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阴道分娩产妇的影响

2019-08-15胡小秋王丽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评量肌张力生物反馈

胡小秋,王丽君,郑 琴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妇产科,浙江 台州 31805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会导致产妇出现性功能障碍和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症状,从而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痛苦[1]。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核心手段是对产妇采取盆底肌锻炼,通过加强产妇肛部肌群和阴道收缩放松训练来恢复产妇的盆底肌张力,但是由于该方法动作单调且不具有固定的练习模式,因此患者多数不能按要求坚持训练,最终难以发挥理想的作用[2-3]。为分析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性功能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我院选取167例阴道分娩产妇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67例接受阴道试分娩产妇,所有产妇年龄均处于25~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82±2.38)岁;所有产妇孕周均处于37~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40.82±1.09)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其中试验组产妇84例,对照组产妇83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产妇,并且经产前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存在,胎儿均足月分娩;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的产妇;排除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的产妇。

1.3 研究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单纯盆底肌锻炼,每隔1天进行1~3次,每次持续15~30分钟,以4~6周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产妇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每周治疗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10~12次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和产后4个月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盆底肌张力测试等级、尿失禁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和产后4个月时的盆底肌张力

产后1个月时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等级分布并无明显差异(Z=0.08,P>0.05),在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等级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Z=4.19,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和产后4个月时的盆底肌张力[n(%)]

2.2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个月和产后4个月时的性功能量表评分

根据我院对167例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后2个月时两组产妇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个月和产后4个月时的性功能量表评分(分,

2.3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和产后4个月时的不良情绪评分

根据我院对167例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后1个月时两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见表3。

指标对照组(n=83)试验组(n=84)tP抑郁自评量表 产后1个月59.39±6.4459.33±6.930.060.95 产后4个月46.55±5.9640.93±5.446.37<0.01t13.3319.14P<0.01<0.01焦虑自评量表 产后1个月62.39±7.5562.45±7.090.050.96 产后4个月49.58±5.8343.29±5.487.18<0.01t12.2419.60P<0.01<0.01

2.4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根据我院对167例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产后4个月内试验组产妇并未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而对照组产妇中则有3例(3.614%)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

3讨论

3.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状况

临床上导致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妊娠和分娩,其中妊娠期产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其盆底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的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出现重力支撑能力大大下降,并且由于胎儿在妊娠期间逐渐增大,使得孕妇的盆底肌压力大大增加,其肌张力也会随之逐渐降低[4-5]。此外,由于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手术和产道扩张等多种原因,在产妇进行阴道试分娩时,胎儿的先露部分会对产妇的盆底产生持续性的挤压,从而导致其盆底组织承受张力大大增加,使得产妇盆底肌肉损伤也随之加重,最终导致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6-8]。而盆底功能障碍又会使得产妇出现性功能障碍和压力性尿失禁,长时间的性功能障碍不仅仅会影响夫妻双方的感情,还会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使其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影响产妇康复[9-10]。虽然临床上公认的预防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关键是在其早期采取盆底功能训练和被动康复治疗,但是临床上超过30%的产妇都不能有效识别盆底肌,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盆底肌收缩锻炼[11-12]。

3.2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性功能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报道,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其中生物反馈有助于产妇对正确的锻炼方法加以掌握,具有无痛苦、无创伤以及目的明确的优势,而电刺激疗法则能够有效唤醒产妇的会阴部神经,在增强其反应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尿道括约肌的关闭功能,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13]。在本次研究中,在产后1个月时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等级分布并无明显差异,在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等级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由此提示了对阴道分娩产妇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张力情况。此外,产后2个月时两组产妇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并无明显差异;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1个月时两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4-15]。在产后4个月内试验组产妇并未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而对照组产妇中则有7例(8.43%)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但是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阴道分娩产妇的性功能状况,并且大大缓解其不良情绪,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阴道分娩产妇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产后盆底肌张力和性功能状况,大大缓解了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并且在缓解和消除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评量肌张力生物反馈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探讨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