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英式橄榄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2019-08-16石岩刘云斐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培养

石岩 刘云斐

【摘 要】现今世界英式橄榄球运动快速发展,并成功回归奥运会。对于不断发展的英式橄榄球运动来说,很多世界国家已经有了一套很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国内各省市橄榄球队伍的教练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五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现阶段橄榄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通过对影响橄榄球发展要素的分析,并征求专家建议,对我国青少年橄榄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英式橄榄球;后备人才;培养

一、我国青少年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一)问题缘起

我国第一支男子橄榄球队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它已经从鲜有听闻的冷门项目逐渐成为被大众接受、喜欢,并乐于参与其中的竞技类项目。随着英式七人制比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国橄榄球项目已经跨入专业化阶段,有12个省市组建省队,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橄榄球项目的发展。但同其它集体球类项目的青年储备人才相比,在总体人数和国内普及程度来说都相对较少,梯队建设更显缺乏。那么,如何提升我国英式橄榄球人才储备的量与质、如何搭建起人才培养到成才的上升通道等问题就成为迫切厘清的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的关注点。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设计了《教练员调查问卷》和《运动员调查问卷》,并对国内部分开展青少年英式橄榄球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调查。调查发放问卷750份(教练员50份、运动员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5份(教练员问卷42份、运动员问卷613份),回收率为87%。对回收数据做频次分析。此外,我们还对统计分析中呈现出来的关键性问题与国内橄榄球项目的官员、教练员、运动员以及部分队员家长进行访谈。

(三)英式橄榄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储备现状

如表1所示,目前国内青少年参赛的大部分橄榄球运动员年龄集中在13-17岁之间,均为在校中学生。就平均年龄而言,安徽和山东两省的平均年龄最低,其它省份的青年运动员多为在校的初、高中学生。这些青年运动员多是入校后才接触橄榄球项目,平时参加学校或俱乐部的业余训练。

青年男子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分布比青年女子运动员分布更为宽泛,且各阶段都有一定比例的人才贮备,并能够为下一阶段提供必要的支撑。但也能看到,低年龄阶段的青年男子运动员比高年龄阶段的人数少,不利于对高年龄阶段的人才储备提供支撑。此外,青年女子运动员的储备比男子面对着更大的问,不但总体基数少于男子,更缺乏低年龄阶段对高年龄阶段的补充。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在小学、初中的体育课上开展橄榄球运动项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法门。青少年在中小学就接触到橄榄球运动,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此项运动的认知,更能够从小培养拼搏、勇敢、坚韧的品格。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尚未完全,训练手段要科学化,安全防护要做充足,训练方式以趣味化为主。通过青少年接触此项运动,更能引起家长对此项目的关注。

所有被调查的613名运动员中,山东籍运动员占47%,安徽籍运动员占43%,北京和辽宁籍运动员只有10%(见图1)。这些运动员都是体校学生,以及个别开展特色体育课程的小学学生。虽然地域分布不平均也是英式橄榄球人才储备的一个大问题,但大部分队员都是在不影响正常学习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入俱乐部或体校集中训练的。

这些青年运动员接受橄榄球训练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见表2)。绝大多数的青年运动员是在13-15岁以后才接触到橄榄球运动的,这与橄榄球在我国开展、普及的进程相吻合。更为可贵的是有5名男子运动员在学龄前就接触过橄榄球,经了解,他们其接触途径均为橄榄球运动员的后代。经过与运动员和教练员们的访谈得知,与起初的高校或军队的橄榄球存在模式相比,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将这一项目普及化,并吸取了从校园作为项目推广入口的发展经验。此外,我们还看到,橄榄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安徽和山东两省队员,他们接触橄榄球年龄也比其它省份的运动员更早。这说明二者之间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同山东个别地市队主教练的访谈中得知,山东省小学中就开设触到橄榄球课程,并且小学、中学都有自己的校队。所以山东橄榄球运动员更多地接受橄榄球文化影响,这是他们在此项目上占据优势的主要原因。

表2 运动员接受橄榄球训练年龄统计表

(四)英式橄榄球教练员状况分析

当今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观念意识、训练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练员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跟上这一变化,决定了其所带队伍的水平,更决定了人才储备的质量。

我们对受访的42名教练员各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分布合理。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练员是教练员中的主体,且有93%的教练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也恰恰符合我國橄榄球作为一项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趋势。教练员队伍年轻化和高学历化意味着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这不仅是促进运动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现实任务,更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但其中所存在的教学经验、科研成果转化为训练手段,以及自身对探索等问题也有待提高。只有5%的教练员执教年限在6年以上,而且超过一半的教练没有橄榄球运动的经历。因为我国橄榄球是新兴项目,所以大部分教练员都是无橄榄球运动经历的在校教师或是从其他项目转项过来直接执教的,因此,想要更好的开展橄榄球项目,就必须要两手抓,既要抓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抓教练员的培养。只有合格的、高水平的教练员才能更好的保证运动员的培养。

二、我国青少年英式橄榄球运动现状分析

(一)青少年英式橄榄球运动员竞训的情况分析

第一,好的运动成绩需要一定训练时间的保证。由于大部分的参赛队伍是俱乐部和校队模式,所以俱乐部运动员和业余橄榄球爱好者以及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时间上难以有效保障。尤其是在青少年培养方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摸索,循序渐进,才能够使一个技术细腻、战术复杂、身体素质过硬的高强度对抗性项目不断的提高,合理安排好训练时间才能展现科学训练,才能更长久系统的发展橄榄球项目。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小运动员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业余训练,但因学习任务繁重,每周训练时数难以保证。经调查,除山东、安徽两省个别学校队伍可以保证每周3次以上训练外,其余运动员训练次数难以保障。训练时间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各地区运动水平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家长认为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之间存在冲突。家长对孩子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提出众多偏见,加之在校期间训练多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因此训练不够系统,训练方法和手段不多,使之技能水平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训练质量无法保障。學训的矛盾一直是阻碍青少年发展的一大难题。另外,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一些学校的训练设施难以满足运动员日常训练,致使小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大打折扣。

第三,训练成果需要通过比赛进行检验和巩固。比赛是对训练的一种检验,也是一个快速积累经验的途径,比赛也最能够体现训练的成果。同时,通过比赛能更清晰地发现问题,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等问题都能够直接反馈给教练员。此外,通过比赛也能够让运动员感受到乐趣,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本文通过对运动员的比赛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山东和安徽两省的大部分运动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省级比赛和多次市级、区级赛事。青少年橄榄球运动员年龄正值青春期,他们追求刺激,好胜欲望强,希望证明自己,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所以他们更渴望通过更多的比赛来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果,让他们自己探索出问题会使他们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因此,青少年橄榄球运动员需要更多的比赛机会,并要符合各年龄段的比赛特点,有别于成年比赛的需要。只有本着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打好基础、系统训练、全面发展的原则,才能创造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外部环境。而比赛能够进行依靠一定规模的训练队。

山东、安徽两省已出现了基本的梯队模式(山东省21支队伍,安徽省16支队伍)。这两个省份已经开展了青少年的一些比赛。但另外一些省市,例如北京、江苏、辽宁、四川等由于对项目开展重视不够,目前存在一些局限性。基础的薄弱,后备人才的匮乏,基本上没有梯队建设,现状令人担忧。目前我国英式橄榄球项目的这种地区间差距与地域位置、经济状况、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传统优势项目效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二)我国英式橄榄球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性缺失

橄榄球项目的全国性赛事全部由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或中国橄榄球协会举办,中国橄榄球协会主要进行外联工作,而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内部管理工作。在制度组织上,缺乏直接面对基层橄榄球团体活动的明确部门,限制了这些个体的自主发展空间,也因此制约了后备人才的培养。

此外,考评制度也也影响了人才储备的培养。在评价队伍和教练员工作能力时多以队伍和教练员比赛成绩为硬指标。但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在制度上给青年队伍和青年教练而忽视对教练员成长的时间。

(三)青年运动员成长中遇到的不利因素

青年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主客观限制其成长的因素。①文化学习与素质训练之间矛盾突出。如何通过文化学习提升运动员对橄榄球项目的理解,以及把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学习中解决,这是一对急待解决的问题。②运动员流失现象值得关注。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竞技体育的残酷的淘汰规律使得很多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从事竞技体育。橄榄球项目招生选材更加困难,造成了一些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流失严重。③传统文化与橄榄球项目相悖。橄榄球是竞争性和冲撞性极强的项目,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则讲求和合有异。

三、我国英式橄榄球后备人才储备的对策

第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其综合素质,扩大运动普及面

作为新兴项目,英式橄榄球后备培养之路必须实行体教结合的新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橄榄球进校园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与成功经验。人才培养要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专业队(职业队)—国家队”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各个年龄段的培养与教育。文化知识与橄榄球专项培养应该相互促进,互帮互助,并且文化教育更是为运动员退役后解决生计问题的充要条件。

英式橄榄球的人才培养应坚持学校-体校-俱乐部多元化培养路径,并使各条路径上下畅通、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这也是提高我国英式橄榄球运动的普及率的必要手段。例如,可以从国家层面上制定《青少年橄榄球发展规划》,并且整合现有的师资资源和场地资源,以及加快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小学)橄榄球课程的普及率。

第二,完善现行的竞赛体制,丰富比赛种类

完善的竞赛体系对橄榄球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竞赛制度的改革目标需定位在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上。我英式国橄榄球后备人才比赛应增加不同级别的赛事,竞赛方法也应采取不同类型的,例如:15人制、10人制、TOUCH等,使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比赛队伍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比赛轮次,如采用三个循环和四个循环等竞赛方法。

第三,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为提高国内橄榄球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例如以学历进修为基础,讲座培训为重点,加强教练员的基础培训。此外,还要加大教练员间的学术交流,分地区和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交流训练心得及选材和训练经验,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教练员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将教练员推向市场,实行岗位聘任制,促进教练员业务水平提升。中国橄榄球协会应加强各级别橄榄球教练员的岗位资格考评与审核,尤其侧重让优秀的橄榄球教练在小学、中学任教。

【参考文献】

[1]Martin Johnson, Jed Smith. The Original Rules of Rugby[M]. BODLEIAN LIB, 2009. 12. 1

[2]许晓明. 英式橄榄球[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钟秉枢, 梁栋等.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5]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6]郑刚. 对我国橄榄球运动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 辽宁体育科技, 2005, 27(6): 36-37.

[7]陈建.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 29(02): 58-60.

[8]李晟. 英式橄榄球在我国的发展瓶颈及对策探析[J]. 新西部体育与健康, 2010. (04): 194-195.

[9]王景贤. 我国英式橄榄球发展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 2009. (04): 49-52.

[10]马巍然. 中国橄榄球运动现状分析[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1(02): 49-51.

[11]宋校能, 徐辉. 浅析在中国开展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04): 62-63.

[12]周华, 唐健云. 橄榄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J]. 榆林学院学报, 2008. 18(02): 95-97.

[13]程凡. 我国女子足球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J]. 宜宾学院学报, 2008. 18(02): 96-97.

[14]唐炎, 卢文云. 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相关问题探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03): 20-22.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培养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