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疮程序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因素患者皮肤护理的应用

2019-08-13李义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程序化压疮内科

李义珍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在呼吸内科中,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群,其病情相对来说更为繁杂,同时,较易引发许多并发症,这类患者大多都会产生排便失禁、肢体浮肿等,这类因素都为引发下肢压疮十分高危的因素。下肢压疮对于患者平日的生活、学习等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在呼吸内科所开展的各项护理中,对较易产生下肢压疮的患者而言,要对其进行更为科学且高效的护理,降低并防范下肢压疮产生,以促进患者尽早得到恢复。文章纳入2016年10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82例患者实施分组,并进一步研究了常规护理与压疮程序化护理对于此病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收治的82例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因素病例,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41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压疮程序化护理的41例为B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都经过临床症状观察等联合诊断而确诊;(2)2组患者及其(或其)家人对此研究一律知情同意;(3)患者的病例资料一律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4)2组患者意识正常。剔除标准:(1)剔除合并有重度的精神疾病、传染疾病的患者;(2)剔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肝肾疾病、脑部疾病的患者;(3)剔除对该次治疗存在过敏的患者;(4)剔除在中途退出此研究的患者;(5)剔除合并有严重的血液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6)剔除尚处于哺乳期与妊娠期中的女性患者。A组性别:32例男、9例女;年龄范围:47~74岁,平均年龄(60.99±8.33)岁。 B 组性别:33 例男、8 例女;年龄范围:48~75 岁,平均年龄(61.08±9.26)岁。 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无差异,可进一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式

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辅助患者定时转换其体位、按摩等;每日对长时间接触到被单的皮肤位置实施擦洗;定时换置衣服、被单等,维持干净与干燥。

B组:对患者施予压疮程序化护理。

1.2.1 评定各类高危因素 借助Branden量表,对患者产生下肢压疮的各类高危因素加以评定,主要就包括了疼痛感、感染等方面的情况,加之下肢压疮产生的总量、位置、体积、形态等。依据评定最后的结果,把患者归类成低危、中危、高危,并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护理与干预。

1.2.2 定时辅助患者变换体位与翻身 对患者变换体位与翻身的时间加以量化,间歇2 h实施一次,在进行翻身期间,各类动作要轻柔,防范让患者产生更多不适感,或是对其带来误伤;对无法自己换置体位的患者而言,应借用适宜的外物辅助其肢体倾斜30°,进而规避骨突位置,分散开受到压迫位置所产生的压力。患者在处于仰卧位期间,床头抬升不应高于30°,并对患者的两下肢开展热敷、按摩等,以提升局部血液循环。

1.2.3 保障患者皮肤的干净与干燥 对较易出汗、受到压迫较为严重的下肢各关节而言,每日早间、晚间应借助温水对其进行擦洗,为了防范伤害到皮肤,严禁运用具有刺激性的各类清洗剂。对无法自理自己生活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应随时保障其衣服、下肢皮肤等维持干净与干燥。

1.2.4 对患者的局部实施减压 医护人员借用软枕、气垫床等各类物品,以减缓或是分散患者下肢局部的压力。如果患者的两下肢产生了发红,且在30 min后,依旧没有消退,就不可以再开展按摩,因为在这时下肢中的各软组织已经受到了伤害,仅可以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受损处理。

1.2.5 注重补足各类营养物质 因为在患者长时间营养缺乏后,较易产生下肢压疮,所以,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对其施予适宜的饱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食品,同时,应告诉患者少吃多餐。对于进食较难的患者而言,应借助静脉滴注对其给予

表1 比较2组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比较2组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名 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心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物质生活状态治疗前 治疗后A 组(n=41)B 组(n=41)72.79±7.54 70.57±7.62 84.77±5.86 93.63±5.77 77.26±7.44 76.59±7.33 85.25±5.98 94.12±5.87 76.15±7.78 75.33±7.86 87.37±4.91 95.24±4.88 79.13±7.62 78.26±7.52 89.25±4.01 96.32±3.91

各类营养物质。

1.2.6 增强对患者实施心理方面的开导 医护人员要定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开导。借助健康方面的宣教,使得患者能够更为全方位地把握下肢压疮有关的知识、引发高危因素、防范对策、所需注重的各事项等。在平日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可以给其放映部分轻音乐、电视节目等,辅助分散其注意力,让患者能够随时维持身心放松,更为良好地配合各项护理与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运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这其中,主要就包括了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分数总共100分,总分愈高生活质量愈优。

1.3.2 压疮的总发生率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压疮的总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其中,2组患者护理后的压疮情况一律用[n(%)]表示,选择χ2检验;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一律以(±s)表示,选择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B组在护理以前其生活质量评分对比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2组下肢压疮的总发生率

B组在护理后其下肢压疮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下肢压疮的总发生率[n(%)]

3 讨论

下肢压疮对于各类住院患者而言,就是十分普遍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这其中,呼吸内科患者下肢压疮的总发生率更大。为此,对呼吸内科患者开展科学且高效的护理与干预,对于减少下肢压疮的产生、保障预后而言都十分关键。近几年,压疮程序化护理在临床中逐步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其就是借助高危因素评定、评定规范、个体防范对策等相关方面,以开展防范下肢压疮的各项护理与干预,其精准性与程序化更高[3]。在开展压疮程序化护理期间,应先把握下肢压疮高危因素患者的相关情况,运用Braden量表对其各类高危因素精准地进行评定,这一量表就是评判下肢压疮产生各高危因素十分关键的方式,主要就包括了感知能力 (对压力引发的各类不适感的反应能力)、潮湿度(下肢皮肤全方位暴露在潮湿条件与环境之下的程度)、移动能力、活动能力、剪切力、摩擦力、营养摄入等几大方面;细致实施高危因素评定就是下肢压疮防范护理中十分关键的一个对策。下肢压疮的产生大多都是因为下肢皮肤局部长期被压迫,因此,医护人员应辅助患者定期进行翻身,并对其开展按摩。对患者施予更为充分的营养物质,让患者更好地进行消化,同时,还可以保障机体中需要的所有营养。对患者实施按摩,就是为了提升血液循环,防范下肢压疮产生。此外,呼吸内科患者因为病情十分严重,要卧床进行休养,所以,医护人员应依据其身心状态,对其实施心理方面的开导,多对患者给予抚慰与激励,让其知晓下肢压疮是能够积极地进行预防与治愈的,让患者不要过多地顾虑并担忧自己的病情,随时维持身心的放松,以更为良好地配合各项护理与治疗。

在该研究中,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下肢压疮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呼吸内科下肢压疮高危因素患者来说,在运用压疮程序化护理后,对比常规护理而言,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护理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下肢压疮的产生,可推广。

猜你喜欢

程序化压疮内科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