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省试诗中表达科举及第意象的独特运用

2019-08-12石艳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

石艳春

摘要:省试诗作为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独特产物,与唐代“以诗取士”和“尊儒尚经”的文化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考生为了达到科举及第的目的,在诗歌中往往引用“迁莺”、“东堂”、“折桂”等意象,用以表达积极入世的意愿。这些意象出自儒家经典,一方面展现了考生深厚的经学底蕴,迎合了唐代“尊儒尚经”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考生用于表达科举及第的渴望,从而给这些意象赋予独特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科举考试;省试试;迁莺;折桂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106-01

一、前言

科举考试是我国唐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也是考生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而唐代尊崇“以诗取士”和“尊儒尚经”的文化政策,使得诗歌成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與唐诗的繁荣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唐代,尚书省吏部或礼部组织的科举考试,所试诗歌称之为省试诗,但这是一个广义的范围,除包含国家级别的试诗,也包含地方的试诗,如州府试和监试,因其在形式、格律、韵律等与省试试诗风格一致,故包含在内,本文所述省试诗指的是《文苑英华》卷一八零至一八九所录的诗歌。

二、唐代“尊儒尚经”的文化政策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的目的性非常明显,他们往往通过一些特定的审美意象,将自己科举及第的意愿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而诗作带有一定的政治功利性和特定时代的历史烙印。这些表达科举及第的意象,承载了举子的愿望,体现出一致的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省试诗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也削弱了其文学价值,但是这些意象也成为探讨省试诗价值的重要载体。在“尊儒尚经”文化政策的影响下,考生往往采取“迁莺”、“东堂”、“折桂”等意象进行表达。

考生在省试诗中表达科举及第的诉求,希望通过考试博得功名,展现自己的雄心抱负,“应试者为了实现登第的愿望,自发地在创作中使颂美成为科场试诗的重要审美内涵。”

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朝代,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综合国力较为强盛。物质基础的强大,为开放并包的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自从汉武帝时期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经典一直被后世奉为治国安邦的准则。《旧唐书·儒学传上》记载:

朕君临区宇,兴化崇儒,永言先达,情深绍嗣。宜令有司于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仍博求其后,具以名闻,详考所宜,当加爵土。

在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初,就发扬先辈尊孔尚经的做法,决心要“兴化崇儒”,将儒家经典作为文化的引领,振兴教化,崇尚儒学。唐高祖还命令有司在国子监设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用于四时的祭拜,统治者运用政治权利提高了儒家的地位,将学习儒家学派的做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做法成为文化发展的导向标,也为科举考试指明了方向。

除了设立庙宇外,朝廷还格外重视精通儒家学派的文人,经过考察之后,凡适合传播儒家文化的学者,都要进行封官加爵。

三、“迁莺”意象的独特运用

“迁莺”,又谓莺出谷,幽谷莺等。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今谓进士登第为迁莺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迁莺”谓鸟迁向高处,比喻地位的高升。“迁莺”这一意象被赋予强烈的政治功利性,在省试诗中频繁的被举子引用,表达被统治者重视、进入仕途的决心和希冀。

张复元在《风光草际浮》诗中写道:“好助莺迁势,乘时冀便翔。”作者借助大好春光,赞美当时的太平盛世,希望能够科举及第,从而展现自己的雄伟抱负。佚名的《霜菊》诗从菊花生长的环境、季节,引出菊花的高洁和坚贞,同时引经据典写出对清雅人格的追求。“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则写出菊花生活的环境较为萧索,“肃”字写出环境的恶劣,寒气肃肃,寒霜遍布。“残”字则写出菊花虽然几近惨败,但仍然傲霜绽放的姿态。“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句则写出菊花凌寒绽放的繁盛貌。此处用“幽谷”也写出虽然自己才疏学浅,所处的环境较为凄凉,但拥有高尚的德行,依然希望被重用。“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倘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作者在此引用典故表明其高雅的追求。“骚人”,这里指屈原,其在《离骚》中有“夕餐秋菊之落英。”“陶令”,指陶渊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归隐田园,其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作者通过引用屈原和陶潜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古人高风亮节的精神的向往,同时也表达如果被重用,愿做菊花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东堂”、“折桂”意象的独特运用

“东堂”、“折桂”也是省试诗中常见的意象,用以表达蟾宫折桂的美好意愿。“东堂”、“折桂”语出《晋书·郄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多用“桂林一枝”、“昆山片玉”表达登科之希冀。邵偃在《赋得春风扇微和》诗中写道:“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用以表达科举及第的渴望。“东堂”,原指东厢的殿堂或者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者官舍,而此处指尚书省之东堂,晋武帝时郤就在此处一举得第,取其美好寓意,故称为“东堂桂”。“桂树”,暗含“折桂”之意,谓科举及第。李损之在《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中的结句中写道:“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郢上曲”,即“阳春白雪”,语出《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阿阳》、《薤露》,国中所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李周翰注:“《阳春》、《白雪》,高曲名也。”后因用以泛指高雅的曲子,在此处指高深典雅的诗作。作者认为自己所写诗歌为高雅之作,质量很高,应当折得当年之桂。

此外,佚名在《幽人折芳桂》中写道:“一枝终是折,荣耀在东堂。”他用“东堂”、“折桂”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科举及第、进入仕途的决心。

白行简在《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中载:“北户知犹远,东堂幸见荣。心坚终待鹤,枝嫩未成龙。”作者借用松树的弱小,比喻自己能力有限,但心地坚定。“东堂”指东厢的殿堂,但也暗指自己荣幸,能够在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待鹤”、“成龙”比喻自己目标坚定,必能成为有用之才。“夜影看仍薄,朝岚色渐浓。山苗不可荫,孤直俟秦封”句,虽然松树看起来单薄,但依然有傲视泰山秦松之举。“孤直”,孤高耿直,这里形容松树的姿态高而挺直。“秦封”,指秦始皇泰山封爵时的松树。作者用松树借物言志,虽然弱小,根基单薄,但依然有雄心壮志,总有实现自己雄伟抱负的那天。整首诗透露着坚强不屈的信念,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科举及第的坚定决心。

在唐代,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很明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科举及第进入仕途,从而光耀门楣,一展自己的雄心抱负。考生受尊儒尚经文化政策的影响,在诗作中引用儒家经典中的特殊意象入诗,从而赋予“迁莺”、“东堂”、“折桂”等意象以特殊含义,或直抒胸臆,或引用暗喻,或引经据典迎合当时的文化政策,展现扎实的经学底蕴,增加及第的可能性,达到入仕的目的。这一用法在唐代省试诗中较为普遍,使省试诗带有浓郁的功利性,但其文学价值有待进一步商榷。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官韵文献的发展与流变
浅谈明清时期对科举舞弊的刑事处罚
试分析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浅谈古代福建建阳书坊出版的应对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
科举考试对现行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影响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科举考试与语文高考的比较研究
清代科举复试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