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互联网+有机农业”的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

2019-08-15刘伟王佳刘曼璐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

刘伟 王佳 刘曼璐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民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温饱,而是开始追求高品质的食物。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新的目标消费群体也在逐渐增加,这为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奠定了基础。然而,仍然有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对有机农产品“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人们对有机食品的追求与有机食品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充分说明了有机农产品营销体系仍然不完善。

将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符合我国“互联网+”战略的发展需要。通过“互联网+有机农业”模式的探索,可以提高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平衡有机农业的产能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改善的双赢局面。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本文梳理了“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和主要类别,整理了江苏“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基于案例分析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关键点和瓶颈。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和主要模式

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在“互联网+”环境下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农产品与网络的融合,可以将网络开放、透明、共享的特点充分发挥;可以使农产品的信息迅速、广泛传播,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农业(Internet+agriculture)是指通过使用网络技术,改善农业产业链中的规划、生产、流通和金融等各个环节,進而增强传统农业产业链的功用,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即通过“互联网+农业”可以将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为高效的生产方式。“互联网+农业”中的加号并不是简单地将网络与农业结合起来,而是利用网络技术使传统农业与网络实现深度融合。这包括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重新配置,组合和优化。

“互联网+农业”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智慧农业模式。该模型是指将物联网技术集成到农作物生产的各个方面,以实现生产的目标精确。通过智能农业模型,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达到精确分配的效果,而农民可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第二,在农产品流通中,电子商务环节的融入将使农产品买卖双方更容易沟通,从而全面提升传统农业产业的流通模式;第三,网络与农业全方位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该模式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易平台。通过使用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相互传递有用的信息,还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了解实时的市场信息变化,甚至解决财务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二、江苏“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江苏作为全国主要农业生产省份,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为3540万吨。江苏将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先后发布了相关文件,制定了项目计划。江苏省财政部还通过专项资金建设支持“互联网+农业”的推广。目前,江苏省的农业信息服务已经辐射到了所有的农产品市场,江苏省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水平达到了全国前列。不仅如此,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总体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化,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普及化。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传感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加快了信息服务向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渗透。

2.数字化。互联网农业促进了农业各领域数据采集的集约化,特别是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数据。数据库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数字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管理的科学水平以及改进了农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加速了我国农业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科学农业的转变。

3.智能化。通过网络农业建设,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感知能力,通过逐步建立和应用各种相关模型,开发和推广智能控制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达到了智能化农业生产的效果。

4.融合化。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将一、二、三产业联系起来,优化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了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对农业的综合认识。

三、“互联网+农业”对江苏传统农业模式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农业”给江苏农业的升级换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解决了农业信息的非对称传播问题、提高了农业智能化、优化了资源配置等方面。“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实现即时传播。不止如此,“互联网+农业”使得各种农业信息能够全方位地传播到基层农村,并通过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提高江苏农业的现代化和科学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之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都将出现更加细化的市场主体,这也从侧面加速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即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农业的生产过程将更加智能化。生产环境可以控制和调整,产品质量因可以溯源而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更加有保障。与此同时,“互联网+农业”的实施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天气因素影响带给农民的损害,农业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率得到优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促进手段。“互联网+农业”的实施通过一系列变革和创新,促进了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A公司“互联网+有机农业”的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有机鸡蛋的公司。该公司与100多个农业合作社合作。它的产品包括本地蛋、绿壳黑骨鸡蛋、农场鸭蛋和其他有机蛋品种。该公司实施“互联网+有机农业”模式的经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薄利多销为主要卖点,主要推广单个产品(农家散养绿壳乌鸡蛋),并树立产品口碑。当产品已经占领部分绿壳乌鸡蛋的低价市场时,利用口碑效应维持并扩大销售额。通过单品的热销提高线上店铺的综合得分。

第二阶段:当店铺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优化热销商品的包装与细化产品类别使整体店铺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然后发展其他关联产品。先通过SEO基础引流再辅以SEM推广达到低投入、高收益的效果。

第三阶段:注重良性口碑循环,并优化店铺美工(详情页与bannner的优化),加强客服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注重包装的优化与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高客户的购买体验。

图 产品包装优化

五、江苏“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瓶颈

江苏省“互联网+农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其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部门,基层干部和农民对“互联网+”概念理解大部分仍停留在表面,他们对“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实施对现代农业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仍认识不足。他们对“互联网+农业”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也不重视促进网络农业的发展。此外,其对信息共享和标准修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互联网+农业”不能顺利展开。

其次,江苏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发展条件不均的情况。就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较差,与江苏省整体经济总体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也落后于其他绝大多数产业。例如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仍不高,电脑等设备不足,一些地区互联网方面的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网速慢,稳定性差。

六、江苏“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首先,从地方特色出发,把握主要问题。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应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相结合。其出发点是要解决现代农业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發展“互联网+农业”,就要逐步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生产中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互联网农业从浅到深,从低到高的发展。

二是加强“互联网+农业”相关体系建设。将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资源进行融合,加强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相关体系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

三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将“互联网+农业”建设作为政府重要工作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功能。“互联网+农业”的建设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应加强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

第四,以创新发展为导向。“互联网+农业”发展应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集生产、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在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同时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促进“互联网+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杨继瑞,薛晓,汪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与创新路径[J].经济纵横,2016,No.362(1):78-81.

[2]王艳华.“互联网+农业”开启中国农业升级新模式[J].人民论坛,2015(23):104-106.

[3]秦开大,赵帅,秦翠平.“互联网+现代农业”趋势下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2):67-72.

[4]姜春霞.浅谈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8):14-15.

[5]黄艳红,陈梦倩.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商,2015(38):271-271.

[6]成德宁,汪浩,黄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改造与升级[J].农村经济,2017(05):58-63.

[7]韩俊,陈春良.新形势下推动“互联网+”农业的若干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7(1):2-5.

[8]李圣军.“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架构与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4(3):11-17.

[9]于连军.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1):19-21.

[10]侯昭宇.“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影响[J].中国果菜,2016,36(2):71-73.

猜你喜欢

有机农业发展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白菜
喝有机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2016年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例析
区域发展篇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