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老柴烧工艺的质感之美和实用之益

2019-08-15吴伟华

天工 2019年7期
关键词:烧窑柴烧茶汤

文 吴伟华

柴烧是烧窑者对壶的心的感受,每一次都是一种心的修炼,火焰在奔腾流转的时候,烧窑者感受着窑气息的流转和温度的变化,沉睡经年的紫砂泥被唤醒,和火与木灰完美融合,产生窑变时在紫砂器具上留下火痕、灰釉等独特的元素,形成各种让人难以想象的色泽与花纹,质朴、浑厚,带给人一种重回本源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犹如“浴火重生”,令人赞叹。

《柴烧壶》

一、工艺之难

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着热气流而飘散。当温度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熔融,木灰中的铁与陶胚上的铁形成的釉呈现不同的色彩,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坯体上产生的落灰釉颜色会因烧窑的薪柴不同、落灰的多寡、烧窑时间长短、温度高低、摆放位置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火痕与釉色。所以柴烧无法烧出两个同样色泽的物品。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是多次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不是靠运气。土质和土胎的配方是决定作品好坏的关键,柴烧的锤炼中,土胎与火交融,经过火炬及火痕引出红榴、黑榴、胡麻、闪金、闪银等颜色,甚至一件作品呈现七彩色泽,在温和的火候配合之下,表面亦能呈现斑驳点状的特殊效果。烧成的陶瓷产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

柴烧工艺薪柴的消耗量大(一立方米约需二三吨柴,视烧窑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投柴加火也需极大的体力与耐力,这些都是造成柴烧作品成本较高的原因。因为陶坯不需施釉,而是让木灰自然地飘落,故每一件陶坯都会有厚薄不均的釉面,或是留下火焰熏烧的痕迹,或者沾染厚厚的、粗糙的、似熔未熔的灰釉等粗犷的质感。由于柴烧控制相对困难,烧窑的时间往往需要两三天以上,此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种类、气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也会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若温度达到1230℃以上时,则木灰对窑体本身会产生侵蚀效果,会使窑具寿命受到影响,所以对陶艺创作者来说无疑是项体力与耐力挑战。

二、成品之功效

柴烧器具不仅拥有粗犷自然的质感和绚丽夺目的外观,还因烧制过程没有任何化学成分,温度高,时间长,具有远红外线能量,经过火焰的氧化和还原,使得器皿有软水、柔水的作用,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茶汤的质感。之所以拥有这种效果,是因为柴烧烧制时的温度已经达到瓷化的程度,再加上有岩矿土的成分,陶土的碱性也让它穿上了自然健康养生的外衣。

柴烧茶具好处最突出的就是对茶叶的香气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激发出茶汤的品质和香气。此外,柴烧茶具作为一种优秀的工夫茶具,还给人一种古朴、纯真的回归自然之感。

最适合的柴烧茶具的茶叶是武夷岩茶,此外还有白茶、红茶、黑茶等。武夷岩茶具有岩石的韵味,虽然同属乌龙茶,但它的味道霸道而浓烈,茶汤色泽浓厚,对柴烧茶具的吸附具有天然的抵御功能,并能与之相结合,使原本偏硬偏浓的茶汤趋于软化,更加温润顺口。此外,柴烧茶具的吸附功能还能存储岩茶的茶香,平时就算没泡茶,也能品味茶具上缭绕的茶香。

柴烧之物,半是人为,半是天赐,都是最珍贵的遇见。

猜你喜欢

烧窑柴烧茶汤
驼背伍烧窑
由捷径追寻古拙之美——探索创新性柴烧新思路
最后的砖窑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最后的砖窑
柴烧志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一字蚀骨
如果你还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