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什么成为阻挡垃圾再生之路的“肠梗阻”

2019-08-16彭婷婷

中国商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肠梗阻垃圾处理垃圾桶

文/本刊记者 彭婷婷

人人都知道垃圾要分类,但乱投放的现象却仍很普遍,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商场、写字楼等更是成为顽疾。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大兴区部分社区,发现垃圾分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居民的习惯和不知该怎么分、垃圾清运设施不到位,以及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能力达不到要求等。

“习惯使然也或是不会分”

据了解,生活垃圾一般分为:有机垃圾,也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剩饭菜和瓜果壳等);干电池等危险废物;废纸、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因为居民对垃圾分类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轻视的心理,导致城市垃圾围城现象越来越严峻。

不久前,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在此次调查的所有生态环境行为中,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最为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的差异最大。超九成(92.2%)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仅有三成(30.1%)受访者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

受访者认为,影响自身参与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和“垃圾集中转运时不分类,所以没必要分类投放”,人数分别占63.7%和59.6%;其次是“不知道该怎么分类”和“不了解分类后垃圾的处理进度和结果,没有成就感”,人数占比分别为36.5%和34.5%。

“很多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说声‘以后垃圾要分类’就算完成了工作,我们要怎么参与也不清楚,并不能真正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又或者,我是记住了怎么分类,但垃圾分好之后却发现小区里只有一种垃圾桶。”一位受访居民对记者无奈地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不会分是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后第一个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这个环节容易导致居民有畏难情绪。如果分错,如厨余可回收混投污染回收物,后端处理起来会增加分拣成本。上海市‘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方法,让人很容易仅按字面意思简单理解。”

垃圾桶混装的现象很普遍,这在一些购物中心或写字楼里表现得尤为明显。记者在北京市大兴区某购物中心门口发现,随着“夜经济”的推动,该商场门口摆设了更多诸如麻辣烫、串串香等摊位,与此同时,垃圾桶也都整装上阵,但垃圾桶并没有进行严格分类,而是四五个连串儿的垃圾桶上都标注着“其它垃圾”,“厨余垃圾”时而有时而没有,其他两类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也不见影踪。

“是说过要分类,但我们想分也分不过来。”一名环卫工人表示,“其实,市民随地扔垃圾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只是在公众场合自觉分类扔垃圾的习惯还未养成。”

多环节难以协同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垃圾分好了也可能面临没地方投的情况。“投放点”是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有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投入方式,作为正式投递和较易监管的环节,也是政府和垃圾分类企业实际投入比较大的部分。“投入成本过大是导致很多地方垃圾分类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

一袋垃圾的分类,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合力。民革上海市委在调研中发现,环卫部门是垃圾分类的主管单位,但其对于居委会、物业没有管辖权,导致很多政策难以在基层落地。他们建议由市容绿化部门对废弃物的处理总负责,避免管理分流。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协助推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共同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据悉,涉及垃圾减量管理的部门有绿化市容局、城管、妇联、教委等,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分段分块进行的。受部门职责分工影响,部门间的利益难以协调,难以形成协同合力,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减量措施的整体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垃圾分类同样缺乏完善的操作流程和配套设施。垃圾该如何分类、运输、储存、处理以及回收利用,需要整套的规范加以流程。目前,作为公共设施的垃圾桶和垃圾箱,尚未进行分类或者分类简单(仅标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周围也没有相关的投放说明。如此一来,居民即使有垃圾分类投放意识,也无法实现分类投放。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不少工作人员在处理垃圾时也未按垃圾分类的要求严格操作,有的甚至将原本已经简单分类的垃圾又重新混合到了一起,最后导致回收利用的人工成本大幅提高,垃圾分类的成效甚微。“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处置体系残缺不全,往往是前端刚刚分类,后端就‘混为一团’,末端处理不足不仅挫伤了群众的垃圾分类参与热情,而且还影响到分类体系的建设。”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道。

“垃圾分类?有的,但也没有强制实施。”谈到垃圾分类,北京大兴某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市里有宣传,但执行起来还是存在很大难度。垃圾清运车总是一早八点准时清理垃圾,通常都是将所有垃圾一股脑儿都倒进车里。另外,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看管谁进行没进行垃圾分类,居民也通常是一只塑料袋囊括了所有垃圾。”

此外,垃圾处理面临的新挑战新状况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商品和快递包装的更高需求,进一步导致废旧物资产生量激增,废旧物资回收网已难以承担垃圾分类的主体功能,产生的大量废旧物资混入生活垃圾,导致生活垃圾末端设施超负荷运转。其直接后果是,废旧物资的环境污染属性越来越突出,垃圾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技术运用水平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仍明显不足,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还滞后于垃圾产生量增长的速度。

以上海为例,一方面,城市垃圾总产量持续增加,人均垃圾产量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目前上海垃圾处置结构仍为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的混合处理模式。去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按照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推算,上海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40%、填埋占比40%,循环利用或成为资源化垃圾的占比仅为20%左右。

据了解,由于垃圾分类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依赖兴建大量的现代化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末端处理设施。但填埋处理方式需要侵占大量土地面积,无害化程度及资源回收率低,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对垃圾处理提出了减量、提质、增效的更高要求,垃圾分类就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而技术优化则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从试行垃圾分类的46个城市推广效果来看,主要矛盾在于后端缺乏现代化、多样化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垃圾处理方面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如将餐厨垃圾能源化的生物技术、处理塑料垃圾的热解技术等还需要再提高。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还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能力,还会因为前端分类效果不佳,尤其是在厨余垃圾处理厂、焚烧厂方面的缺陷,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也会加大垃圾的处理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出台长效机制,在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实施,才能保障垃圾的处理效果。而有了技术的辅助,在垃圾的分类处理上将极大提高效率,促进垃圾的再生。

回收再利用梗阻多

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不仅占用土地,而且还会对大气、地下水、土壤和植被造成污染。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日渐上升且已达到70%以上,但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效率却很低下。不过如果加以合理回收与利用,垃圾山也可以变成“金山”。

事实上,我们每天丢掉的垃圾中包含有大量可回收物。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统计,一吨废塑料可生产0.37-0.73吨油,每回收一吨饮料瓶塑料可获利润8000元。每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节省碱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好纸减少污染74%。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能10%-30%,减少空气污染20%,减少采矿废弃的矿渣80%。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有不少居民称:“好多东西留着没用扔了可惜,利润小回收利用率低。”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就是低价值可回收物。

据了解,低价值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具有一定循环利用价值,在垃圾投放过程中容易混入其他类垃圾的生活垃圾,大体包括纸类中的纸塑铝复合包装、食品外包装盒、购物袋、皮鞋盒等。因利润空间有限、回收难度较大、市场无序化经营、配套激励约束政策不足等原因,回收利用率普遍偏低,一直面临回收的难题。

上述人士表示:“相关企业起步晚,专业人才少,技术水平低,运营资金不足。垃圾处理的设备设施价格不菲,若是投入大而收益甚微,或是盈利周期太长,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但垃圾围城的危机已越来越凸显。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问题》报告称,除非在塑料废弃物的管理方式上做出重大改变,否则到2030年,可能将有1.04亿吨塑料进入生态系统。全球塑料体系预计将导致地球上的塑料污染量翻倍,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海洋。

有业内人士认为,垃圾在产生、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过程中,涉及的不只是生产厂商、消费者、环卫部门,还需要包括物流等多个市场主体的参与,共同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成统一的产业链,朝着源头分类的精细化、运输的合理化及处理的科技化方向,不断推进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肠梗阻垃圾处理垃圾桶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垃圾桶等
谁最厉害?
飞进垃圾桶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园,解码垃圾处理的“园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