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和对策

2019-08-14王军涛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6期
关键词:对策

王军涛

摘    要:根据2010年至2016年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明显下滑,体质状况令人担忧,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的重视,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如何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青年少;体制下降;原因;对策

1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1.1  社会因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极大丰富,为人们健康地生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物质条件与健康的关系,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为健康服务,有的甚至起了某些负面影响。就大学生而言,第一,许多学生养成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习惯,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营养过剩或营养结构不合理,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第二,交通工具的普及给大学生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出门骑车的少了,步行的机会更少。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青少年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学生周末、假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活动量大大减少,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不喜欢将室外的体育活动却迷恋手机游戏,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质。

1.2  学校因素

教育评价体系单一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以考试为主,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反映了现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成长所起到的负面作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各阶段的教育具有导向性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目前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着重文化成绩、轻体质健康的现象。繁重的学习任务是造成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为高考“十年寒窗”,令大部分学子放弃了应有的锻炼时间,即便进入大学,课业任务繁重,也是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学习、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锻炼时间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所充斥,各种补习班、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产生巨大的冲击,他们宁愿牺牲体育锻炼时间,被动压制自己对体育锻炼的渴望。另外,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间接原因,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自身又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没有及时充电,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教学简单化,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的体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却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此外,体育课程内容、考评方式等也是引起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浓,不愿上体育课,不想参加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似乎忘记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与根本任务——增强体质与增进健康。

1.3  家长和学生自身原因

不同的家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却存有许多共性特征,其中有许多特征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例如,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得懒惰脆弱、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家长望子成龙,课余时间送孩子进各种补习班,不愿把时间花在体育活动上;与学校教师联手监督孩子学习,不管孩子课时负担有多繁重,都要不折不扣地令其如期完成,甚至有时还会额外加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活动与睡眠时间,有损他们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正值人生最有活力的阶段,他们正当年、充满活力。旺盛的生命力使他们很少生病或患病后很快就痊愈,很少有经受疾患折磨的体验。他们连续熬夜照样精力充沛,他们感到不需要锻炼身体也一样健康,当然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是他们来自生活的真实体验。但这样的身体状态也具有某种欺骗性,即来自身体方面的盲目自信,使学生不重视身体健康的变化,甚至由于精力旺盛而产生更多的行为风险。处于生命旺盛阶段的学生,有更多生活乐趣的追求,体育锻炼的需求暂时来不及考虑,锻炼根本不重要,体育活动的时间统统让位于其他的需求。没有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对于疾病的认知,很难产生重视体质健康、参与锻炼的动力。

2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2.1  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开展健康教育课,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身体的亚健康,要改掉恶习,生活要有规律,使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掌握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抓住风雨课的机会,加强体育理论学习,给学生讲解常见的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简单常用的技战术,引导学生如何欣赏体育比赛,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奠定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思想,为提高就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劳动效率,延长工作、生活寿命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酗酒、迷恋网络、起居无规律、暴饮暴食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体育健身的意识,以积极向上的体育健身行为取代放纵、盲从的不良习惯。应使学生逐渐形成体育健身的习惯,使之充分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改善其体制现状。

2.2  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课改革

不断深化體育教育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水平;增加学校和社会对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投入,尤其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学校更要重视学生的体质锻炼,也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要把评“三好学生”及其它先进的标准落到实处,而不是说的时候体育很重要,评的时候体育不需要;教师自身业务能力要不断地提高,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协调师生关系。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保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途径。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的新理念,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认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体育课要回归体育教学之本,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实现完整的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结束语

总之,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看似影响的是个体,实则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这需要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财力的支持下,在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才会使这些肩负祖国建设使命的学生们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祖国的未来, 为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加油!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