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统编语文教材的“教读课”

2019-08-12孔洁慧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托物礼赞言志

孔洁慧

统编语文教材把阅读课分为“教读”“自读”两种课型,有意识地改变过去课型不分的状况,特别强调教读和自读的区别。“教读课”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完成阅读任务,达成阅读目标,对教师而言是“教法”,对学生而言是“得法”;而“自读课”则是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策略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就是“用法”。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如何上好“教读课”?“教读课”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些应当是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为例,谈谈如何上好“教读课”。

一、精准定位,教准方向

“教读课”教什么,老师们应该有一个精准的定位。那么,该如何定位呢?

首先,要弄清文本的文体特征,“依体而教”。相同文体的文章有共同的规律,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文体,“依体而教”,才能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触类旁通。像《白杨礼赞》这种类型的文章,笔者认为应该从“物”(白杨树)入手,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托物言志型散文的主要特點。因此,在这节课上,笔者立足文体特征,由物及人(精神),设置了“我是白杨”“我是一棵树”“我不仅是一棵树”“我是树也是人”“我们也是白杨”五个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托物言志型散文往往先细致描绘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使用象征手法,赋予其象征义,借此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志向。

其次,精准的定位离不开教材的“助学系统”。《白杨礼赞》一课的助学系统由“单元提示、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六个部分组成。以“单元提示”和“预习”为例。“单元提示”第一小节写道:“这个单元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落实到《白杨礼赞》一课,就可以确定两方面的学习任务:

1.《白杨礼赞》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白杨树?

2.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然,这两个学习任务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再看“单元提示”的第二小节:“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同时,《白杨礼赞》的“预习”提出:“这篇文章特别适合朗读。不妨先浏览一遍,了解大意,边读边做一些朗读标记,然后大声朗读,读出激情与豪气。”“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意图。”这些预习提示又给了我们教读这篇文章的路径和方法,可以总结为下面四条: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感受白杨树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特质;

2.重视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披文入情”,感受作者昂扬向上的情感;

3.通过揣摩品味,欣赏语言之美;

4.了解社会背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义,把握托物言志型散文的基本特点。

这样一来,教师便依据助学系统有了一个比较精准的定位,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至于课堂上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要看各位教师的“匠心”了。需要强调的是,精准的定位离不开对学情的把握,教师的眼中除了要有教材,还要有学生。《白杨礼赞》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对课文朗读和语言的赏析品味,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对托物言志型散文和象征手法,学生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在教读时,应该抓住重难点,带领学生进行突破。

二、匠心独运,教出风格

明确了教学方向之后,教师就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巧妙地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落实学习路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安排,避免枯燥单调、机械刻板的训练式教学,尽力为学生搭建巧妙、丰富的思维训练平台。例如,教学《白杨礼赞》时,“体会情感、梳理脉络、品析语言”是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如果直接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的脉络怎样”“语言上有何特点”等问题,就会显得过于刻板。经过思考,笔者通过落实朗读这一方法,找准语言训练点,引领学生“以读带悟”。首先,笔者让学生注意文中几个同中有异的句子:“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发现了从“实在是”到“然而实在是”再到“然而决不是”的转变,发现了从“那”到“这”的转变,发现了从“赞美”到“高声赞美”的转变,感受到作者的观察视角由远及近,作者的感情也由浅而深。通过反复品读这几个句子,学生发现了作者情感上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赏之情,理解了标题中“礼赞”之意,把握了文章的抒情线索,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直奔体会情感、理清脉络而去的,而是在是朗读、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了这一目的,提高了语言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其次,笔者找准语言训练点,带领学生品析以四个“难道”开头的句子。这四个句子既是反问句也是排比句,学生通过品读,进一步体会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为下面仿写句式和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打下基础。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没有机械照搬“积累拓展”中的问题,直接询问学生“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而是带领学生读好“四个难道”,学生便自然明白了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意图。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灵活上好教读课,让学生在兴趣中“得法”。

三、眺望远方,教往深处

统编教材精心构建了一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体系,教读课在其中承担着“得法”“悟法”的重要任务。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这一篇”“这一例”,而要由“这一篇”拓展到“这一本”,“这一例”拓展到“这一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迁移能力。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为:

1.掌握托物言志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思路;

2.学会并运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

先谈一下笔者是怎样实现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白杨礼赞》思路清晰、线索分明,是托物言志型散文的典范。文章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環境,作者的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笔者在授课时,有意识地强调了此类托物言志型散文的写法,先引导学生把握树的特征,感知“我是一棵树”;然后体会树的象征意义,明白“我不仅是树”;最后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我是树也是人”。这样,学生就可较好地把握托物言志型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接下来,笔者向学生推荐《牵牛花》《向日葵》《行道树》《爱莲说》等散文名篇,让学生真正做到由一篇拓展到一类,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再谈一下笔者是怎样实现第二个教学目标的。“积累拓展”要求:“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把握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后,带领学生进行了写作练习。首先,笔者给学生设置情境,出示了一组图片,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成灰泪始干”的蜡烛、“岂不罹凝寒”的松柏等,再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四个难道”句式进行仿写。PPT出示要求如下:

选择一幅图(松、荷、梅、蜡烛),依照句式写一写,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句式:我选                 ,它                     (物象的特征、外形),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            ?

难道你就不想到                  (基本要求)?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较高要求)?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更高要求)?

(可以由一个人的品质拓展到一类人的品质。)

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为写作提供资料和方法,写作是阅读的提升和延伸。在《白杨礼赞》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带领学生随文练笔,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象征手法写作,学生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教读课应有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群力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托物礼赞言志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托物言志法
延续风雅
当青葱恋遭遇校园霸凌:少年的你啊沉重的痛
十月礼赞
礼赞新中国七十华诞
五月礼赞
张进(一首)
石灰吟
“物”绘人生“吟”新篇
竹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