堤项目,并在堤上修建2.5米宽水泥路联通两组,让上庄和下庄两组500余名群众,汛期再无后顾之忧。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张之秋和乡镇、村组干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情谊,并肩作战,密切配合。遇到难题,大家坐下来一起会商、研究,共同面对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面对信访人员,她和乡村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疏导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纠纷;申报项目时,她和乡村干部一起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共同争取,造福于民。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张之秋发现贫困户韩洪喜2个孙女和1个孙子出生后一直未下户口,无法享受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就积极联系协调镇村干部帮助解决,顺利为韩家的3个孙子申报了户籍。在村里走访时,群众反映李庆仁是孤寡老人,一人在深山独居。她徒步翻越2座山头到户走访,发现李庆仁住房破旧不堪,有坍塌危险,回来后会同镇村干部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

板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之秋入户收集群众意见

“哪里最需要帮助,哪里总有张之秋的身影”。在了解到板山村小丰崖组致富能人陈旭提出想在闲置坡地种植羊肚菌增加收入,但缺少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希望得到帮助支持时,张之秋风雨无阻,多次到该组实地勘查,走访群众,认为该项目能够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她积极争取坡地饮水工程项目资金34万元并成功实施。项目建成后,重新利用了闲置耕地300余亩。如今,第一批羊肚菌种已经种植138亩,涉及农户70余户300余人,并专门成立了南召县陈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60户贫困户务工,每月人均增加1200元收入。

张之秋深知,精准扶贫,要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板山村群众有种植袋料香菇的基础,但原来都分散到一家一户种植,没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走访商谈,驻村工作队确定了以香菇种植大户为发起人,动员群众加入,成立了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袋料香菇8万袋,吸纳贫困户20户参与。同时,南召县刘满仓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亩,建成香菇棚31个,种植袋料香菇30万袋,带动了板山村及漆树沟、粉房、樊楼等邻村5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初步预算每人每年可获得分红3200元,参与务工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工资性收入1.2万元。

两年多来,她为患癌症的贫困户子女募捐医疗费2.5万余元;为贫困户捐助床、沙发、茶几、衣物、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1万余元;给帮扶企业协调帮扶资金2500元;对6名考取本科以上院校应届高中毕业生每人资助1000元学费。一件件小事,一个个数字,串联起来见证的是张之秋作为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在扶贫工作中,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而畏惧退缩,相反充分发挥了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更多更好地为板山村的村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

张之秋是一位女同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原来没驻村的时候家里一天三顿饭都由她亲自烹饪。驻村后,她以村为家,有时候会想念家人,牵挂着婆婆的身体怎么样,有没有记住吃药;女儿早上吃好饭没有,天凉的时候会不会多穿件衣服……夜晚,思念如潮水一般涌来,她忍不住会流下眼泪。但是白天工作一忙,就顾不上想家人家事,全心投入扶贫工作中,几乎天天从清晨忙到深夜。

“脱贫攻坚是向几千年的贫困宣战,我们要把老百姓的贫困帽子摘下来,彻底扔掉!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事情啊!能够成为一个扶贫队员,为这个伟大的事业做点自己的工作,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伟大!”张之秋动情地说道,“驻村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领导重视,群众关注,必须把脱贫攻坚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时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心系群众,扎根山乡,尽职尽责,敢于担当。驻村干部代表着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帮扶单位的形象、代表着党员干部的形象,既然接受组织交给的重任,就要视群众如亲人,饱含真情,真心扶贫,要把精准扶贫当作‘良心活’,以高度的责任心,毫无怨言地干好。”

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为民情怀,她踏实为民,夙夜在公。张之秋驻村以来,板山村的贫困发生率由8.1%下降至3.4%,贫困户由2017年的48户104人降为现在的31户44人。张之秋也先后获得南阳市“三八红旗手”、南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

猜你喜欢

南召县第一书记香菇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构造对河南南召县观音庙萤石矿的控制作用
香菇接种三招
春暖花开(组图)
晚霞伴归人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南阳市免费预防出生缺陷筛查项目工作推进会在南召县召开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