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08-09袁文良

烹调知识 2019年8期
关键词:乞巧宴席民间

袁文良

8月28日,即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穿针节”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国务院于2006年将其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除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形式多样的“乞巧”民俗外,自然也会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风俗和饮食文化。

有关史籍显示,每到七夕之时,各地一般都要吃“巧食”,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各朝代另有不同的食俗。最早时,人们逢七夕都以各种米豆一起煮粥而食,称之为“糜粥”,类似如今的八宝粥。到了魏朝之时,北方大部流行于七月七日食汤饼,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黍为珍。今北人唯设饼,无复有糜也。”可见自魏时起,食用汤饼替代了的煮糜粥。当代学者柳明烨在《漫话“汤饼”》一文中认为,七夕节是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在这天食用汤饼“表达了封建历史时期劳动人民对这种男耕女织理想模式的肯定和美好愛情的向往。”汤饼,最初形似现今的片汤。

唐朝时,人们七夕晚上除面对星空进行乞巧外,还举办宴席并食斫饼,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的《唐六典》中记述:“七月七日进斫饼”,同时规定这天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并将当晚的宴席称为“晒书会”。当时的斫饼既为切饼,将饼烙熟后切成几块众人一同分而食之。宋朝时,民间在七夕夜又出现了摊食煎饼的习俗,吕元明所著《岁时杂记》和陈元靓所著的《皇朝岁时杂记》中对此俗都有所显示:“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随着岁月的更替和饮食文化的发展,民间普遍于七夕之夜供奉牛女二星之后食用“巧果”与“花瓜”了。“巧果”又名“七夕果”“乞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其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溶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然后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并在与姐妹们一同乞巧时拿出来相互比看,相互赞赏。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称这种乞巧果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后来,民间艺人雕刻出专门用来做乞巧果的模子,将和好的面放入其中按紧,取出后上面有各种精美吉祥的图案花纹,常见的就有莲蓬、桃子、老虎、狮子、猫咪、猴子、公鸡、小猪、鸣蝉等,着实招人喜爱。不少人家还将这种乞巧果以红线绳串起来,下头缀上一点彩色穗子,挂在墙壁间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为装饰品或是零食。据说吃了这样的巧果,孩子们就心灵手巧了。而“花瓜”则是指雕成奇花异草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的瓜果。以这些各式各样的瓜果供奉牛女二星之后,人们一边食用花瓜与巧果,一边仰望星空,无不祈盼自己变得心灵手巧。

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的七夕食俗以饺子、馄饨、面条和油果子等为主,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而各地的七夕饮食也存在着差异,显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在我国山东、河北的某些地方,这一天姑娘们要吃乞巧饭,而且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面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在河北雄县等地区,七夕之时除设瓜果祭祀外,还有个独特的宰杀公鸡习俗。秦廷秀、褚保熙所著的《雄县新志》记载:“七月七日,曝洗,云曝干而濯洁。是夕,闺人以茜鸡作乞巧会。”我们的先辈们觉得,在这牛郎织女相会的夜里,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在福建的一些地方,人们七月初一就开始泡巧菜、做巧工,将豆、麦盛放在有水的盘子上长成芽,初七这天做成巧芽汤食用。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作一些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总之,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乞巧宴席民间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签名档
宴席礼仪7禁忌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