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研究

2019-08-16覃常员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

覃常员

【摘 要】加强粤港澳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渠道。充分认识开展粤港澳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和厘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探索与中国职业教育实际相适应的合作路径,提出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对策和举措,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变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为大区内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的升级和国际化。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就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不少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跨省区开展专本衔接的合作培养模式,即学生在粤完成高职教育后赴港、澳继续接受本科教育。合作方要在合作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优势互补,进行精准、有效的合作对接,从而保证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意义

2018年1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粤港澳三地携手共建大湾区,合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家特定发展条件下的时代任务,承载着国家多重战略功能。它既是以广东省为主的粤港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与动力引擎;同时,也是国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构建“走出去”和“引進来”双向平台的重要区域支点;此外,还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构建港澳经济长远发展动力、提升港澳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还明确了“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等要求。这些要求是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进行的目标建构,总体而言,就是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无论从构建跨区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看,还是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来看,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广东省有不少高职院校开始探索专升本合作培养模式,开始是探索省内合作模式,随着粤港澳之间合作的深入和大湾区概念的提出,专本衔接合作培养从省内走向港、澳特别行政区。合作的模式开始是国内的“对口招生模式”,后来有了美国式的“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模式”、英国式的“单元衔接模式”、澳大利亚式的“培训包模式”等层次更高,形式更多样的模式。不过,我们发现,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实际工作推进中存在着不少障碍和问题。

1.港、澳大学与粤高职院校合作意愿不强

香港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都较高,实力较强,已入世界高水平行列,而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较小,特别是广东的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双方在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基础力量不平衡,致使港、澳大学与粤高职院校合作缺乏很强的意愿。在粤高职院校与之合作成为了一厢情愿。香港高校已经高度国际化了,其合作对象的选择范畴较广,并且注重强强联合。据调查发现,香港高校一般首选和欧美高校合作,其次是和内地的一流院校合作,再次才是与广东高校合作。只有在缺乏招生生员的情况下才考虑与内地高职院校合作。因此,在两地高等教育实力不对等、而且还有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参与合作竞争的态势下,如何使自己在港、澳选择合作对象时不被“冷落”,在粤告知院校面临不少困难。

2.法律、文化差异产生的障碍

粤、港、澳三地的法律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行政审批的机关也不一样。因此三地教育合作存在诸多障碍。同时,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差异也比较大,特别是语言差异也很明显。所以双方的合作对接首先必须过好语言文化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避免无效甚至是错误的沟通。广东省的职业院校学生英语、特别是葡萄牙语基础比较弱,要在短时期内让他们熟练掌握英语或者葡萄牙语,熟悉港、澳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实非易事。同时,在与港、澳方面合作过程中,迫切需要有一支熟悉港、澳职业教育和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管理机构和团队。

3.入学资格与学制的障碍

澳门的大学学制是四年,针对内地生也一样。进校会先读一年的英语课程。但是,香港刚刚回归时,大学学制和英国一样,五年的中学,两年的预科,三年的大学。两年预科之后要考大学的入学试。似乎整个中学教育就是为大学入学选拔来做准备的。这方面与内地的广东省大学学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香港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规定严格,原则上招收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学力人员,但更倾向于高中毕业后、工作若干年并取得师傅职业资格的人员,以及职业学院毕业后自愿插入应用技术大学相应年级继续深造的人员。中国职业院校学生在国内学习三年后,学习内容和知识能力水平能否达到港、澳的要求的入学标准、对接进入到应用技术大学继续学习几年,都是问题,往往需要双方政府或学校协商认可。

4.专业匹配与课程衔接有困难

由于粤港澳的具体区情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名称和口径、教学目标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方的合作培养工作造成了困难。在课程体系和标准上,粤港澳三地的差异和差距也比较明显。粤港澳合作要尽可能地选取相近度较高的专业进行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并在专业和课程方案上达成共识。课程建设要坚持结合广东省学生特点,尤其是在开设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时要注意中西兼顾,不能完全照搬港、澳标准和做法。

5.教学实施与教学考核评价不一致

广东省的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实施方面一直在改革,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高职教育教学现在基本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采取项目化,以任务为载体来驱动教学活动。由于港、澳本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不同,所以对于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施及其做法不完全认可。

香港沿袭了英国的教育体系。除中文课以外,基本所有的学科都是英文教材,考试也是英文考卷。授课以英语为主,不过也有粤语授课的,主要看班级学生构成。如果懂粤语可以选择的课程范围更广泛。香港高校的上课方式包括讲课及自由讨论。课后会布置作业,有个人的作业;有需要3-5人的小组完成的小组项目作业。香港的职业教育考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考试时间长、内容全面、注重考核操作能力、考试内容随新技术及时更新,趋向在工作现场考试,注重企业人员参与考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定。

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对策

1.要建立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是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健全合作培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由粤港澳的政府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同时,教育机构、职业院校联合组建管理团队,负责合作培养的组织实施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和学生管理,协商解决关键问题,整体推进工作。二是加强条件保障,按照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需要,设计、完善教学场所,积极主动与港、澳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食宿、教学和办学空间等方面,对学生实行相对集中管理,融入更多的国际化教育元素。妥善解决外籍专家和教师在住房、社会保险、文化交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要加强合作培养工作研究,梳理合作培养工作的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明确粤港澳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工作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责权利的界限,深入探索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模式、方法和路径,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能力,切实提高粤港澳专本职业教育衔接合作培养的效果。

2.要加强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合作,扫除合作的语言文化障碍

要加强语言与文化教育,比如在粤高职学生可以尝试开设英语强化班,粤港两地多交流考察学习,两地教师交叉教学和指导,熟悉和融通彼此文化和传统,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粤港教育合作打好基础。同时,在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中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要重视高专、本科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衔接

我国高专、本科职业教育衔接比较注重学历的衔接,而从香港、澳门的专、本教育衔接制度和模式来看,都比较重视内容的衔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历衔接是一种形式上的衔接,而内容的衔接是内涵式衔接。从职业资格制度到衔接模式来看,高专、本科职业教育的衔接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的衔接。要制定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文化背景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各具特色,但是,国家经验告诉我们,在高专、本科职业教育衔接时所采取的衔接模式,无论是单元模式、课程大纲模式,还是“培训包”模式,这些都以课程衔接作为实现高专、本科职业教育衔接的内核。所以,我国高专、本科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性问题是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衔接体系。通过现有的情形来看,我们国家的高专、本科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色,并没有形成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通常是由高专、本科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之后,两者共同研发的课程衔接模式。比如,“3+2”高职班模式就是在完成在高等职业学校的3 年学习之后,再进入到与其合作办学的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2 年,这些学生在学期间的专业课程以及教学计划是由合作办学的高专、本科职业学校两者共同商定的。

4.要继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在专业選择和设置上,要求合作培养的专业底子好、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与高精尖产业需求契合度高。同时,要尽量选择与香港、澳门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对应匹配、国际合作前景好、校企合作基础牢、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二是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上,按照国际标准和企业实际需要,开发课程及教材,选派教师到国外知名企业顶岗学习和调研,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参与编写或引入港、澳方课程和教材。引进同类同层次、国际通行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推行与行业接轨的管理、生产质量标准和外部评价体系等,开发国际化优质课程。三是在教学实施上,要在国内专科教育阶段吸纳港、澳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内容与要求,实现一体化精准对接,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术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加强与港、澳教育机构和国际化大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港、澳知名企业或应用技术大学研修,强化工程应用训练,提高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邹忠,赵锋,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思考 高教研究 2018.2.

[2] 侯兴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形势及推进策略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

[3] 蒋春洋 国际视野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特征与启示 现代教育管理

2014.4.

[4] 姜大源.中德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综述 [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09(32):9-15.

[5] 李海宗,陈磊. 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J].中国高教研究,2012(9).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