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现状文化视角分析

2019-08-16刘远峰刘佳玉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刘远峰 刘佳玉

【摘 要】民族服饰是各民族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在面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很讲究,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是有关一个族群的物质生产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外显因素,是该民族的民族气质、民族性格与心理的物质层面的体现。除了汉族之外,我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它们的文明均发端于各自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受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的制约,在制作流程、装饰工艺、面料质地和用色及款式等方面都具有适应于自己的民族特色的独特之处。然而,在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消失,抢救少数民族服饰已经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在文化维度上探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当前之所以面临困境的原因,以期为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后喻文化;价值边界意识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等民族特征主要通过民族服饰体现出来。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有语言,却没有文字。对他们来说,尤其如此。民族服饰不仅是他们遮体、保暖和美饰的生活必需品,更是对他们的民族史的一种诠释和记载。现如今社会上对少数民族服饰日趋消失的现象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在其服饰上向主体民族服饰和国际化潮流靠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必然要吸收外文化的精髓,摒弃自身不合时宜的文化要素。还有一些人认为少数民族服饰日趋消失的根源在于少数民族服饰缺乏创新动力。本文不满足于探究创新动力缺失等原因,而是认为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的式微必然要从文化方面去寻找其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而为其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开出良方。

一、本民族服饰文化的教化功能减弱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又有其对立的一面。人作为文化的动物,即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新高度,又要和环境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人和环境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人和文化的本质也得到了赫斯科维茨的阐述。他认为文化是基于经验下的判断,每个人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承来进行解读的。特定群体的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并且代代相传。卡西尔也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证明了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按照唯物辩证法,人并没有与生俱来的“超有机体”,也不具备永恒的人性。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永远处于文化的塑造之中。

可见,人生活于特定的文化之中,受到文化的塑造,同时又反过来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人创文化与文化化人密不可分。二者只有在达成动态平衡的状态下,作为个体文化的集合体的民族文化才能获得永恒的发展动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其地理环境或生态环境的关系唇齿相依。由于受各自所处的纬度、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服饰用料、质地和款式在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上都体现出独特性。但是,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少数民族服饰手工技艺艺人和作坊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生产的工业化民族服饰,各少数民族的穿衣打扮越来越现代化。塑造民族文化的这些环境因素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减少或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逐渐减弱。

二、“后喻文化”削弱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优势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具有经验上的优势,其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则是指晚辈向晚辈学习,长辈向长辈学习,学习的行为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在这种文化中,长辈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能满足其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文化传递过程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和前喻文化相反。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思潮的涌入,青少年在接受新鲜事务上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开始出现“后喻文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后喻文化”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代表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老一辈人在学习适应能力上显得力不从心。我国的大多少数民族经济稍落后,青少年劳动力外流,进入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这种现象导致了两种后果:其一、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远离本土文化,由于受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汉族生活方式和服饰的影响,在流行文化、审美品味和审美倾向方面深受经济发达城市的影响。而这些文化,尤其是服饰文化,在服装款式、面料和工艺等方面均在日新日月,相比于长期处于静态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更加明显的吸引力;其二、老一辈少数民族劳动力由于长期处在本土环境中,缺少学习外部先进服饰文化和服装加工技术的机会,和外部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开。

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技术带动的“后喻文化”使得他们摆脱了向长辈学习经验的单一的学习模式,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消费方式的变化,其中也包括服饰文化上的变迁。在他们看来,长期缺少创新的本民族服饰显得“土气”、“低劣”和“落后”,从而导致很少有青少年在节日之外穿民族服饰。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服饰逐渐失去了发展和创新的群众基础,逐渐被外来服饰文化所同化。有的少数民族姑娘准备在婚礼上穿上自己花几年时间准备的嫁衣,可是到了结婚那天却发现新郎已经穿上了西服,打上领带了。再比如,在大理喜洲白族,以前人人都会蜡染,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使得年轻人不再青睐他们的传统装饰。

三、民族服饰文化价值边界意识逐渐消失

长江学者贺来先生在《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一书中说到“边界意识”是一种新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意识,也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说的“和而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边界意识自觉地承认大千世界中各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并由此而赋予各民族相对的文化“自主性”。或者,可以稱之为民族文化“边界意识”的“领域分化”。换句话说,在民族文化边界意识的概念中,人类世界并不是天下一统,而是一个由相互独立、相互交错的各有特色和个性的民族文化构成的大家庭。各种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科学、技术和艺术等领域都各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原则和标准。价值的边界意识维持有助于世界文化的“求同存异”,既承认民族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不强求价值观上的整齐划一,是“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实现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整体意识和集体权威,有其优势的一面,那就是维护了国家的同一性和长治久安,但也使得个体意识被压抑。在这种环境下民众的个体意识相对于崇尚个性的西方文化而言略显淡薄,而构建在民族个体意识上的民族文化会缺乏强烈的自我意识。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乃至各个民族在乘势而上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同时在文化方面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导致了文化的变迁。从外部条件来看,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民间交流的发展促成了少数民族文化和他者文化的接触和涵化,民族服饰的价值边界意识也发生了位移。各少数民族由于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会造成一种所有外来的文化都是先进的文化的假象,对服饰的选择和审美趣味也会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冲击,所以,表现在服饰文化上就会呈现出民族服饰文化价值边界意识减弱甚至渐失的倾向。90后及其后出生的少数民族群体表现得更为明显。除了传统节日之外,他们平时都穿着风格简洁的服饰,普遍崇尚“洋气”的风格。从内部因素来看,工业化的发展使得自给自足的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传统的少数民族服饰制作作坊逐渐消失,少数民族服饰已不再是纯手工缝制。同时,少数民族服饰饰品手工作坊等相关产业链逐渐消失。如今,依然还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而年轻人则寥寥无几,民族服饰的文化价值边界意识逐渐消失。

四、总结

少数民族服饰用料多,工艺复杂,制作困难,装饰繁琐。针对这一情况,要在民族地区恢复积极的民族服饰文化因子,加大对银饰、刺绣等与少数民族服饰生产相关的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扶助和资金支持,要与大学或研究基地相结合,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以完善民族文化塑造人格的環境和条件;针对“后喻文化”以青少年为主导方的情况,要为他们传承本民族服饰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在上大学和就业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力度;组织少数民族加强现代技术的学习和创新,同时在服装设计上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以强化少数民族服饰的附加价值,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价值边界意识。

【参考文献】

[1]《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ISBN:9787504120854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2] 赵国顺,等译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全球化的边界 [M]. 北京中央编译局,2008.

[3] 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 [M].上海人民出版.

[4] L.A.怀特. 文化科学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5] 李鹏程. 当代文化哲学沉思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48.

[6] 郭湛,田建华.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J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7] 苏珊· 布莱克摩尔. 谜米机器 [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8] 爱德华· 泰勒. 原始文化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