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语用身份构建对比研究

2019-08-16蒋艺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

蒋艺

【摘 要】本研究以实用身份建构研究框架为基础,选取60篇中外教育硕士论文摘要,探讨在论文摘要身份构建中语用身份与自称语言的异同。研究显示,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皆出现了陈述者、评价者、组织者三种身份,而对话者的身份均未建构;这两种论文在自称语言中表现出一些共性,但外国学者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中外学者多使用抽象主体构建不同身份的特征较为明显。

【关键词】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语用身份;自称语

一、引言

摘要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摘要研究多关注其语步结构等体裁特征(如Sweales, 1990; 鞠玉梅, 2004),鲜有学者关注学位论文摘要中的作者身份构建问题(如孙莉, 2015)。不仅如此,现有研究只是从第一人称代词等自我指称方式上入手探讨作者身份,且对于学术论文摘要中作者身份的现有讨论仅仅针对于国内外期刊摘要,未涉及中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中的作者身份建构对比情况。学术写作中的作者身份是指作者作为学术社区成员在写作中的定位或角色(邓鹂鸣,2012)。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身份。

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语用身份建构研究框架,从比较的角度探究语用身份与自称语在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的异同,以期为中国学者在学术语用能力与学术论文写作方面提供相应启示。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语用身份构建表现如何?有何差异?

(2)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自称语使用情况如何?有何差异?

(3)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自称语在各个语用身份中表现特征如何?有何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中外摘要语用身份构建表现及其异同

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建构的语用身份依次为:陈述者、组织者、评价者与对话者。在陈述者的语用身份构建上,我国学者与外国学者的频率分别为82.10%与82.16%,说明陈述者身份在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的语用身份构建中最明显;在组织者的语用身份构建中,中国组达到55.35%,而外国组仅占49.38%,未超过半数;在评价者的语用身份构建中,中国组略低于外国组,相比之下的外国学者更敢于指出研究价值,善于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而我国学者不会明示立场,缺乏辩证性批判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均未在所选的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的语料中找到作者所构建的对话者身份,与前人研究的互动感不足,略微偏离了学者孙莉(2015)的“在构建与前人研究互动的对话者身份方面,国际学者达到9.2%,中国硕士明显缺乏,仅占0.8%”观点。

(二)中外摘要自称语使用情况

根据柳淑芬(2011)的自称语分类,由两组语料数据得知中外两组教育学硕士在语用身份建构中的自称语表现存在一定的共同点:采用抽象主体(the paper/study/ article等)作为自称语的出现频率最高。在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上,外国组出现42次,占比0.74%,中国组出现32次,占比0.20%,略低于外国学生;在第三人称(the author)的使用频率上,外国组均无出现the author的情况,出现频数为0,而中国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出现28次,差距较大;抽象主体在语用身份建构中的占比最大,外国组出现57次,占比1.02%,而中国组出现119次,占比0.76%。以无生命的、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表露作者的身份,具有较低的参与度,可以看作中外学术语篇严谨、客观的共性。

(三)中外摘要自称语在各个语用身份中表现特征

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自称语在各个语用身份建构中的使用频率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中外学者使用抽象主体较多的用來构建语用身份的频率依次是:陈述者、组织者、评价者。且中国学者比外国学者更倾向于抽象主体自称语在其学位论文摘要中构建陈述者语用身份。以第一人称为自称语的身份构建中,外国组在陈述者身份构建中使用频率最多,达到0.41%,表明外国学者在构建陈述者的身份时倾向于选择主观意识较强的“I/me/our/us”等第一人称。然而,中国组的第三人称自称语较多用于构建陈述者的身份。

(四)分析与讨论

由结果可知,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首先,中外价值取向与文化差异。以个人主义为价值趋向的西方文化强调以我为主,重视独立自我。这种个人主义取向渗透到写作方面,突出“I”的地位,彰显作者本人在学术上的贡献。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强调以集体,群体身份高于个人身份,群体需求高于个体需求。

其次,中外学术传统差异。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善于隐藏笔者身份,不愿突出个人观点,很少使用第一人称。英美作者的个人参与程度较高,他们倾向于在话语中清楚地表明作者的身份。再之,本研究之所以没有发现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构建对话者的语用身份,与学者孙莉(2015)的结果略有不同,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研究样本的作者并非为英语语言学专业有关,在写作中缺乏学术意识与高规范性。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语用身份建构研究框架,从比较的角度探究其语用身份与自称语在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身份建构中的异同。中国大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在注重自己专业知识发展的同时,重视学位论文摘要写作,增强对英文摘要写作的规范意识,依据不同的情况积极构建多种合适的语用身份。

【参考文献】

[1] Hyland, K. 2002.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8):1091-1112.

[2] 柳淑芬. 2011. 中英文论文摘要中作者的自称语与身份构建[J]. 当代修辞学, (4):85-88.

[3] 孙莉.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语用身份构建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5):15-21.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三方共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
浅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位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