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晓明忘记我,记住他

2019-08-13哈莉鲍

东方电影 2019年8期
关键词:油罐水枪烈火

2018 年,陈国辉导演找到黄晓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油库起火爆炸,2000 多名消防官兵经过连续15 小时不停歇地扑救抢险,创造了世界火灾扑救史史上的一次奇迹。陈国辉导演很想展现出消防官兵的真实一面,不论是在一线救火的危险经历还是职业背后的生活。黄晓明听完没有犹豫,他非常坚定地告诉导演,他要在影片中塑造出这位消防员。 文/哈莉鲲

专业训练,塑造消防员的第一课

电影《烈火英雄》中,黄晓明饰演的消防队长江立伟就是那些拼尽全力救火救人的消防员们的真实缩影。

为塑造好这个真实又平凡的消防员形象,黄晓明于电影开拍前,在消防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消防训练。这个训练可不仅仅是参与和了解消防工作知识这么简单,而是与真正的消防官兵们同吃同住,共同训练。

耐力长跑,爬三节梯,高空索降,再到速穿消防衣、运输及安装水带等等,一系列严格又系统的训练和学习,他都要一一过关。

就拿最“简单”的穿消防衣来说,最初测试时,他用了一分半钟的时间才穿上,而真正消防官兵的最高纪录可以达到七八秒钟穿戴整齐。黄晓明不相信,直到他经过长期的穿脱训练、熟能生巧后,到影片拍摄前,他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十六七秒穿好一套消防衣。

还有消防水带,看似很轻,实际上则非常重,尤其当水带接通水管的时候,由于水压太大,消防员在救火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一个人在前面扛水枪,一个人在后面扶着水带,前面的人体力不支了,后面的人可以迅速接替顶上。

黄晓明和其他演员在训练阶段就要开始“边跑边接水带水枪”的练习,他早就不记得有多少次,手在接水带时被夹伤,因为接水带的过程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低头看水带情况的,一切都是靠肌肉记忆和感觉,“机械化”地完成衔接。而接水枪的过程中,如果力气稍有不足或者方式稍有不对,都可能像影片中那样,被水枪砸掉牙齿,砸得满脸都是血。

然而,仅仅这些困难与伤痛,远不是拍一部消防题材电影所要经历的真正考验。

#电影《烈火英雄》剧照

保证完成任务。

真实火海,消防员的必修考验

当所有的主创拍摄人员、所有的演员们都身处真实的烈火之中准备拍摄时,他们所要面临的考验才真正开始。剧组制作了能容纳10 万吨原油的巨大油罐,几十个大油罐在一起,一共可以容纳1080 万吨燃油,这些大油罐若相连起火、爆炸,将会给整个城市带来浩劫般的灾难。战争中,200 万吨原油燃起的大火足足可以烧9 个月,更不用说1080 万吨燃油是怎样的概念。而如果这些大油罐起火爆炸的附近,再出现一些化学罐,那就更加危险了。

虽然拍摄现场的大油罐中并不会真的有如此多的燃油,但那些油罐确实都是让真正的设计师和油罐建造人员来制作完成的,可以说是真的油罐。影片开头的一场火锅店煤气罐爆炸的戏,当大家看到几十个巨大的煤气罐在自己身旁的时候,还是会担心、很恐惧:它会不会真的“爆炸”,谁也不知道。

电影在拍摄火灾现场的时候,会在地上撒很多水和油,形成一种绵延不绝的液体火状态,许多时候还需要往演员的身上点火,有一场戏,黄晓明就需要在这样的大火中完成各种调度动作,腿上还要撒上酒精,就为了拍出踩到液体火中“引火上身”的效果。

即便是全程穿着防护服,在那些熊熊烈火之间拍摄,也是压力巨大、倍感煎熬。除了难耐的高温,还有火源中的窒息感,因为火会把周围的氧气燃掉。所以对黄晓明来说,《烈火英雄》真正开拍的时候,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皮肤感知以及呼吸方面,都是特别大的考验。

电影幕后,工作人员也是一样的辛苦,甚至有时候摄影师为了拍到更好的镜头,就需要距离火源更近,而地上的油,会让一些工作人员在拍摄时不小心滑倒、摔伤,甚至烫伤。所以整个剧组在拍摄现场的几乎99%的工作人员,都是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工作,没办法,不穿就会有危险,现场全是真的火。

#电影《烈火英雄》剧照

普通人是过节,消防员是过关。

相信自己,就是一名消防员

为了在火海中相信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消防员,为了自己所有反应和行动都得符合一名专业且无畏的消防员心理,黄晓明必须要对一切消防用的东西都非常熟悉,随时随地拿起水枪来,就能够喷灭火情。甚至他在片中穿的消防衣都是他训练期间一直穿的那套,就是要那份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饱有共同成长经历中所有记忆的味道,所以他相信自己就是江立伟。

黄晓明就觉得自己烧不烧伤全“看运气”,因为他必须全心投入到电影的拍摄当中,让自己完全成为真正的消防员,才不会辜负所有人的辛苦付出。同时,他也觉得在拍摄过程中没有生命的危险,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作为演员受点小伤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真正的消防员所承受和付出的,更是多得不可估量。

在拍这部电影之前,黄晓明看了很多真实消防员的记录报道,以及鲍尔吉·原野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电影《烈火英雄》的故事也是由它改编而来,那些真实的故事和照片惊险残酷,又让人充满感动和崇敬。消防员们做出了许多超出常人极限的事情,黄晓明觉得比起他们来说,自己的这点辛苦并不算什么,并且更有信念和力量去塑造和演绎好消防队员这样一个角色。

真实永远是残酷的,所以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们,才会如此让人尊重。作为一名演员,虽然与消防员是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责任和压力,但黄晓明希望通过这次的塑造,把这群最值得尊敬的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们,真实地演绎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艰辛,支持他们的工作,并一起默默地保护他们。

#电影《烈火英雄》剧照

#电影《烈火英雄》剧照

因为消防员真的是太难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连逢年过节都不能回家,往往逢年过节是最容易发生火灾和事故的时候,他们必须要随时待命、以防万一。所以“别人家是过节,消防员是过关”。

这些消防员们每次执行任务,都有可能是踏上了一条有去无回的路,但是他们没有人因此畏缩退后,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危险的最前面。即使心中牵挂着家人,也要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与职责,真的伟大。

有位消防员在看过影片后,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影片的真实度很高,很多场景和我们平时生活战斗的情景很贴合,火场中展现出的兄弟情也让我们十分感动。《烈火英雄》讲的不是故事,它讲的就是我们。”

黄晓明说,演消防员,最难的是演英雄背后平凡的生活和感情。“我在演的时候要把自己放下来演,无限接近真实的消防员。拍摄时的真火、受伤,都是一个演员的职业需要,作为一个演员想要成功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通过《烈火英雄》,黄晓明对于消防员这样一个以血肉之躯对抗无情大火的群体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也特别希望让大家也多多了解消防员这个群体。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大家多一些对消防、对火灾预防的意识,减少灾难,也可以多让消防员们安安心心地吃顿饭。

“消防员们真的很勇敢,看完《烈火英雄》这部电影之后,请忘记我们,记住他们。”

Q:拍完《烈火英雄》,对消防员这个群体有了哪些不同的认识?

A:其实很多人可能在平时生活中去饭店吃饭或者干什么的时候,碰到的一个很平凡、很默默无闻的人就是消防员。杨紫的爸爸就是消防员,她说以前她对消防员这个职业没有太大的了解,只是小时候经常要等到很晚爸爸才回来,但那时她不知道有多么危险。当她拍完这个电影之后,真的是肃然起敬。

Q:大家能看到他们冲进火海救人的英勇一面,却很少关注到他们生活中柔软和平凡的一面吧?

A: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安全地成长。他们也希望自己在进到火场之后,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活着回家见老婆孩子,但是职责所在,不管多么危险,只能往前冲。

Q: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平凡英雄,您与之前有怎样的变化?

A:这部戏我用仰角(镜头)比较多,希望自己能够敦厚一些,脸形也不要那么尖。我们还用了很多从真正的消防员那里听来的话,比如“普通人是过节,消防员是过关”、“我在火场里想的就是能够活着回去见到我的老婆孩子”,这些都用在了这部电影的台词里,希望能够无限接近真实消防员的情感。

Q:一个月的训练,可以让您真的在拍摄中不畏火海吗?

A:我们在真实拍摄的过程中,并不是把我们学到的东西都用了,但训练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信念感。你到火场里面拿起那些东西很熟悉,完全不需要别人再告诉你要怎么做,就觉得自己在现场就是消防员,而且你还有职责去保护现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万一有问题就能拿起水枪去灭火。所以我觉得信念感特别强,当我穿上那身消防衣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江立伟,而且我也跟导演说过,我希望我训练的那身衣服就是未来我在拍摄中用的那套衣服,因为它会和我形成一体,会形成呼吸感,它也是我在生活里或者是电影里去救火的一部分。

Q:演到消防员面临执行任务和陪伴家人的抉择的场景时,是种怎样的感受?

A:打电话的那场戏,我记得我给我老婆、孩子打电话,拍了十几条就打了十几次,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笑着说、不笑着说,希望尽量找到消防员给家人打电话的那种真实状态。为了消防员的职责所在,他最后决定牺牲自己去关上那个阀门。每一个消防员在火场的时候,只是想完成自己的职责,完成救火的任务,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更多的人。但如果非要有人牺牲的话,那就我上—我相信这就是江立伟,也是我们真实的消防员的心声。

Q:现在对消防理念和措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吧?

A:各种消防知识都了解了。以前灭火器我都不会用,现在知道了“提拔我呀”,就是“提、拔、握、压”。还有“三清、三关、三灭”,就是清阳台、清楼道、清厨房;关燃气、关门窗、关电源;灭烟头、灭火灰、灭源头。

Q:如果你是消防员,危难之时想要对家人说些什么?

A:我真的无法想象江立伟知道自己要牺牲时想要说什么,可能对于我来说,也顾不上说什么了,顶多说一句,要好好活着。

猜你喜欢

油罐水枪烈火
烈火中的小英雄
水枪大作战
油罐内外
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某联合循环电厂大型油罐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
那一夜
“水枪”
油罐人工检尺计量误差的优化措施探析
高压水枪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