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异位妊娠及对血β-HCG的影响

2019-08-15周彩霞

贵州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包块异位妇科

周彩霞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山东 东营 257335)

随着B超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早期发现异位妊娠尤其是未破损异位妊娠成为可能,这也为内科保守治疗提供了前提[1-2]。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强抗孕功能的类固醇激素,它在拮抗孕激素受体的同时还具有抑制滋养层细胞增殖的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组资料中,笔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异位妊娠,以观察临床疗效并了解其对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未破损异位妊娠者共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受试患者均征得知情同意,同时实验内容上报医学伦理委员会。纳入和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氨蝶呤(MTX)(生产厂家: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518)进行单次深部注射,剂量为50 mg/m2,7日后复查血β-HCG,若患者该指标出现上升或下降水平<15%,则再次采用此前剂量及方法再次给药,疗程中,总给药次数≤3次。用药期间注意观察MTX所致的黏膜炎等并发症,尽量不予以亚叶酸钙解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片口服(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 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347)25 mg/次,每天两次,间隔12 h,服药前后2 h内禁食,疗程共5 d,总剂量为200 mg。观察指标:(1)于用药前、用药后第7天及第14天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血β-HCG;(2)于用药前、用药后第7天及第14天型妇科B超检查观察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及盆腔积液变化,检测包块时取最大直径;(3)疗效判断标准:显著进步:患者症状、体征消失,血β-HCG <5U/L,妇科B超提示异位妊娠包块消失,盆腔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进步:患者症状、体征减轻,血β-HCG<5U/L,妇科B超提示异位妊娠包块缩小2/3以上,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血β-HCG下降程度<30%甚至较前升高,妇科B超提示包块缩小程度<1/3。治疗后无效患者转为手术治疗。结合疗效判断标准评价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病例数×100%。(4)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 于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n(%)]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β-HCG及异位妊娠包块大小间变化差异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β-HCG及异位妊娠包块大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β-HCG间变化差异

注:*F组间=4.488,*F时间=6.473,*F总=5.537,P均<0.05。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异位妊娠包块大小间变化差异

注:△F组间=5.133,△F时间=7.051,△F总=5.284,P均<0.05。

2.3 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药物相关副反应发生,但程度较轻,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n(%)]

3 讨 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症,由于其发病年龄偏低,患者对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普遍较高,因而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治疗异位妊娠且保留患者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不受破坏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4]。随着血β-HCG检测敏感度及特异性提高及妇科B超技术的普及,使异位妊娠早期即未破损期的诊断率显著提高,这也为内科保守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前提[5]。

甲氨蝶呤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6]。在妇科领域,由于MTX的这种特性,对滋养层细胞的凋亡作用明显,因而被用于治疗异位妊娠[7]。有研究发现,在应用MTX的怀孕小鼠滋养层细胞即开始出现死亡,随即表现出胚胎停止生长[8]。同时研究还发现,MTX可有效抑制黄体功能,削弱其对胚胎的支持作用,最终导致胚胎死亡以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然而MTX的促细胞凋亡作用缺乏特异性,对机体所有细胞,尤其是代谢较为旺盛的皮肤、黏膜表皮生发层细胞等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凋亡作用,因此患者往往可表现为口腔溃疡等黏膜炎症状[9]。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拮抗剂,可与内源性孕酮竞争性结合孕酮受体,使得早孕蜕膜细胞因无法获得足够浓度的孕酮而导致变性坏死[10]。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具有剂量相关性,在大剂量使用时,可同时减少雌、孕激素的水平,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11]。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提示MTX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异位妊娠包块的缩小和β-HCG的下降。血β-HCG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可有效反应妊娠水平。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由于受孕部位血供不佳,故绒毛组织营养水平较差,滋养细胞发育水平较正常妊娠者差,因此血β-HCG波动更为明显,这也提示其可作为反应异位妊娠治疗效果的一个敏感、客观的指标[12,13]。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血β-HCG水平见未见显著差异,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水平较对照组表现出更早、更为明显的下降,考虑可能是加用米非司酮后,加强了对滋养细胞促凋亡作用有关。在药物副反应方面,两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不良反应,但总体可控,且组间发生率间未见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可有效提高未受损异位妊娠的总治疗有效率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β-HCG水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包块异位妇科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