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9-08-14杨文娟孙金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耳部突发性耳聋

杨文娟 孙金梅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厦门,361021)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急症,主要是指72 h内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伴有耳鸣及眩晕,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其患病率以每年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1]。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后受到躯体疾病及心理压力的影响,高达74.6%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而较差的睡眠质量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疾病康复[2]。因此,如何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对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5.51±2.74)岁;单耳患病18例,双耳患病28例;病程2~19 d,平均病程(10.51±2.48)d;耳聋程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14例、15例、17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6.74±2.95)岁;单耳患病19例,双耳患病27例;病程2~20 d,平均病程(10.67±2.31)d;耳聋程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13例、17例、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诊断标准;耳镜、声阻抗和MRI检查确诊;年龄≥18岁;入院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11分;研究前未曾采用其他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病历缺失;炎性反应、外伤、肿瘤等所致的耳聋;严重心血管疾病;持续性睡眠障碍;既往精神疾患;研究依从性较差。

1.4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药物及声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简单的入院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除此外又给予如下综合护理干预:

1.4.1 心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患者因听力下降,与外界交流不畅,通常情绪较低落,长期处于焦虑、烦躁状态。护理人员需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向患者解释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原因、治疗方式及预后转归,主动与患者分析病情,向患者介绍康复实例,增强其治疗信息。告诉患者长期处于烦躁不安状态,不但会导致神经系统失调,加重听力下降程度,同时还会影响睡眠质量,而不良的睡眠质量又会进一步影响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疾病康复极为不利,引导患者正确宣泄内心痛苦,鼓励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告诉患者耳鸣时可通过看书、看报、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减少不适感。若患者单耳患病,可靠近患者正常的耳部说话,若患者双耳患病,可适当提高音量,并观察患者表情及态度变化,以免产生误会,若患者听力完全缺失,可通过文字、卡片、手势及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交流。此外,家属是患者精神支持的主要来源,需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嘱咐家属多鼓励、关怀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1.4.2 环境干预 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间,严格限制探视人员,以免影响患者休息。护理操作时间尽量集中在白天,减少夜间治疗,护理人员进出病房时要注意轻手轻脚,降低病房内躁声干扰,以免加重病情,夜间使用地灯,降低强光刺激,此外可以在室内播放一些柔和轻快的音乐,有助于患者身心放松,帮助睡眠。

1.4.3 饮食及药物干预 告诉患者睡前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影响睡眠,睡前1 h不宜进食,若失眠较严重,可遵医嘱服用促进睡眠的药物进行调理,如百乐眠、佐匹克隆片,若患者合并有焦虑症状,可遵医嘱采用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

1.4.4 放松训练及适当运动 嘱咐患者白天尽量减少睡眠时间,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使身体劳累,提高夜间睡眠质量。指导患者每晚临睡前半小时进行放松训练,协助患者平躺在床上,先进行腹式呼吸与唇式呼吸训练,再慢慢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促使全身气血畅达,每次训练半小时,持续训练半个月。

1.4.5 耳部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的耳部按摩方式,包含鼓膜按摩、耳廓按摩、揉耳垂法及按压耳屏法,检查患者操作是否规范,对操作不规范者给予反复指导、教育,直至其完全掌握为止,嘱咐患者每日进行耳部自我按摩3次,每次按摩15~30 min,持续按摩半个月[3]。

1.5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价。HAMA量表共包含14个条目,总分超过14分时表示存在焦虑症状,且分值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HAMD量表共包含17个条目,总分超过17分时表示存在抑郁症状,且分值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4]。于干预前及干预半个月后各测评1次。2)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进行评价,量表总分值为0~21分,0~5分表示睡眠质量很好,6~10分表示睡眠质量还行,11~15分表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表示睡眠质量很差,总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5]。于干预前及干预半个月后各测评1次。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病毒性感染、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息息相关,且大多患者在发病前就存在作息不规律,睡眠质量较差等问题,使得白天头昏脑胀,疲倦,影响机体的气血调和,进而加重耳聋耳鸣症状[2]。有研究表明[3],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提高机体调节能力,降低身体对病毒的反应,增加内耳循环,改善组织功能,减轻听神经的压迫和损伤,进而促进听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听力水平。因此,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治疗同时辅助于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以往常规护理通常只重视对患者的对症护理,而忽略了患者疾病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护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心理干预、环境干预、饮食及用药干预、放松训练及适当活动、耳部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身心状况,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效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求[6]。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突发性耳聋发病时毫无预兆,患者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突发性的听力下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容易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而这种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又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症状,影响患者人际交流[3]。研究中我们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充分意识到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有效减轻外界不良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加强对患者的睡前饮食干预,根据睡眠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促进睡眠,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及适当活动,有利于全身气血畅达,身心放松。此外,研究中我们指导患者进行耳部按摩,有利于改善咽鼓功能、调节耳内压,同时刺激耳部周围神经,促进耳部血液循环,有效改善患者耳部闷堵、耳鸣及耳聋等不适,缓解患者焦虑,促进患者睡眠。

总的来说,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常规治疗时辅助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耳部突发性耳聋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银屑病患者外耳部皮疹观察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一种阳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