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 羊 精 料 补 充 料 饲 用 价 值 的 研 究

2019-08-15管震宇范恒功张小敢

饲料工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补料粗蛋白质湖羊

周 明 管震宇 范恒功 张小敢

(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2.马鞍山市金农牧业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38191)

近些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发展较快,如2010~2014 年,我国羊存栏量分别为28 087.89、28 235.78、28 504.13、29 036.26 万头和30 314.93 万头[1],但目前肉羊的饲养水平在不同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2],如有啥喂啥,遵循饲养标准的意识较淡薄,未能将相关的先进技术较好地应用到肉羊的饲料生产中。湖羊是我国特有的羊种,为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浙江嘉兴和太湖等地区[3]。通过笔者调研和对羊营养状况实测发现,一些羊场的湖羊等羊群身体较瘦,体况较差,日粮组成不够合理,不同程度地缺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E、钴等养分。用于湖羊等羊群的饲草、饲料较单一,主要以玉米青贮料、秸秆为主,青饲料、干草的用量有限;精料补充料(以下简称精补料)的用量偏少,且其营养组成不够合理。鉴于此,本试验针对这些羊场的羊群营养状况,研制了生长育肥湖羊的精补料,并通过饲养试验和套测内源指示剂法[4]消化试验,研究了其饲用价值。现将其试验结果汇报如下,旨在为湖羊精补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某规模羊场,选取体重约22 kg的生长育肥湖羊120只(60♂+60♀),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只(30♂+30♀),每组设4 个重复(4 个羊床),每个重复(羊床)15 只湖羊。对湖羊的试验处理方法为:对照组湖羊日粮:大体积性饲料+羊场精补料;试验组湖羊日粮:大体积性饲料(同对照组)+本试验研制的精补料。大体积性饲料和两种精补料的原料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与表2。

表1 大体积性饲料中原料组成与营养水平

消化能(DE,kJ/kg 干物质)=GE(kJ/kg 干物质)×[91.78-1.77×CF(粗纤维,%)]/100[5]

代谢能ME(kJ/kg 干物质)=DE(kJ/kg 干物质)×0.82[6]

大体积性饲料的成本为341.2 元/t。对照组精补料的成本为2 622.87 元/t;试验组精补料的成本为2 643.99 元/吨。饲养试验周期为60 d。用套测内源指示剂(酸不溶灰分)法[4]测定日粮养分消化率,消化试验期为7 d。养分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C——消化率(%);

A1——日粮中酸不溶灰分含量(%);

F1——日粮中养分含量(%);

F2——粪中养分含量(%);

A2——粪中酸不溶灰分含量(%)。

1.2 饲养管理

对湖羊的饲养管理方法如下:羊床边壁设有自动饮水设备和饲料槽;预试验开始前,对羊舍、羊床、饮水槽和饲料槽等清洗和消毒;在预试期,统计湖羊的采食量,将其作为正式试验期投料量的依据;正式试验期开始后,每天早晨7:30分,投喂精补料1次,接着在上午9:00和下午3:00给每个重复(羊床)的湖羊投喂青贮玉米、花生秧、豆腐渣、洋葱皮等大体积性饲料各1次;各组湖羊可自由采食,随意饮水;每天称量记录每个重复湖羊的投料量和剩料量,计算其实际采食量。每天清理、打扫羊舍,并仔细观察各组湖羊的健康状况。

表2 两组精补料成分含量

1.3 观测指标

1.3.1 观察湖羊健康状况,如湖羊的体况、发病情况等。

1.3.2 测定每只湖羊的日均精补料和大体积性饲料的采食量。

1.3.3 在饲养试验期初和期末,称取每只湖羊的体重,计算湖羊的只均日增重。

1.3.4 测定两组日粮样中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氨基酸(AA)、粗纤维(CF)、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FE)、总能(GE)、消化能(DE)、粗灰分(Ash)、钙、磷、钠、钾、镁、铁、铜、锰、锌、硒等的含量。

1.3.5 在饲养试验期内,套做消化试验,即从第5 周起,每天取每个重复无污染新鲜粪样约100 g(将塑料布置于羊床下接粪),连续采粪样7 d,用内源指示剂法(酸不溶灰分)[4]测定湖羊对日粮无氮浸出物(NFE)、粗纤维(CF)、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钙和磷的消化率。

1.3.6 在每个重复(羊床)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只湖羊,每组8只湖羊,共16只湖羊,对每只湖羊空腹颈静脉采取约15 ml血样,分离血清,冻存。测定血清中总蛋白质(TP)、葡萄糖(Glucose)、尿素氮(UN)、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Ca、P、Na、K、Mg、Fe、Cu、Mn、Zn 含量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

1.3.7 测算湖羊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

1.4 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对测定的数据,应用SPSS22.0 软件One-Way ANOVA 分析方法进行T 检验,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试验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羊的健康状况

在饲养试验期间,发现对照组湖羊的体况较差,其中有1 只湖羊发生腹泻,3 d 后恢复正常。试验组湖羊的体况、健康状况都良好。

2.2 湖羊的生长性能(见表3)

由表3 可知,两组湖羊的始重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湖羊的末重、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湖羊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37.95%。

2.3 湖羊的采食量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湖羊的日采食量及养分摄入量

由表4可知,试验组湖羊对精补料、干物质、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质、钙、磷的只均日摄入量都不同程度地多于对照组湖羊,但对大体积性饲料的只均日摄入量少于对照组湖羊。

2.4 湖羊对日粮主要养分的消化率(见表5)

表5 湖羊对日粮主要养分的消化率(%)

从表5 中可看出,试验组湖羊对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5.10%(P<0.01)、5.38%(P<0.05)、5.83%(P<0.05)和3.07%(P<0.05)。但是,两组湖羊对钙、磷的消化率无显著的差异(P>0.05)。

2.5 湖羊的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见表6)

由表6 可知,试验组湖羊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提高15.06%;试验组湖羊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降低37.53%;试验组湖羊血清总蛋白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湖羊其余血清生化参数与对照组湖羊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6 湖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值

2.6 湖羊的增重饲料成本测算结果(见表7)

表7 湖羊的增重饲料成本测算

由表7可知,试验组湖羊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为10.49 元/kg,较对照组湖羊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13.04元/kg)降低2.55元,降低幅度为19.56%。

应该强调的是,本次饲养试验测得的羊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虽然降低了19.56%,但并不是指养羊的经济效益就很好了,只能证明:在肉羊目前的养殖水平上,经济效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羊场,不能要求羊的日粮组成模式相同。应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制定并执行年度饲料供应计划,充分利用大体积性饲料,在此基础上,研制并补充适量的精补料。只有这样,养羊的经济效益乃至综合效益才可能较为理想。

3 讨论

营养是影响湖羊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湖羊的日粮由青饲料、青贮饲料、多汁饲料和粗饲料(如干草、秸秆)等所谓的大体积性饲料和精补料构成。舍饲羊所需的养分完全由日粮提供。一般来说,某个羊场在一定的时间段,羊采食的大体积性饲料组成是相对不变的。羊尚缺的养分依靠精补料提供。本试验针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某规模羊场湖羊的营养状况和大体积性饲料的组成,研制了精补料,并通过饲养试验和套测内源指示剂法[4]消化试验,研究了其饲用价值。

3.1 精补料对湖羊采食量及养分摄入量的影响

试验组湖羊对精补料的采食量(593.33 g)极显著地多于对照组(503.91 g)。其原因可能是本试验研制的精补料的适口性好于羊场的精补料。但是,试验组湖羊对大体积性饲料的采食量(1.94 kg)显著地少于对照组(2.01 kg)。这可能是动物采食量内在性调控系统[7]负反馈调控的结果。试验组湖羊对干物质、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磷的日摄入量都不同程度地多于对照组,这可能是试验组湖羊对精补料采食量较多的缘故。对照组湖羊和试验组湖羊对干物质、消化能、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日摄入量都基本符合NY/816—2004 相应体重阶段及增重性能的肉羊饲养标准的推荐量。但是,两组湖羊对钙和磷的日摄入量超过了NY/816—2004 肉羊饲养标准的推荐量。

通过换算,本试验的对照组组日粮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6.30%,含消化能12.86 MJ/kg,含代谢能10.55 MJ/kg。以风干日粮含干物质86%计,对照组日粮含粗蛋白质14.06%,含消化能11.06 MJ/kg,含代谢能9.07 MJ/kg。试验组日粮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为16.87%,含消化能13.05 MJ/kg,含代谢能10.70 MJ/kg。以风干日粮含干物质86% 计,试验组日粮含粗蛋白质14.51%,含消化能11.22 MJ/kg,含代谢能9.20 MJ/kg。

一些学者试验测定了羊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巩峰等(2013)[8]测定了杜泊羊生长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结果表明,日粮高(14.18%)、中(12.27%)和低(9.79%)三种粗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杜泊羊的只均日增重有显著的差异(P<0.05):高粗蛋白质组最高,为222.31 g /d;其次为中粗蛋白质组,为186.57 g/d;低粗蛋白质组最小,为121.43 g/d。每增重1 g,公羊对粗蛋白质的需要量为0.44 g,母羊为0.42 g。本试验的两组日粮含粗蛋白质为14.02%(对照组)和14.51%(试验组)。因此,本试验的两组羊对粗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巩峰等(2013)[8]的测定量(14.18%)一致。王文道(2017)[9]给哺乳母羊饲喂粗蛋白质水平16%的日粮,效果最好,即30 日龄羔羊断奶重较对照组提高0.61 kg(P<0.05)。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高于本试验的日粮粗蛋白水平,乃是不同生产类型所致。

赵敏孟等(2013)[10]试验研究了杜泊羊生长期能量的代谢规律和需要量,认为生长期杜泊羊日粮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0.66 MJ/kg(风干基础)。此推测值略低于本试验湖羊日粮的消化能水平[(对照组)11.06~(试验组)11.22 MJ/kg]。聂海涛等(2012)[11]试验测定了20~35 kg 杜泊羊和湖羊杂交一代公羊的能量需要量。结果是每千克代谢体重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68.16 kJ。日增重300 g 的公羊生长净能需要量为2.58~5.42 MJ/d。通过换算后,其测定值[11]和本试验羊的能量摄入量相近,但高于巩峰等(2013)的测定值[12]。巩峰等(2013)[12]报道,崂山奶山羊公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0.00 MJ/kg。

3.2 精补料对湖羊增重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本试验中,试验组湖羊较对照组湖羊平均日增重提高37.95%(P<0.01)。其主要原因可能是:(1)试验组羊对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的摄入量分别高于对照组羊5.98% 和7.83%。羊增重的主要成分是体蛋白和体脂。试验组羊对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摄入量都多于对照组羊,因而增重提高。张振伟等(2013)[13]用宁夏中卫山羊羯羊的育肥试验证明,在日粮蛋白质相同水平的条件下,随着日粮能量水平提高,该试验羊的日增重速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张兆琴等(2010)[14]经试验研究发现,日粮在16%、17%、18%蛋白质水平下,羊的日增重随着日粮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当日粮蛋白质水平升到23%时,日增重又下降。(2)试验组精补料的营养组成更为合理:①试验组精补料的总氨基酸含量(15.27%,参见表2)多于对照组(11.52%),重要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都比对照组精补料的多。虽然,羊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多种氨基酸如必需氨基酸[7],但要耗能耗含氮原料和经历时间,而且瘤胃微生物合成必需氨基酸的能力也有限;②试验组精补料锌含量(170 mg/kg)较多,弥补了整体日粮中锌可能不足的缺陷。锌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15]。锌在湖羊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锌是多种酶的组分或是酶的激活剂,参与蛋白质及氨基酸、核酸、脂类、糖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等物质的代谢,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免疫和生殖机能、稳定生物膜等[16];③富含维生素,尤其是充裕的维生素E和较多的B族维生素。同样的,羊瘤胃微生物能合成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7],但要消耗养分和经历时间,而且瘤胃微生物合成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的能力也有限。(3)试验组湖羊日粮精补料与粗料的 比 例[(593.33×87.92%)∶(1 940.00×29.81%)≈0.90∶1]大于对照组湖羊日粮精补料与粗料的比例[(503.91×90.01%)∶(2 010.00×29.81%)≈0.76∶1],试验组日粮较易于被消化(参见表5),且试验组湖羊健康状况较好,因此试验组湖羊增重性能较高。

本试验中,试验组湖羊对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5.10%(P<0.01)、5.38%(P<0.05)、5.83%(P<0.05)和3.07%(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试验组日粮中精补料的比例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日粮较易于被消化(上已述及)。

3.3 精补料对湖羊(增重)饲料成本的影响

应用本试验研制的精补料,不仅能极显著地促进湖羊生长,而且可较大幅度地节约增重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表7 中可看出,试验组湖羊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10.49 元/kg)较对照组(13.04 元/kg)降低19.56%,湖羊每千克增重净节约饲料成本2.55 元人民币。付凤生等(2004)[17]曾使用精补料,能使小尾寒羊日增重加快,较对照组提高23.22%,并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较对照组提高18.25%。赵彦光等(2013)[18]试验研究证明,补饲精饲料,能提高云南半细毛羊的日增重和经济效益。其试验结果与本试验的结果相似,但所用的羊品种不同和效果大小有异。

3.4 精补料对湖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糖浓度可反映动物的能量营养状况。表6 显示,试验组湖羊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提高15.06%。其原因之一是,试验组湖羊对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高于对照组5.10%(P<0.01)。原因之二是,试验组羊对消化能的日摄入量(14.35 MJ)多于对照组羊(13.54 MJ)。也可能是这一原因,试验组羊体蛋白的沉积较快,所以试验组羊血清总蛋白含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郑家三等(2011)[19]试验研究发现,随着日粮能量水平提高,奶牛血糖增加。巩峰等(2013)[12]对育肥期奶山羊的试验研究也发现,日粮能量水平可显著影响其血糖含量。

从表6中可看出,试验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原因很可能是本试验研制的精补料中维生素E和锌充裕或较多,维生素E[5]和锌[16,20]对细胞膜等生物膜有保护作用,心脏、肝脏等脏器细胞内的谷草转氨酶溢出到胞外的量少,所以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低。

试验组湖羊其余血清生化参数如血清尿素氮、甘油三脂、总胆固醇、Ca、P、Na、K、Mg、Fe、Cu、Mn、Zn 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虽与对照组湖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均不显著(P>0.05)。

4 结论

从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的结果看,本试验研制的精补料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较高。换言之,研制的精补料优于羊场精补料。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为湖羊精补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近些年来,鉴于养殖业生物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压力增大,我国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始重新考量养殖业的发展模式,包括布局、动物结构、规模、养殖方式和产业链长等。为此,这里提出浅显的想法,仅供参考。首先,应从生物安全(如杜绝疫病传播等)和各地区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等方面,探求养殖业的合理布局。其次,根据饲料、饲草资源,确定各地区养殖动物的种类。第三,基于当地饲料资源的存量和消纳动物粪污的潜力,求解个体养殖单位的适度规模。应该说,种养结合是解决养殖业环保问题的最好方法。养殖规模和种植面积保持合适的比例,是将动物的粪污(作为肥料)绿色增值转化的首选途径。第四,制定日粮配方时,宜选用最大效益配方技术,即以安全环保、动物生产性能(量和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确定动物的日粮组成。

猜你喜欢

补料粗蛋白质湖羊
榆林湖羊养殖技术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湖羊产羔数存在近交衰退
冷补料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