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

2019-08-15范晓娟杨文莉薛小卫

贵州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脓毒症病情血清

范晓娟 杨文莉 薛小卫

(1.华阴市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华阴 714200;2.宝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宝鸡 721000)

脓毒症进一步恶化会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率极高[1-2]。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给予对应干预以避免以避免病情继续恶化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指标,在诊断和鉴别脓毒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面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公认;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是当前国内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操作最简单有效、结果也较为客观的评分系统之一,能够帮助医生分析病情、判断预后[3]。为了能够为脓毒症患儿的病情早期诊断和预后研判提供更加有效的指标,本研究分析并探讨了血清PCT、PCIS与脓毒症患儿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指标对患儿预后判断的敏感性。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9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制定的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1.35±0.85)岁;重症肺部感染47例,颅内感染16例,感染性腹泻14例,泌尿系感染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与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标准[5]将其分为非危重组(n=24,PCIS评分81~100分)、危重组(n=36,PCIS评分71~80分)、极危重组(n=29,PCIS评分≤70分),三组患儿

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儿按照《儿科感染性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4]中的标准均给予规范治疗,根据治疗结局再分为存活组(n=62)和死亡组(n=27),两组患儿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24 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送实验室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清PCT、CRP、乳酸LA、血常规,血清PCT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所有操作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血清PCT<0.05 ng/mL为正常值;LA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LA为1.0~1.5 mmol/L为正常值;CRP和血常规则以常规方法检测。

2 结 果

2.1 不同病情患儿的实验室指标、PCIS、病死率比较 非危重组的血清PCT、CRP及PCIS显著低于危重组、极危重组(P<0.05),且危重组的血清PCT、CRP及PCIS低于极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危重组、非危重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情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指标、PCIS评分及病死率比较

2.2 不同结局患儿的实验室指标、PCIS比较 死亡组的血清PCT、LA及PCIS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结局患儿的实验室指标、PCIS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PCIS与血清PCT、CRP呈明显负相关(r=-0.612,-0.725,P均<0.05),但PCIS与WBC、N以及LA 3指标之间无相关性(r=0.10,0.152,0.295,P均>0.05)。

3 讨 论

脓毒症是重大外科手术、严重感染、休克以及严重创伤等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若治疗不科学、不及时,必然造成病情延误;随着病情的进展,脓毒症会进一步进展为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乃至MODS和MOF,临床死亡率会大幅度提升[6]。因此,临床上治疗脓毒症的关键点便在于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及时确诊和科学干预。

APACHE II评分以及临床检测WBC计数、血清CRP水平是既往临床上用于诊断儿童脓毒症并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种评价方法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如检测结果易受外界干扰、检测准确率较低等[7]这些均会在很大程度限制医生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准确性。血清CRP是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用于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当小儿急性感染时,CRP明显升高,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但除细菌感染外,部分病毒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都可引起CRP的升高。因而对细菌感染缺乏特异性,而且在感染后6~8 h开始升高,故不适宜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WBC计数也是临床上用于检测机体感染状态的常用指标之一,但由于白细胞的结果会受到生理状况、年龄、应激以及环境等诸多的影响,对脓毒症的诊断灵敏度不足,诊断的时效性会大打折扣,而且随着病情的恶化,其指标变化的警示意义不大[8]。在本研究中,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患儿的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该指标在脓毒症患儿诊断的局限性。单纯的PCT指标无法区分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所以,PCT应用于脓毒症早期诊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9]。PCIS是当前国内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操作最简单有效、结果也较为客观的评分系统之一,其在准确判断病情危重程度、预后死亡风险方面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了多次大规模临床验证[10-11]。PCIS与PCT联合用于脓毒症儿童的判断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一项研究[12]结果表明,成人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0.12 ng/mL时,其临床死亡率约为8%,如果一旦该指标超过这个数值,其临床死亡率便会迅速增加至19.9%。这表明PCT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有临床试验结果[13]显示,早期、合理、规范治疗脓毒症患儿能够快速降低患儿体内的PCT水平;同时,对于脓毒症患儿血清PCT的连续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其水平高低与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器官功能障碍情况、临床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这提示PCT是评价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良好生物标志。在本研究中,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的血清PCT、PC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越严重,相关指标变化越剧烈;同时,极危重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危重组、非危重组;另外,对于不同治疗结局患儿的指标比较后发现,死亡组的血清PCT、PCIS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些与上述报道一样,证实了PCT在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意义。而且,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PCIS与血清PCT呈明显负相关,即PCIS组越低PCT值越高,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是是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较好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血清PCT和PCIS均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PCT越高、PCIS越低,脓毒症患儿病情越严重,两者联合检测对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猜你喜欢

脓毒症病情血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