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9-08-16罗杰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师范生

罗杰

【摘 要】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一致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深度。本文以西藏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发现,西藏大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课时与学分比例、课程评价、教育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問题。因此建议:(1)设置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2)明确学分与学时比例;(3)创新教学评价体系;(4)增加教育实践时长。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育;师范生;课程建设

一、西藏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概述

(一)课程体系架构

西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为“四平台一环节”,即: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文化素质交叉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制定,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大学体育、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军事训练等。文化素质交叉课程实行分类教学,将所开设课程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应的选修类别也不一样,如:理工医类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和2学分公共艺术类课程,以便于学生知识面的横向拓展。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的。专业方向课程着重让学生在某个或某些领域进行具有比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等课程均在此列。实践教学环节包含素质拓展实践和专业实践,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人文社科专业类不少于总学分的15%,自然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

(二)教师教育课程学分与课时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中,教师教育课程被划分为6个领域,每个领域放置了建议课程模块,但在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见表1),总共开设了46门课程,总计2785学时,其中教师教育课程为9门,分别为心理学、教育学、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汉字与文化、书法、专业实践(包含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总计348学时,占总学时12.50%。不难看出,西藏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上仍然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有一定差距。

二、西藏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基于2014版《培养方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16)的文本分析

西藏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藏文干部培训班,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一)课程目标

在《西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藏大字[2010]130号)中,明确要求师范专业要构建由微格教学、教学观摩、教学见习、毕业教育实习等环节组成的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并没有明确提出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各专业也仅仅呈现出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所有师范专业中,仅有个别专业拥有微格教学场所,而且微格教学场所目前并不是共享的。

(二)课程设置

在西藏大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不难发现,不同师范专业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并不一致,且大多仅仅依托于“老三门”模式发展。如表2中,所有师范专业均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或《教学论》课程。

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首先,西藏大学各师范专业之间的交流并不深入。从上表不难看出,部分专业依托于本专业特色开设了“老三门”之外的一些教师教育课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隶属于文学院,则开设了《普通话》、《书法》课程,教育学专业隶属于教育学院,依托教育学院较强的教育类师资,开设了《班主任工作》、《教师礼仪》、《教师伦理学》等课程,但是这些具备学院特色的课程,并没有在同一学校的各个师范专业中进行充分的资源配置。其次,针对师范生“三字一话”的基本功训练并不突出。“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被称为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但是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只有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开设了书法课程,该课程根据专业不同分为毛笔书法和藏文书法,但在粉笔字的教学方面,并未开设课程。

(三)课程评价

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是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评估,是保证和提高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情况,将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以及师范生发展的整体质量。

从表3可以看到,西藏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上呈现出“标准化”、“统一化”的特点,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为唯一评价方式,以分数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强调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客观评判与描述,教师在期末勾画课程重点,学生“背完—考完—忘完”,评价过程呈现“刚性化”、“单维度”的趋势。

(四)教育实践

在教育实践课程方面,2013年10月,西藏大学编制完成了《西藏大学教育实习手册》,要求实习生教育实践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情况,初步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具备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能深入班主任工作实际,了解中学生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领会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能力。[1]同时,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受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教师工作的思想教育,具备奉献西藏民族教育事业的决心。

在《西藏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14版)中,“实践环节”作为“四级平台、一个环节”,在各专业中均独立出来,分为素质拓展实践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教育实践)又分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分别为8学分,各历时8周。这样的教育实践时间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18周明显不符。

三、西藏高校本科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均衡,建议设置模块化课程

通过分析发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将“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划分为“六大领域”,分别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展业发展、教育实践,“六大领域”是学生必修的,但是从西藏大学与西藏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具体设置来看,并没有完全覆盖到“六大领域”。如教师职业道德、学生发展与学习等课程几乎没有涉及。同时,对师德、教师基本功的培养也很欠缺。

西藏大学于2014年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但从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并未看到六大领域以及细化的模块课程,教师教育具体课程分散在各学年段中,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清,总体散乱。所以,应当以本次《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及正在进行的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西藏基础教育发展实际,优化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模块化课程。

(二)课时与学分的分配及占比不合理,建议明确学分与学时比例

通过对西藏大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教育课程学时及学分均满足《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相关规定。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教育课程学时与学分占总学时与总学分的比例较低,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西藏大学该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学时占总学时12.50%,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20%,均处于占比较低水平。

樊丽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一文中整理得出东、中、西部地区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比例(见表4),西部地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比例非常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发现,西藏西藏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接近20%,这一数据与全国平均数据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表4 全国不同地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整体情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

(三)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不丰富,建议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形成教育的“大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记住多少定论已经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获取的方法以及正確理解所获得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目前西藏大学所采用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评价为主,教室上课点到即可,至于学生是否和老师的思路一致,就不得而知了。其次,在卷面评价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及格”,增加及格率,让成绩符合“正态分布”,想方设法在学生试卷上“找分”。再次,学生“跑分”、“要分”现象较多。最后,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与其他非师范专业基本一致,没有针对师范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专业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效率高”,但是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的评价方式往往出现学生期末“要重点”,老师“勾重点”的普遍现象,学生“背完-考完-忘完”。评价过程呈现出“刚性化”、“单维度”的趋势,不利于学生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把握。

建议标定评价底线,重视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首先是要对教师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标定本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底线,全面遏制学生“跑分”、“要分”,教师“找分”“送分”的怪现象,对“挂科”绝不手软。其次,改革以往“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的评价方式,例如:在以往评价中,只要考勤到位,无违反课堂纪律等情况,在平时成绩中就能得到28-30左右的分数,改革为:平时成绩基础分为10分(包含考勤、课堂纪律分值),另外20分则为学生学期整体表现,细化为各项指标,包括课程学术成果、课程见习(实践)态度及总结、参与课程相关活动等等。

(四)教育实践时长不足,建议增加教育实践时长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四年制本科不得少于18周”,但是以西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专业实践分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大模块,毕业实习仅占8周。教育实践是师范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教育实践时间的加长有利于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转换,提升师范生的反思能力,从而为日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西藏大学教育实习手册》(第二版).2017年10月

[2] 樊丽.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师范生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