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2019-08-16彭国福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对策建议问题

彭国福

【摘 要】城口县作为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倒计时,各级干部和群众合力攻坚,形成了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社会氛围和共识。但笔者多次深入农村调研,发现我县脱贫攻坚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特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所助益。

【关键词】脱贫攻坚;问题;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城口县作为深度贫困县之一,通过精准扶贫、强力推进,阶段性成果显著。为确保脱贫“摘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笔者多次深入双河、周溪、明通、沿河等10多个乡镇调研,发现我县脱贫攻坚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特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所助益。

一、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主动脱贫意识淡薄

一是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自主脱贫意识不强,认为脱贫攻坚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少数贫困户等靠要,依赖各级组织的思想还比较严重。二是部分贫困人员思想观念落后,自主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对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缺乏信心,对土地流转整合心存疑虑,对扶贫贷款又怕担风险。三是影响激发内生动力的因素复杂多变,特别是农村“三留守”人员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低保兜底人员自身“造血”功能差,安于现状,只求一日三餐。

(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脱贫的基础不够牢固

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贫困户缺乏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一是产业脱贫的持续性稳定性不够,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能力相对较弱;产业发展与群众利益联结不紧密、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二是有的贫困村地理条件差,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发展特色产业困难。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尚待健全,仍需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三)返贫占比高,动态扶贫任务艰巨

因病因灾因意外是农民致贫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之一。一是生病和意外灾害造成的经济负担沉重,许多家庭因此导致贫困。二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因病或受伤残,无法外出务工和发展产业,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三是长期重病和慢性病患者,医疗费用高,需要陪护照顾,短期脱贫难度大。

二、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教育引导,增强脱贫信心

一是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强化对贫困群众教育引导,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注重典型引路,转变思想观念,根除“等、靠、要”的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引导贫困户自立自强,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自信心。二要加强对贫困户劳动技能技术的培训、服务和指导,提高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技能,充分调动自主脱贫的积极性,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三是增强科技意识、“互联网+”意识、品牌意识,大力推广先进种、养殖技术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产品,进一步增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带动力。

(二)狠抓产业发展,保障持续增收

一是搞好精准规划。针对全县成片土地资源比较贫乏、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等现状,产业规划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的思路,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在广泛走村入户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贫困户建档立卡,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分户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脱贫时间落实,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融为一体。二是创新扶贫机制。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和“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认真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商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发展长效的、稳定的农民增收项目,保障“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完善专业合作社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链,建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利益共享和风险防范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示范作用,确保100%的贫困农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使贫困农户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收益。三是加强技术支撑。要高度重视技术资源在产业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争取有关业务技术部门支持,在尊重民众意愿和注重实效的前提下,学习和吸收其它地方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贫困户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抓好先进技术引进,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四是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最担心的就是产品的销售问题,因此,党委政府要结合贫困群众发展的特色种养业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当地,同时对落户的企业要从用地、资金方面给予扶持,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三)全力因户施策,实现脱贫致富

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战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因户施策,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见到实效。一是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在摸清每户贫困户真实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才能起到切实的帮扶效果。二是扶贫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能简单地从其他地方照搬照学,要分析当地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结合实际,缺什么就补什么,帮其想办法、谋出路。比如有的人想外出打工,但是要么年龄大,要么没技能,找不到活儿;有的是家中有病人,无法到外地打工;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有的是选好了项目,但是缺乏启动资金……针对不同的贫困户,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是要分类施策。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单纯依靠一个政策、一项举措让贫困户脱贫已不现实。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职业技能培训、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举措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轴。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创新扶贫方式,一户一策,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做到这些,就一定能通过政府的帮助,让更多的贫困家庭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扶下,实现脱贫致富。

(四)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攻坚基石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交通不便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便捷的交通,当地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外地企业,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和理念难以进入。二是健全水、电、通讯网络建设。既要政府加强推动,继续加大投资,又要加快农村供水设施产权制度、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以适当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打破单纯由政府或者市场的建设管理模式,靠政府加市场的“两条腿”走路。无论是饮用水建设还是农田水利建设,都要因地制宜,建管并举,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收到良好的效益。还要充分认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奔康进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抓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光纤网络建设步伐,推进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扩大移動网络覆盖范围,依法保护通信设施,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016重印):97-98、2-3.

[2]白月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研究---以攀西和龙门山地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对策建议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