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管理概况

2019-08-14李清坤吕瑞学

山东化工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电器资质电子产品

李清坤,吕瑞学

(山东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心,山东 济南 250117)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下简称废电器)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1],根据山东省家电协会估算,至2017年山东省全年废电器报废量达到1000万台,且增长趋势明显。废电器的有效回收利用,能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但大量废电器若处置利用不当,除了会对人体带来伤害外,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3-4]。统计数据显示,约20%~30%的废电器直接被消费者随生活垃圾丢弃;60%~70%的废电器被小商贩以高价收走,转卖给维修商进行翻修处理后,流入农村低收入用户和城市短期房屋租赁等二手市场;当这部分废电器无法继续使用时,大部分通过商贩送往回收拆解企业或者小作坊进行拆解回收贵金属、塑料等。为防止废电器流入不法企业、作坊进行拆解,鼓励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规范拆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国务院2011年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2年7月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废电器的回收、拆解和再制造提供了法律保障,对取得拆解资质和国家补贴资质的废电器拆解处理企业实行基金补贴政策[5]。按照国家发改委、原环保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当前纳入国家基金补贴的废电器共有14类。自“处理基金办法”实施以来,全国共有 21 个省、4个直辖市和 4 个自治区的 109 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纳入到基金补贴范围,年处理能力达到 1.4亿台[6]。

1 概况

根据《山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山东省建成并取得国家废电器处理基金补贴资质的废电器拆解企业有4家,分别为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因故停产)、烟台鑫广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烟台中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截止2018年底,全省各类废电器年处置能力为731.05万台,2013-2018年共拆解“四机一脑”废电器22875369台(套),应获国家基金补贴15多亿元。

2013~2018年度山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见表1。

2013~2018年度山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表

2 相关机制建立情况

2.1 编制实施了《山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山东省在2015年前建成5处废电器拆解处理企业,形成年处理1200万台废电器的规模。现已基本完成,各类废电器拆解处理能力1061.05万台(青岛新天地年处理能力180万台,现因故停产;寿光德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已建成,尚未取得国家基金补贴资质,年废电器处理能力150万台)。同时建成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形成2.6万t/a的废电路板处理规模,废电器从回收、拆解、拆解产物处理等环节基本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2.2 建立了完善的废电器基金补贴审核制度

省环保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监管工作方案》,建立了“分级管理、交叉监督、逐级审核、资质退出”4项监管运行机制,明确了省环保厅组织协调、市环保局主要负责、县环保局重点监管的工作职责,建立了“现场检查、视频检查、定期监测、危废管理、整改报告和信息公开”6项管理制度,提出了5项保障措施和要求。同时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12]110号),招标聘请第三方审核机构对各拆解处理企业进行独立审核。各项监管机制、制度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处理企业的规范作业。

2.3 建立了废电器拆解环境监管制度

为促进处理企业规范化拆解处置,制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环境监管工作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分别每季度、每月、半月至少现场检查1次,通过现场、视频、信息系统等多种手段,对处理企业各环节规范化拆解操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扣减意见,督促处理企业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废电器处理的各项规定。由省环保厅出资建设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各拆解处理企业日常作业的实时视频监控。

3 存在问题

3.1 废电器处置能力不足

根据《山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十二五”发展规划》,全省规划建设6家废电器处理企业,现只有3家正常运行,主要从事原《目录》规定的“四机一脑”5类废电器回收拆解处理,而新《目录》新增9类废电器的处理能力亟待加强。

3.2 拆解企业面临压力较大

因废电器回收价格不断走高,拆解产物价格波动较大,企业环保投入不断加大,在没有国家基金补贴的情况下,各废电器拆解处理企业很难获得利润,尤其是2015、2016年拆解产物价格过低时,企业更是举步维艰。但国家补贴基金由于入不敷出,导致发放不及时,至2018年底,补贴基金只发放到2016年第2季度,2016第3季度至2018年企业应获得的6亿多元补贴基金未发放,企业财务成本高企,运转困难,无法全负荷运行,无资金投入设备更新改造等,目前3家企业中有2家长期在低位运行,处在保资质的尴尬境地。

3.3 废电器回收体系不健全

目前,各拆解企业废电器回收渠道主要有3条,一是通过中间商回收社会源的废电器;二是自建回收网络;三是收集机关、企事业单位批量报废的电器。由于省内3家企业都未建立完善的回收网,且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回收的废电器很少,当前各拆解企业主要还是从中间商手中收购废电器,导致收购价格较高。

3.4 废电器产生底数不明确

随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的实施,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废电器由原来的5类增加到14类,未进行相关调查摸底,《目录》内电器的保有量不清,各类废电器的年产生量不清。

3.5 废电器环境监管存在风险

因废电器从最基层的个体收购人到大的中间商,再到各拆解企业,中间环节过多,导致废电器流通路径很难管控,且因拆解废电器技术含量低,在无环保投入情况下,获利丰厚,受利益驱使,部分废电器最终会流入一些无资质企业或者小作坊进行拆解,但监管部门缺乏有效手段进行监管,废电器非法拆解对环境安全的威胁不断加大。

4 相关对策

4.1 着力提升处置废电器处置能力

鼓励获得国家基金补贴资质的3家企业建设除“四机一脑”以外9类废电器拆解处理设施,形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内所有品类拆解能力。推进寿光德隆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建设进度,2019年底前正式投产,尽快取得国家基金补贴资质。

4.2 完善基金补贴政策

一是推进落实生产者责任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基本制度,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工作,强化对生产者的刚性约束,改善基金征缴、征收标准调整等工作。二是加快研究制定除“四机一脑”外其他9类废电器的基金征收、拆解规范、补贴标准等制度。

4.3 鼓励企业延伸废电器拆解产业链

目前省内各拆解企业只是单纯的将各类废电器拆解分拣,下游产业链延伸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应鼓励各拆解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及自身能力在塑料深加工、荧光粉综合利用及线路板贵金属提取等方面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补贴基金的依赖。

4.4 加强废电器回收体系建设

一是废电器拆解企业建立、完善回收网络,建设基层回收站点,减少废电器中间流通环节。二是鼓励家电生产者、销售者通过“以旧换新”等手段有效回收社会源废电器,并严格管控废电器流向,确保所回收废电器都能交到有资质拆解企业进行处理。三是探索利用“互联网+回收”模式,将消 费者、生产企业、回收处理企业、平台构建者、政府等相关主体紧密链接,建立起多方利益主体共赢的正向生态圈,以快速的信息流动和智能的监控管理改变传统回收“小、散、差”的状况。

4.5 加大废电器环境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对基金补贴内废电器拆解企业的检查力度,保证各拆解企业都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拆解作业,无利用价值的拆解废物及危险废物能安全处置,各项污染防治设施都能正常运转。二是通过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有奖举报等方式,加大对非法拆解企业、作坊的打击力度,管控好废电器终端处置。

5 结语

自2013年对废电器拆解实行基金补贴制度以来,极大的促进了废电器拆解处理行业的发展,减少了非法拆解带来的环境威胁,但由于当前条件下废电器回收、拆解成本较高,拆解企业利润主要靠基金补贴,在补贴基金的征收不足、发放延迟的情况下,拆解企业维持生存较为困难。这不但对拆解行业发展造成冲击,同时也给管理也带来挑战,企业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逐步减少对基金的依赖甚者不需要基金补贴也能发展,管理部门在各企业拆解业务大幅萎缩情况下,面对数量不断增多的废电器,如何管控好环境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电器资质电子产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资质/荣誉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奥田电器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