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结合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2019-08-15王东和

贵州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乌司引流术性肺炎

王东和

(秦皇岛市 第二医院普通外科,066600)

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常由局部发展累及全身器官及系统而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经皮腹腔穿刺引流充分引流胰周或腹腔积液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腹腔脏器功能损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1-2]。乌司他丁常用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重症脓毒血症等危重症治疗,近年来也有研究报道此药治疗AP有效[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6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以探究乌司他丁结合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SAP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SAP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中的SAP诊断标准;年龄>18岁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合并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及胰周脓肿者;合并严重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有明确本组药物禁忌症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发病超过72 h入院或入院24 h死亡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4)。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0例、22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7.77±12.90)岁,疾病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5.89±1.58)分。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5例、19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6.89±10.02)岁,疾病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5.57±1.27)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补液、解痉、镇痛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5]:使用CX50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公司生产),患者取平卧位,使用凸阵探头行腹腔积液探查,明确积液部位后选取积液最深处为穿刺点,予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穿刺点作长0.2~0.4 cm的切口,全程超声引导下置入穿刺针至积液部位,抽取积液后导丝引导下置入穿刺导管,确定位置正确后妥善固定引流管,外接封闭式引流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生产企业: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万单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34),20万单位药液溶于250 mL 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Q8h,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评估方法:治疗前、治疗10 d后均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一氧化氮(NO)、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水平。评估标准见相关文献[6-7]。观察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进程(发热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评估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血管内皮功能(NO、TXA2、PGI2)。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治疗进程对比 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进程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发生相关性肺炎14例、发生率34.15%,对照组发生25例、发生率56.82%,观察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82,P=0.029)。

2.4 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治疗10 d后,2组IL-6、IL-8、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注,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2.5 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治疗10 d后,2组NO、PGI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2组TX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注,与同期对照组对比,*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3 讨 论

SAP病程中炎性因子表达和免疫调节间相互作用复杂,仅通过调节某一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的表达来恢复炎症反应系统的平衡较为困难[8-10]。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酶抑制剂,能降低多种炎症介质的异常释放,或能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是已知促进SAP病情进展的机制之一[11]。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10 d后IL-6、IL-8、TNF-α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这说明乌司他丁与腹腔穿刺引流术联合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控制SAP患者机体炎性反应。腹腔穿刺引流既可缓解因积液引起的腹腔高压、减轻腹胀,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又可快速排出腹腔内含炎性介质的渗液,减少机体毒素吸收,保护炎症介质对机体的损害。而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蛋白酶和脂酶的活性,在腹腔穿刺引流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有利于减少胰腺的自身消化,同时乌司他丁也可抑制上述各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减轻炎性介质对组织的损害程度[12]。故联合治疗方案综合作用于机体,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说明乌司他丁联合腹腔穿刺引流术能促进病理症状缓解,对加速患者恢复进程起积极作用。AP相关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相关研究显示其发生率可高达65%,严重者可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AP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关性肺炎低于对照组。SAP发生时血液流变学异常易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内皮细胞凋亡与肺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相关,这也是造成SAP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机之一[14]。PGI2、TXA2既与SAP患者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有关,又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15]。本组数据显示,观察组NO、PGI2、TXA2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乌司他丁具有改善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出现这种情况,考虑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方案对SAP患者炎性介质控制、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及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的降低均有关。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结合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SAP疗效良好,能更好地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疾病症状缓解,并可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猜你喜欢

乌司引流术性肺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