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里小怪兽:用机器人做奶茶

2019-08-13詹妮妮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9年7期
关键词:怪兽奶茶门店

詹妮妮

2018年底,软银3.75亿美元投资披萨外卖公司Zume,使其以15亿美元估值跻身独角兽行列,Zume的卖点便是用机器人制作披萨。同样是2018年底,海底捞花费1.5亿元人民币打造了一间智慧火锅店,大量机器人负责配菜、传菜、清洗餐具、搭配锅底。今年3月,快乐柠檬和阿里口碑合作,在其首家智慧门店里使用机械臂制作奶茶。

明星初创企业和巨头们的动态表明:让机器人走进后厨、实现餐饮自动化,已经是个显而易见的大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大机会。

最近现制茶饮品牌“茶里小怪兽”便推出了一个“无人奶茶工作站”,其主体是一个臂长1.8米的六轴机器人,能支持18个SKU(库存量单位),放置在全封闭透明玻璃房中,可以实现点单—制作—取单全流程无人化,消费者也能在机器前直接看到奶茶的制作过程。

2019年1月,茶里小怪兽的初代概念店在上海徐汇测试运营,14天中接到2000多个订单,最多的一天单天制作了200多杯奶茶,工作时间17个小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高紫梁称,茶里小怪兽希望基于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成为一个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更好体验的现制茶饮品牌。概念店的试运营初步验证了消费者对机器人制作奶茶的接受程度,接下来茶里小怪兽会继续打磨该产品,预计于今年 9 月实现量产。

体量大  增速高

高紫梁称,本质上茶里小怪兽是个茶饮品牌,做的是餐饮生意,看好传统连锁档口形态奶茶店的升级机会。

近年来,伴随着“喜茶”“奈雪的茶”等明星项目的出现,“新茶饮”已经作为一个独立赛道被资本密切关注。观察这一方向,可以发现:现制茶饮市场大、增速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 900 亿元。

但现制茶饮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十分激烈,头部品牌也时常陷入产品抄袭争端中。门店大量依赖人力。茶饮制作流程包括萃茶、煮珍珠、打奶盖、加冰块等诸多环节,“标准化”是个大难题。比如喜茶,留样拼配和流水化操作成为保证口感统一、产品稳定的关键——这也意味着,品牌需要在员工培训、产品监管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才能实现千店一面。

“比起开大店的茶饮版星巴克们,茶里小怪兽对标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客单价在 7~22 元,争取空间更大的腰部市场。”高紫梁表示。

业内人士查询相关信息发现,快乐柠檬官网显示其门店超 1000 家,Coco都可则有报道显示其在大陆门店已突破 3000 家。这也符合一般市场逻辑,中端腰部玩家会占据较大份额。但与 41 万的门店基数相比,奶茶店整体的连锁率仍然不高,存量市场里也有大量个体小店可以取代,且三四线城市仍有大量增量空间。

打造升级版档口店

高紫梁介绍,茶里小怪兽创始团队在软硬件、自动化及新零售领域经验颇丰,以前更多是服务B端大客户。他们认为,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成熟,到达了自动化和数字化进入民用生活的节点,高效率、低成本的硬件设备会逐步替代掉重复劳作。

在一份麦肯锡2016年的报告中,住宿和餐饮服务被列为最有可能被自动化机器取代掉的部门,因为在这类服务中,“可被预测的体力劳动”——或者说重复性劳作,占比非常高,机器完全可以胜任。

拿连锁档口店的头部玩家之一“一点点”来看,其官网显示,不包含门店押租金及员工招聘薪资,其单店启动成本约在40万元左右,员工培训需要60天。后续运营时,奶茶店的成本结构一般是地租5成、人力3成(不同店型会有不同)。

再看茶里小怪兽目前研发的无人奶茶工作站,由于尚未进入到量产阶段,设备具体成本暂不透露。但根据团队测算,单店坪效会是传统门店的10倍,单店回本周期会在 2~4个月。

茶里小怪兽计划推广的店型是:6平方米左右小店(設备需要的操作空间小于人力操作),1台设备负责制作,1位工作人员负责与消费者交互、提升体验。

这意味着,如果能保证运维成本不会过高,由于兼具小店型低房租、少员工低人力,伴随着运营周期拉长,机器人奶茶店的成本优势会更加明显。

高紫梁表示,近几年来国内工业领域对机械臂的应用大大增加,相关技术及上游产业已经比较成熟。面对竞争,茶里小怪兽的优势在于:物联网运营能力上具备技术壁垒,目前的竞品实现不了全链路的数字化,无法快速复制;茶里小怪兽则在一开始便设计了远程控制模块,到了大规模复制阶段,可以在云端对所有门店里的所有机器监测、管理。

而真正到了终局,这一赛道还会是个“餐饮”生意,上游供应链掌控、产品研发,以及最重要的品牌建设,都会影响到谁能跑出来。

猜你喜欢

怪兽奶茶门店
小编与奶茶的日常
新店商,创造新增量
有一个怪兽
地下奶茶店
失眠这个小怪兽
同样是奶茶
小怪兽长成大怪兽
奶茶香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