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介入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

2019-08-13张红梅邓坤吕华孙桂芳王俊萍张玉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患肢下肢血栓

张红梅,邓坤,吕华,孙桂芳,王俊萍,张玉娟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与长期卧床、手术刺激、静脉曲张与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栓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时易出现肺栓塞、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威胁[1]。肿瘤患者行肿瘤介入术后给予下肢静脉血栓,主要是由于化疗时需穿刺动脉对血管壁造成血管损伤,穿刺后需要加压包扎、卧床静养,使静脉血栓的发病可能大幅增加。肿瘤介入术后开展良好的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具有积极意义[2]。因此,该文主要以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66例行肿瘤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比较观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行肿瘤介入术治疗患者66例纳入研究,纳入患者均自愿接受肿瘤介入术治疗,了解手术方法与护理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64.85±3.67)岁;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65.96±4.78)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肿瘤介入术后患者经将穿刺患肢制动4~8h,帮助患者按摩患肢,改善穿刺患肢的血液流通情况,制动结束后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翻身,患肢可进行轻微活动,术后24 h可解除止血带,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下床动作轻而缓慢,双手扶在床边待适应后进行简单活动,避免摔倒。嘱咐患者不可长时间保持站立或坐着,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勤更换传单被罩,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防止细菌滋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具体方法:(1)健康宣讲: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科室情况,告知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与早期预防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述具体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基础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解答。(2)饮食指导:术后饮食要以清淡、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若条件允许下可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3)生活指导:嘱咐患者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可熬夜、抽烟、喝酒。(4)心理疏导:心理情绪与治疗效果存在密切影响,肿瘤手术患者由于对疾病与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使得患者易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3]。针对治疗期间出现消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沟通与行为观察等方式了解患者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使患者可正确宣泄自身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5)术后体位护理:术后于穿刺部位用强力胶带进行加压包扎,术后严格卧床休息,6~8 h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翻身等简单活动,但是活动力度用控制得当,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随着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可协助患者将患肢提高,开展轻微的肌肉运动、关节伸展活动。告知患者术后早日下床活动的意义,使患者可正确认识到早期运动的好处,以正确方式进行下肢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6)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行肿瘤介入术后输液时应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部位,将静脉穿刺管尽早拔出,以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肢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术后患肢颜色与温度变化,是否存在按压性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若出现不适与异常症状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开展下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判断标准。

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按压患肢局部存在疼痛感,皮肤颜色发红,温度较高,存在发热、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表征时可判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

护理满意度以该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评估,从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为三个等级,即满意、尚可、不满意,以百分制进行描述,90~100分为满意,70~89分为尚可,7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尚可)/总例数×100%[5]。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并用(±s)描述,计数资料以 χ2值检验并用[n(%)]描述,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者2例,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者9例,发生率27.27%,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 7,P<0.05)。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97%与对照组满意度78.79%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由于静脉中血液异常凝结所致,下肢静脉血栓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发病率较高,占静脉血栓的90%左右[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易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肿瘤介入术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较高,或存在血液循环不佳、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加之静脉穿刺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静养,使得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幅增加。根据临床相关研究发现,给予肿瘤介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该院将66例行肿瘤介入术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后,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提示,相比于基础护理而言,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可通过卧床制动、早按摩患肢,期下床活动、心理疏导、饮食与生活指导等护理措施的开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分析,静脉穿刺后患者进行卧床制动后,待患者可翻身运动后进行患肢按摩,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健康宣讲可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与治疗树立正确的认知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等医疗服务的开展。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可解答患者的内心疑问,消除消极情绪。饮食与生活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7]。应告知患者抽烟喝酒对疾病康复的坏处,使患者治疗期间戒烟戒酒。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治疗环境,定时开窗通风,让阳光照射进入屋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护理体验。

综上所述,肿瘤介入术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开展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可使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患者带来优质的护理体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意义与医学研究价值均较高。

猜你喜欢

患肢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