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花黄精植株再生及繁殖研究

2019-08-132

种子 2019年7期
关键词:荚果黄精琼脂

2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州 350002;2.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

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属于百合科( Liliaceae )黄精属(PolygonatumMill.)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1-2]。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等地,多花黄精集药用、观赏和食用价值于一体,根茎含淀粉、烟酸、黄酮、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皂甙,具有益气养阴、强壮筋骨、治疗风湿痛、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衰老及抗肿瘤等作用[3-7]。随着多花黄精药用价值的开发,野生资源被人为肆意挖掘破坏严重,使得有限的野生资源逐渐减少[8-9]。

由于多花黄精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分化严重,不能通过播种大量繁殖苗木[10]。繁育培养既能实现植物个体的快速大量繁殖,又能较好地保持植物的种质特性[11],是实现多花黄精工厂化育苗,加快良种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有关多花黄精的组培快繁技术已有不少研究[12-19],但主要集中在根茎繁殖[13],使用未成熟黄精荚果进行芽萌发诱导少见报道。为了建立一套高效、高质、快速的多花黄精工厂化育苗体系,本实验在前人对多花黄精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优质多花黄精母株上成熟度为70%的荚果为外植体进行繁育,研究不同激素、不同生长素配比、不同光照强度控制等因素对多花黄精种子芽萌发诱导、芽增殖诱导、瓶苗生根诱导及移栽的影响,建立了多花黄精植株再生体系。

图1 A为野生多花黄精植株,B为成熟度为70%荚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材料采自福建泰宁大田乡垒际村夏家地海拔500 m的林下,选择长势良好黄精植株作为母株,取颗粒饱满、无病虫害、成熟度为70%的荚果,用湿纱布包裹带回实验室,置4 ℃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外植体处理

用洗衣粉清洗去除荚果表面尘埃,置于流水下冲洗干净,纯水冲荡2~3遍,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消毒30 s,用5%次氯酸钠消毒10~15 min并加入2~3滴吐温80,无菌水冲荡3~4遍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表面水分备用。

1.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蔗糖 20 g·L-1、琼脂 7.0 g·L-1、活性炭 0.5 g·L-1,pH值为5.8,温度为(23±2)℃,初始接种的培养体在暗培养条件下5~10 d,然后移到光照强度为0~2 000 lx 递增培养,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

1.4 外植体选择

将无菌处理后的荚果,用无菌手术刀剥除外种皮,把剥除种皮后的种子接种到MS培养基上,附加蔗糖20 g·L-1、琼脂7.0 g·L-1、活性炭0.5 g·L-1,pH值为5.8,总计5个组,每组接10瓶,每瓶接入3粒种子,重复3次。在温度(23±2)℃下暗培养10 d。10 d后移到光照强度为0~2 000 lx下培养,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30 d后统计萌发率,用于研究不同成熟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萌发率(%)=(每组萌发种子粒数/每组接种种子粒数)×100%。

1.5 诱导种子萌发

将无菌处理后的种子,用无菌手术刀剥除外种皮,把剥除种皮后的种子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 20 g·L-1、琼脂 7.0 g·L-1、活性炭 0.5 g·L-1,pH值为5.8,然后将不同质量浓度的BA、NAA分组加入,总计15个组,每组接10瓶,每瓶接入3粒种子,重复3次。在温度(23±2)℃下暗培养10 d。10 d后移到光照强度为0~500 lx递增培养,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30 d后统计萌发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BA、NAA配比对多花黄精种子芽诱导萌发的影响。

诱导萌发率(%)=(萌发粒数/接种总粒数)×100%。

1.6 诱导芽增殖

当种子抽出茎叶并长出胚根时,切取茎段,将其转入MS基本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附加蔗糖 20 g·L-1、琼脂 7.0 g·L-1、活性炭 0.5 g·L-1,pH值为5.8,然后将不同质量浓度的BA、KT、NAA分组加入(见表2),总计9组,每组接10瓶,重复3次,每瓶接入3个茎段。在温度(23±2)℃,光照强度从500~1 000 lx递增,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培养30 d(见图3)后统计各处理的诱导芽数和增殖率,从中筛选出最适宜多花黄精诱导芽增殖的培养基。

芽增殖率(%)=(每组增殖粒数/每组接种粒数)×100%。

1.7 诱导瓶苗生根

经诱导芽增殖培养后,选取长势健壮的植株,接种到1/2 MS基本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见图4),附加蔗糖 20 g·L-1、琼脂 7.0 g·L-1、活性炭 0.5 g·L-1,pH值为5.8,然后将不同质量浓度的IBA和IAA分组加入(见表3),总计16组,每组接10瓶,重复3次,每瓶接入1棵植株,温度(23±2)℃,光照强度从1 000~2 000 lx递增,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培养40 d(见图3)后统计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从中筛选出最适宜多花黄精诱导瓶苗生根的培养基。

图3 A为接种30 d,B为接种40 d

图2 去除荚果种皮接种于MS培养基

生根率(%)=(生根苗数/接种苗数)×100%;

平均生根数=每组根数总和/每组接种苗数。

1.8 炼苗与移栽

经生根培养后,选取健壮植株试管苗,置自然光温室环境下炼苗5~8 d,打开瓶盖炼苗3~5 d,将根表面残留培养基冲洗干净,移栽到V(腐殖质)∶V(粉碎落叶)=2∶1、V(腐殖质)∶V(沙子)=1∶1及V(泥炭土)∶V(腐殖质)∶V(珍珠岩)=6∶3∶1的3种混合基质中,每盆种植1株在温室环境下培养,移栽苗第1次水浇透,每隔3 d浇水1次(可根据不同季节、天气来调整),光照强度保持在1 000~2 000 lx,温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避免阳光直射。30 d后统计成活率,筛选出最适宜多花黄精瓶苗移栽的基质。

成活率(%)=(成活总数/移栽总数)×100%。

1.9 数据分析

采用DP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显著系数为0.05的Duncan新复极差法分析评价差异显著性。所有处理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计算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成熟度荚果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成熟度荚果对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影响;30 d后统计发现,萌发率最高。

表1 不同成熟度荚果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处理成熟度/%萌发率/%H120 1.67±0.57eH25029.67±0.58bH37052.00±1.00aH49024.33±0.58cH5100 9.00±0.82d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水平。下同。

2.2 不同浓度NAA、BA对芽诱导的影响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将不同浓度的NAA、BA分组加入,在温度(23±2)℃下暗培养10 d。10 d后移到光照强度为0~500 lx条件下培养,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30 d后统计萌发率,由表2可知:在不加NAA的W 2到W 5中,随着BA浓度的递增,芽诱导萌发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BA浓度为0.5 mg·L-1时,萌发率最高,为61.33%,效果最明显;随着BA浓度从0.5 mg·L-1到1.5 mg·L-1增加,萌发率呈递减趋势;当BA浓度为1.5 mg·L-1时,抽出的芽有死亡的预兆。在不加BA的W 6和W 11中,随着NAA浓度的增加,诱导萌发率较低,与空白对照的W 1无显著性差异;在W 7到W 10中,当NAA浓度为0.1 mg·L-1时,随着BA浓度的增加,诱导萌发率呈递减趋势,BA浓度为0.5 mg·L-1时,效果最明显;W 12到W 15呈现出与W 6到W 11一致的现象。在W 2、W 7、W 12中,BA浓度为0.5 mg·L-1不变,随着NAA浓度从0 mg·L-1到0.3 mg·L-1递增,诱导萌发率呈递减趋势,且BA浓度为0.5 mg·L-1、NAA浓度为0 mg·L-1时,效果最明显。综上:多花黄精种子芽诱导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BA 0.5 mg·L-1+琼脂7.0 g·L-1+蔗糖 20 g·L-1+活性炭 0.5 g·L-1。

图4 A为增殖诱导,B为移栽

表2 不同质量浓度NAA、BA对芽诱导的影响

处理NAA/(mg·L-1)BA/(mg·L-1)诱导萌发率/%W10.00.0 8.04±0.78eW20.00.5 61.33±2.52aW30.01.0 42.24±2.05cW40.01.5 42.31±2.08cW50.02.0 25.33±2.07dW60.1 0.0 8.09±0.53eW70.1 0.5 52.81±2.04bW80.1 1.0 42.23±2.11cW90.1 1.5 42.30±2.12cW100.1 2.0 25.28±2.01dW110.3 0.0 8.12±0.48eW120.3 0.5 52.79±1.98bW130.3 1.0 42.29±2.11cW140.3 1.5 25.26±1.91dW150.3 2.0 8.08±0.62e

2.3 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诱导芽增殖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多花黄精诱导芽增殖具有不同的影响;经增殖培养,30 d后统计发现,在M 1、M 4、M 7中,KT为0.5 mg·L-1,随着BA浓度的递增,诱导芽数和增殖率都呈递增趋势,当BA浓度为1.5 mg·L-1,丛生芽较多,有效芽少,可知高浓度BA有利于增殖倍数的增加,抑制有效芽产生;在M 4到M 6中,BA为1.0 mg·L-1,随着KT浓度的递增,NAA浓度的递减,诱导芽数和增殖率M 5>M 6>M 4,表明在KT浓度为1.0 mg·L-1时,出芽情况最佳;在M 2、M 4、M 7、M 8处理中,诱导芽数和增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NAA浓度为0.5 mg·L-1的M 2和M 4较NAA浓度为0.3 mg·L-1和 0.1 mg·L-1的M 7和M 8长势差,M 7和M 8中芽苗长势好,叶色绿;NAA为0.3 mg·L-1时,接种的材料有毛细根生成,且生长较快。芽苗长势最好且有效芽最多的是处理M 5,效果最明显;综上:多花黄精诱导芽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NAA 0.3 mg·L-1+ BA 1.0 mg·L-1+ KT 1.0 mg·L-1+ 蔗糖 20 g·L-1+ 琼脂 7.0 g·L-1+ 活性炭 0.5 g·L-1,诱导芽数为3.42个,芽增殖率为76.74%,且长势好,生根快。

2.4 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诱导生根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诱导生根具有不同的影响,经生根培养,40 d后统计发现,在只加入IAA的P 2到P 4中,随着IAA浓度递增,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呈递增趋势;在只加入IBA的P 5到P 7中,随着IBA浓度的递增,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呈递增趋势;从表4可看出,在相同浓度下,只加入IBA培养基各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只加入IAA的培养基;故生根培养诱导能力IBA>IAA。在加入不同浓度、不同配比的P 8到P 10中,IAA为0.5 mg·L-1,IBA从0.5 mg·L-1到1.5 mg·L-1递增,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呈递减趋势;P 11到P 13和P 14到P 16与P 8到P 10结果一致;即IBA为0.5 mg·L-1最有利于瓶苗生根。在加入IBA 0.5 mg·L-1和IAA 1.0 mg·L-1的P 11中,生根率为81.71%,平均生根数为6.11个,效果最明显;综上:多花黄精瓶苗生根培养适宜培养基为1/2 MS+IAA 1.0 mg·L-1+IBA 0.5 mg·L-1+蔗糖20 g·L-1+琼脂7.0 g·L-1+活性炭0.5 g·L-1。

2.5 移栽基质的选择

经移栽培养,30 d后统计发现,在V(腐殖质)∶V(落叶)=2∶1、V(腐殖质)∶V(沙子)=1∶1及V(泥炭土)∶V(腐殖质)∶V(珍珠岩)=6∶3∶1三种混合基质中都能成活,移栽成活率分别为72%、65%、85%,因此移栽的适宜基质为V(泥炭土)∶V(腐殖质)∶V(珍珠岩)=6∶3∶1的混合基质。

表3 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诱导芽增殖的影响

处理BA/(mg·L-1)KT/(mg·L-1)NAA/(mg·L-1)诱导芽数增殖率/%长势M10.50.50.11.24±0.05d41.37±1.38e﹣M20.510.52.29±0.12c58.07±2.02c﹢M30.51.50.33.28±0.07b62.44±2.12b﹢﹢M410.50.52.27±0.06c58.12±1.92c﹢M5110.33.42±0.09a76.74±2.35a﹢﹢﹢M611.50.13.26±0.05b62.47±2.07b﹢﹢M71.50.50.32.31±0.14c62.41±2.08b﹢﹢M81.510.12.29±0.08c62.39±2.14b﹢﹢M91.51.50.51.27±0.04d43.36±1.34d﹣

注:“﹢﹢﹢”表示长势好,“﹢﹢”表示长势较好,“﹢”表示长势一般,“﹣”表示长势差。下同。

表4 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诱导生根的影响

处理IAA/(mg·L-1)IBA/(mg·L-1)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长势P10012.01±0.32g1.70±0.10f﹣P20.5024.93±0.91f2.96±0.15e﹢P31024.97±0.82f3.09±0.11e﹢P41.5026.82±1.21e3.11±0.09e﹢P500.526.78±1.18e3.13±0.05e﹢P60136.27±1.47d4.17±0.12d﹢P701.536.33±1.52d4.18±0.08d﹢P80.50.570.66±2.08b5.14±0.15b﹢﹢P90.5158.23±1.98c4.72±0.09c﹢﹢P100.51.558.27±2.02c4.82±0.12c﹢﹢P1110.582.71±2.52a6.11±0.08a﹢﹢﹢P121170.64±2.09b5.14±0.13b﹢﹢P1311.558.31±2.09c4.84±0.06c﹢﹢P141.50.570.68±2.02b5.15±0.11b﹢﹢P151.5170.62±1.94b5.12±0.14b﹢﹢P161.51.536.32±1.42d4.16±0.09d﹢﹢

3 讨 论

3.1 外植体的选择

本研究以成熟度为70%的野生多花黄精母株上的荚果为外植体,在繁育过程中发现,取完全成熟的果子比70%成熟度荚果为外植体的萌发时间要迟30~35 d,成熟度为20%~50%的种子萌发时间较成熟度70%种子萌发率低,萌发生长不一致甚至出现死亡发黑现象。内源激素ABA会抑制胚的萌发,诱导种子休眠;而多花黄精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前期ABA含量较高,中期ABA含量最低,完熟期ABA变高[20]。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选择荚果成熟度为70%的野生多花黄精为外植体,更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离体培养时种子的萌发。

3.2 芽诱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芽诱导培养中,在W 2到W 5中,随着BA浓度递增,种子萌发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BA浓度为0.5 mg·L-1时,萌发率最高,为61.33%;随着BA浓度(0.5~1.5 mg·L-1)的增加,萌发率呈降低趋势;当BA浓度为1.5 mg·L-1时,抽出的芽有死亡的预兆;在W 2、W 7、W 12中,BA浓度为0.5 mg·L-1不变,随着NAA浓度从0~0.3 mg·L-1递增,诱导萌发率呈递减趋势,表明NAA在多花黄精芽诱导培养中没有明显作用。由于黄精种子在打破休眠,生长期长、难以取材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关使用未成熟黄精荚果进行芽萌发诱导的研究少有报道。在繁育培养中,多花黄精种子易于消毒,较根茎容易建立无菌体系[21]。本研究61.33%的芽诱导率不太理想,希望能为多花黄精种子芽诱导萌发培养提供材料。

3.3 芽增殖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诱导芽增殖培养中,若要提高增殖倍数需增加BA和KT的用量,但得到的芽苗细弱,相反若想让芽苗长得完整、健壮,则增殖倍数就会降低[22],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当BA浓度为1.5 mg·L-1时,增殖倍数增加,有效芽少;因此,在既保证有效健壮芽的增加又能提高增殖倍数的情况下,选择出多花黄精种子诱导芽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是MS+BA 1.0 mg·L-1+KT 1.0 mg·L-1+NAA 0.3 mg·L-1+蔗糖20 g·L-1+琼脂7.0 g·L-1+活性炭0.5 g·L-1;诱导芽数为3.42个,芽增殖率为76.74%。

表5 不同基质配方对瓶苗移栽成活的影响

处理基质成活率/%V1V(泥炭土)∶V(腐殖质)∶V(珍珠岩)=6∶3∶185V2V(腐殖质)∶V(沙子)=1∶165V3V(腐殖质)∶V(粉碎落叶)=2∶172

3.4 生根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根培养时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IBA 0.5 mg·L-1和IAA 1.0 mg·L-1后,效果最佳,生根率为81.71%,这与刘红美等[23]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试验中使用的药品来源、碳源种类、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培养时间或黄精的种源等不同有关;本研究还得出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对生根培养的诱导能力IBA>IAA,这与周新华等[24]的研究结论相同。然而,由于试验规模和时间的限制,加之生根培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5],本研究仅从IBA和IAA的不同配比、温度、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等几方面入手探讨其对黄精诱导生根的影响;未能从不同添加剂、不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与配比、不同基本培养基等对诱导生根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有不足之处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3.5 不同光照强度对多花黄精种子离体培养的影响

通过观察,诱导芽增殖培养时,将瓶苗从500 lx移到1 000 lx下,培养几天后,发现在突然增加光照强度时,瓶苗出现黄化,长势不良的状况;诱导生根时,从1 000 lx移到2 000 lx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综上,多花黄精种子诱导芽增殖培养时对光照强度较敏感,需要一定的适应阶段,在繁育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供给不同区间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从0~2 000 lx递增培养,光照时间为每天10 h,帮助植物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多花黄精诱导生根培养时对光照强度适应性强,这与周新华等[24]的研究结论相同。

4 结 论

本试验以成熟度为70%的优质多花黄精种子为外植体,进行了种子萌发、芽增殖、瓶苗生根和移栽的研究,建立多花黄精植株再生体系。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BA 0.5 mg·L-1+KT 0.5 mg·L-1琼脂7.0 g·L-1+蔗糖20 g·L-1+活性炭0.5 g·L-1;芽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 1.0 mg·L-1+KT 1.0 mg·L-1+NAA 0.3 mg·L-1+蔗糖20 g·L-1+琼脂7.0 g·L-1+活性炭0.5 g·L-1;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1+IAA 1.0 mg·L-1+蔗糖20 g·L-1+琼脂7.0 g·L-1+活性炭0.5 g·L-1;瓶苗移栽适宜基质为V(泥炭土)∶V(腐殖质)∶V(珍珠岩)=6∶3∶1的混合基质。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成熟度为70%的优质多花黄精荚果为外植体,进行繁育培养。通过该技术建立的再生体系可获得61.33%以上的正常萌芽;芽增殖培养时,诱导芽数为3.42个,芽增殖率为76.74%;经瓶苗生根培养,生根率为81.71%,平均生根数为6.11个;经炼苗移栽,成活率达85%。

猜你喜欢

荚果黄精琼脂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