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为了满足客户的送电要求
——国网山东莱芜供电公司110千伏双陈线改造侧记

2019-08-14国网山东莱芜供电公司王宪才李晓亮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7期
关键词:志峰莱芜放线

国网山东莱芜供电公司 王宪才 李晓亮

“没想到45 天真能送电,当初选择你们施工是最明智的选择,这45 天,我们见证了你们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点的电力铁军精神。”6月29日,山东莱芜钢铁集团(简称莱钢)110 千伏双陈I、II 线改造工程竣工送电,莱钢集团技改项目部部长何敬国在送电现场高兴地对国网山东莱芜供电公司(简称莱芜供电)项目经理王志峰说。

攻坚克难,加快工程建设

110 千伏双陈I、II 线改造工程为同塔双回线路,该工程新建线路长3 千米,杆塔22 基,线路走径错综复杂、施工作业严重受限,施工难度及复杂程度是莱芜供电历年来从未遇到的。为此,莱芜供电反复研讨施工方案,投入70多人和优势施工装备,仅用45 天就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赢得了客户的赞扬。

施工管理是项细致工作,一处想不到做不好就会留下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在110 千伏双陈线改造工程中,几乎每一基杆塔都有特殊情况,施工人员只能分段组织施工,哪怕细小的纰漏都可能造成工序衔接上出现问题,而且施工线路相邻带电部位多,作业空间受限,一旦触及相邻带电部位,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导致莱钢运行设备停电,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作为施工项目负责人,王志峰心里非常明白这项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他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王志峰介绍,本次改造项目主要是22 号~43 号段,共22 基铁塔,客户要求工期45 天。该项目跨越莱钢3 个厂区,沿途跨越多处6 千伏线路、铁路、公路、燃气管道、水暖管道、弱电管道、地下光缆、电缆等,更危险的是要跨越第二炼铁厂、焦化厂的原料传送带。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为保证按客户要求的时间送电,王志峰提前和铁路,各厂区联系,在保证不影响工厂生产的情况下,根据各厂提供的时间点安排停电计划,提前搭设跨越架,确保莱钢的生产不受丝毫影响。在同各厂协调好施工时间以后,项目部根据莱钢给出的停电时间,倒排工期,统筹安排施工计划,分三组组织施工。同时,王志峰天天守在工地上,按照工程形象进度图,即要协调技术问题,也要协调各施工队之间的业务配合,从而避免任何细微的延期给工程进度和送电计划带来影响,确保施工有序衔接。

一波三折,施工频频遇阻

110 千伏双陈线24 号塔设计为灌注桩基础,位于莱钢动力厂院落内,计划5月18日开始机器掏挖,5月28日完成基础浇筑。没想到刚挖了两米就遇到直径0.5 米的自来水管道,而且水管处于灌注桩中心位置,无法继续用机械掏挖。按照计划,22 号~26 号段是最早的放线段,如果不能在6月6日前完成基础浇筑,将无法按计划完成组塔放线。

24 号塔为90 度转角塔,设计基础宽3.5 米,深12.4 米,而且基坑都是回填土,塌方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设计方之前未勘测地下管线,给施工埋下了隐患。如果利用人工掏挖势必延期,更不安全。当天,王志峰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连夜召开24 号塔施工研讨会,经过充分讨论,没有可选捷径,随后增加人员分三组轮流对24 号展开人工掏挖。为充分利用时间,他们同时从26 号向大号侧展开放线,组织人员按照组塔放线计划对所有杆塔基础进行地下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进行试开挖,防止出现类似情况影响施工,协调小组按施工计划与莱钢各厂区重新协调停电时间,到有关部门核实地下管线,与铁塔厂重新商定塔材到位时间。

果然不出所料,在接下来的基础探测中,39 号、41 号也发现了自来水管道。由于提前做了准备,39 号下面的管道不处于灌注桩中央,未对机械施工造成太大影响;但41 号又出现了新问题,在上层挖掘中发出了4 根6 千伏三芯电缆和一条管道,且正好位于基础中心。41 号设计为台阶式基础,宽4.7 米,这可难倒了施工人员,4 条电缆在基础中心位置,基础无法开挖,一不小心会对莱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施工负责人王志峰第一时间联系了莱钢项目部,经过排查,4 条电缆线路均是运行线路。王志峰心里明白,这一次不是变更计划就能解决的问题。

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工程

当天,王志峰连同莱钢项目负责人,对41 号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经过讨论,第一个方案是更改路径,由于40~41 号是一个耐张段,改变路径需要重新更换41 号、42 号塔两基直线杆,而41 号原塔在莱钢焦化厂门口,更改路径很困难,方案很快被否决。第二个方案是基础偏移,通过偏移避开地下的4 条电缆。经过莱钢同意后,王志峰协调莱芜供电电建公司技经部工作人员重新进行现场勘查,最终决定采取更换基础的方式,将台阶式基础变更为灌注桩基础,这样成功避开电缆和自来水管道,缩小基础面积。但是,变更设计需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他又联系远在淄博的设计单位,把情况和方案做了详细介绍,最终将4.7 米宽、2.65 米深的台阶式基础更换为2.5 米宽、9.5 毫米深的灌注桩基础,并使中心桩左偏3 米,避开电缆和自来水管道,杆塔形成了一个直线转角塔。塔基虽然发生位移,但塔上附件、导线需保持原设计走向不变,这样就形成了类似埃菲尔铁塔一样的斜塔,为保证安全,他们在对侧合成绝艳子下方加上重锤,改变铁塔重心进而平衡铁塔,这一创新成为整条线路的一大亮点,保质保量完成了41 号塔基础浇筑工作。

烈日“烤验”,彰显铁军精神

6月29日,是原定停电的日子,停电时间是6 时~18 时,施工任务是21号(原杆塔)~22 号(新)、43 号(新)~44号(原杆塔)连接,完成110 千伏双陈Ⅰ、Ⅱ线改造工程。由于两处线路均跨越莱钢车流量最大的主干道新兴路和双泉路。早上6 时不到,封路的安全措施已经做好,6 时准时接到莱钢电调停电命令,队伍立即投入到施工中。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推移,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越来越多。7~9 时是莱钢工人换班时间,刚到7 时,路上人员开始增多,且呈现拥堵,远远超出了预期计划,为了保证行车、行人安全,施工人员只好暂停放线,临时更改了施工计划,避开上班高峰期。上午10 时,白花花的太阳当空照,新一轮紧张的放线工作再次展开,气温很快攀升到37 摄氏度,由于停电时间有限,他们避开了上班高峰,就只能把原计划避开的中午高温时段重新利用起来,铁塔在太阳下温度超过50 摄氏度,为防止被铁塔烫伤,他们穿着厚厚的秋装、带上手套投入到施工中。临近中午吃饭时间,他们决定中午分成两组,充分利用中午车流量少的时机进行施工,一组吃饭一组工作轮流进行,为验收和消缺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就这样,施工队冒着37 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奋战了7个小时,直到下午5 时终于完成了改造任务,保证了线路按时送电。

电力施工。(王宪才摄)

猜你喜欢

志峰莱芜放线
输电线路放线滑车施工过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国内首次!智能牵张放线在南荆长特高压跨越施工中应用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triggered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agnosing gas flow fields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莱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
莱芜:40年变迁缩影
芝士店
卷线大盘放线机构的成功开发
一题多变各显其彰
一种多功能变压器自动收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