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专利技术分析

2019-08-14张裕杭

山东化工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申请量白藜芦醇专利申请

张裕杭,岳 青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1 概述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为满足消费者天然、安全的美容需求,在产品中添加天然植物提取成分的现象日益增多。天然提取物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内外化妆品领域的热点,也是广大生产企业的宣传热点。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虎杖、花生、桑椹等植物。在研究中它被发现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天然保健食品,目前在化妆品中也有应用[1]。在国际上,白藜芦醇已列入《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目录》(INCI),目前欧盟、美国和日本未明确对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量进行限制。在我国,白藜芦醇也列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中[2]。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对于防治衰老相关的氧化胁迫具有很好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3]。白藜芦醇在0.5μg/mL的浓度下,对黑色素合成抑制作用即与乙基抗坏血酸在10μg/mL的浓度下的抑制作用相当。对于企业生产而言,与添加熊果苷相比较,添加白藜芦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4]。此外,白黎芦醇还具有抗炎、杀菌和保湿作用,适合祛除皮肤粉刺、疱疹、皱纹等,可用于保湿、晚霜、润肤类化妆品[5]。

2 专利分析

本文选择CNABS为中文专利数据库,DWPI为外文专利数据库,采用关键词与分类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获取初步结果后,先进行分类号去除噪音,再进行逐篇阅读去噪,由于发明专利从申请到公开一般有最长18各月的延滞期,2018~2019年的统计数据并不完全,下文主要针对2018年及其以前的数据进行分析。

2.1 专利申请态势

图1 全球以及中国申请量趋势

图1直观展现了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相关应用的全球及中国专利申请量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关于白藜芦醇在化妆品应用中的专利首先在1996年在日本被提出。随后一直到2006年的十年间,呈现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中国在这十年间未涉足相关专利。结合图2主要申请国的按年申请量可以看出:直至2006年,全球专利申请国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法国和欧洲专利局。其中最先展开白藜芦醇化妆品应用专利的日本保持1.1的年平均申请量,处于较为平稳的趋势。而韩国虽然在时间上较晚,直到2003年才展开白藜芦醇在化妆品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但申请量增速较快,截止2005年已经达到了15件,几乎与率先展开相关专利申请的日本持平。此外,这十年间法国、美国等化妆品专利大国也陆续开展相关专利的申请。2006年,中国以及中国台湾首次提出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应用的相关专利。2007年,全球范围内,相关专利申请量出现激增,在2007年至2013年6年间,全球专利申请量呈现出波动,但整体申请量均高于2007年及以前,反观中国在这6年间,申请量一直呈缓慢平稳的增长趋势。截止2013年,中国总申请量已经跻身全球相关专利申请量的前四位,主要申请专利来自于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专利局、法国以及中国。而从2013年开始至2017年,全球申请量以及中国的申请量均呈现出急速上升的趋势,中国的年平均申请量已超过全球年平均申请量,且占较大份额。反观其他主要申请国,美国和韩国在2007年以后保持相对平稳的专利申请量,且均已超过日本。日本在近10年来的申请,均已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其申请量虽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表现出明显的间断性。

中国涉及白藜芦醇应用于化妆品的专利始于2006年,起步较晚,但相对于全球发展趋势而言,中国在经历近七年的缓慢发展后,自2013年起出现井喷式快速增长。呈现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1)我国化妆品行业起步较晚,且中国企业在早前的专利保护意识相对比较单薄,因此,在前期阶段,我国几乎未涉足所述领域的专利申请。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于化妆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在后期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2)白藜芦醇作为天然化合物,其应用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因为天然药物在东方国家使用较多,因此,日本、韩国等国在前期的专利申请中具有前瞻性。并且,日本、韩国、法国、美国均为化妆品生产大国,化妆品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可见一斑。因此这些国家率先将白藜芦醇应用于化妆品中,并展开专利申请。而中药本身就起源于我国,基于雄厚的植物药应用基础,天然药物化学在中国得到高度的发展。因此,在中国开始涉足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后,其增长态势得益于中国得天独厚的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基础;(3)白藜芦醇来源天然,且其制备成本相较于同类的熊果苷等更低,因此在化妆品讲求可持续发展,追求绿色、环保、安全的当下,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也是顺应化妆品行业发展的体现。

图2 主要申请国的构成以及逐年申请趋势

2.2 申请在国内外的分布

专利申请数量的多少可以间接反映该领域对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视程度,也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战略布局。

图3 全球不同国家的申请量占比

如图3所述,从首次申请国的申请数量上看,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局和法国占据前六的位置,仅就上述几国的专利申请总量占全球申请总量的88%,其中,中国占32%、美国紧随其后占17%、韩国居第三,占15%、日本和欧局均占10%。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欧洲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体。申请数量排名第一的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13年起该领域的申请量属于飞速增长的阶段。且从图4可以看出在华申请主要以国内申请人为主。可见,相较于起步更早的其他国家,中国的研发热情更为高涨,涉及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应用的专利技术是中国的研究热点。

图4 在华专利申请国别对比

图5 中国主要省市申请量排名

从全国的省市分布情况看,涉及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应用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西部地区技术发展和储备相对薄弱,见图5。国内申请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发达省份在涉及白藜芦醇应用于化妆品专利走在全国前列,持有大部分的专利申请。排名前6的省份申请总量占国内申请总量的71.8%,可见,中国涉及白藜芦醇应用的化妆品专利申请量分布区域较为集中。

2.3 专利申请的主体分析

图6 含有白藜芦醇化妆品的类型和功效统计

经过统计分析,白藜芦醇的化妆品主要包括皮肤使用和毛发使用两个大类,而从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活性出发,其主要集中于护肤类化妆品,而在这些护肤类化妆品中,功效又主要体现为抗衰老和美白,见图6。这主要是由于白藜芦醇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甚至与维生素C、丁基羟基甲苯、生育酚等传统抗氧化剂相比,白藜芦醇都拥有更胜的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主要通过清除或抑制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能够抵抗由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导致的衰老。同时,白藜芦醇清除自由基,减少皮肤中的H2O2含量,提高ATP酶的活力,从而其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而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在0.5μg/mL的浓度下,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即与熊果苷在50μg/mL浓度下的抑制作用相当。而从具体使用的白藜芦醇形式来看,在化妆品中除了直接使用白藜芦醇作为原料外,还可以运用其衍生物。因为白藜芦醇容易被氧化,其稳定性较差,因此,也有专利着力于通过化学基团的修饰,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引入活性基团来增强白藜芦醇本身的功效。

3 总结

对于白藜芦醇应用于化妆品的专利,虽然国外开始更早,但是作为植物原料运用更加广泛的东方国家,我国把握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近年来申请量节节攀升。在地域分布和申请人分布来看,中国、美国和韩国占据了该领域的前3席,其中美、韩在该领域起步都较早,并且为化妆品领域的实力强国。中国起步较晚,中国的申请量占据龙头的地位主要归因于近年来的研究热情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类型方面,专利技术主要还是集中于抗衰老和美白两类。中国在白藜芦醇应用于化妆品的领域中,虽然后来者居上,申请量占比较大,但是与其他主要申请国相比,其核心专利较少。因此,国内的企业还需加大技术上的投入,赋予专利以更高的技术价值,将有利于在未来的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猜你喜欢

申请量白藜芦醇专利申请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白藜芦醇,到底是何方神圣?
专利申请三步曲
药品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简介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