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2019-08-14沈燕萍胡乐年

读天下 2019年20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高中体育心理健康

沈燕萍 胡乐年

摘 要: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捷,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也趋于完善,已经从初期的身体健康,提升为身心综合健康。由于快节奏社会,生活学习所要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心理健康得不到有效培养,隐患堪忧。主要表现在:自信心的缺失、自制力越发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要想改善人体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就是一十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体育;心理健康;身心健康

一、 新时代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认定标准,主要从九个方面来体现

1. 个人是否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

2. 个人对自我的了解,能否客观评价自我;

3. 制定的生活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4. 能否做到不脱离现实环境;

5. 能否保持人格的完整;

6. 能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7. 能否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与成长;

8. 能否用合理适度的方式发泄、控制情绪;

9. 能否在不违背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发挥自我各自、满足个人需求。

从这九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在进步,生活质量也在提高,但同样也会产生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与压力,潜意识的心理健康认知,从实际标准来看要更为复杂和科学。所以说,心理健康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浅显的表面文章。

二、 从体育教学观的树立入手,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以往传统教学理念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质上的培养,体育老师关注的是学生运动技巧的掌握,运动技能的训练,很少关注学生们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变化,更不会在意学生们有没有兴趣进行这些体育活动的开展,只是按照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老师没能及时发觉。更不会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一套内容适用所有学生,当然老师所谓的实用,对也很多学生来说就是对他们个体的不重视,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产生心理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再加上评价方式的不健全,整个教学过程古板单一。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更别谈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面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我们高中体育教学从业者,应该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意识到新时期的教学观念改变。

第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有足够的重视,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身心协同发展为目标。进行体育锻炼时,老师要注重学生心态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调整好学习态度,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们能够树立起自信心,勇于战胜自我,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学生能敢与拼搏,坚持努力锻炼的好习惯,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健康发展的目标。

第二,对整体的关注度。许多时候体育老师不仅要强化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更应该重视普通学生的体育培养。体育锻炼没有高低贵贱,也不应该存在区别对待,老师要对每个学生持有同等的态度,能够通过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调整教学模式,运用分层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满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一大前提下,再追求学生的体育技巧。

三、 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高中学生为不例外。能否得到老师的关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可,若是老师能够满足学生们心理上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动能。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尝试,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掌握技巧,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尤其是那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应给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不是放任自流。老师每一次的关注,都会逐渐在学生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动能,久而久之学生们自然能从困境中走出,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没有永远的强,只有不自强的弱,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无外乎你有没有摆正心态为了目标而努力。尤其对能力差的学生这种观点最为有用,若是能够培养学生们持之以恒爱运动的好习惯,他们同样也能摆正学习的心態,兴趣的体现一定程度上是与自信心挂钩的,若是自信心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自然会被调动起来,最终目的是向着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大步向前。

第二,老师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体育锻炼本应该是用来锻炼体质,愉悦心灵放松自我的过程。但许多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身体能力较弱,每次参加体育锻炼都觉得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这类问题学生,老师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沟通,要了解他们内心中的真实想法,从他喜欢的运动项目或者话题入手,一步步扫除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甚至是老师亲自与其一同锻炼,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与老师成为可以交流的伙伴,一起锻炼共同进步,超越自我,突破极限。

四、 多种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堂,释放学生应试压力

高中学生都无法逃脱的压力就是高考,由于学科繁多,学习任务量大,尤其是在一些不擅长的科目上花费大把精力,同时也搞得没有留给自己一丝休息机会,长此以往心中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等厌烦学习的情绪。体育老师要有意识承担起释放学生压力的重任,通过开展一些竞技比赛,让学生们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得到一些精神与心理上的放松,并且还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运动项目喜好投票,选取排名前三的项目设计比赛,因为是学生们自愿选择的项目,所以兴趣这一大前提得到满足,老师再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积极融入体育活动当中,缓解脑力劳动的疲劳。一些不愿意参赛的学生可以为他们欢呼喝彩,也可以成立啦啦队加油助威,还可以让一些不愿意参赛又不愿意欢呼的同学制作比赛的一些奖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让他们在不同类型的运动中释放自我的压力,身体得到锻炼,心理得到满足,脑力得到修整,压力得到释放。

五、 总结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心理问题容易出现,所以我们体育老师要多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老师要用同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重点关注开导问题学生群体,最终达到共同进步、身心全方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江河.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2017(3).

[2]王霞.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有效方略[J].考试周刊,2018(5).

作者简介:

沈燕萍,胡乐年,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高中体育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