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暑与农业生产

2019-08-08于淼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暑小暑梅雨

于淼

“节到小暑进伏天”,小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立夏后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已到初伏前后,“小”字是指炎热的程度较轻,“暑”是指气候炎热。因此,小暑是指炎热的夏日已经来临,但距离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还有一些时日。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载,“六月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时节,北半球的光照时间逐渐缩短,黑夜时间变长,但为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却持续升高?原因在于虽然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从北回归线南移,但仍直射在北半球上,且产生的热量收大于支,因此气温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升高。通过长期对大自然的观察与记录,我国古代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将小暑分为三候,也是描述小暑到来的三种现象:“一候温风至”,意思是此时已不再凉爽,吹来的风已经是温热的了,说明此候已入伏。“二候蟋蟀居宇”是指由于地表温度升高,蟋蟀在地面上也觉得热,去寻找庇荫处或房檐下阴凉的藏身之处。“三候鹰如鸷”,这是指鹰等一些猛禽哺育出的幼鸟在这一时节开始陆续离开巢穴,在气温较为凉爽的高空中开始自行捕食了。

小暑节气前后,东北与西北地区开始收割冬、春小麦等农作物。除此之外,田间管理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小暑连大暑,锄草防涝莫踌躇”,由于这时气温恒高,降水量充沛,农作物生长迅速,田间的杂草也迅速生长。因此,应注意做好除草工作。早稻处于灌浆后期,部分早熟的品种在大暑节气到来前就要成熟收获,此时需要保持田间的干干湿湿。中稻进入孕穗期,已经拔节,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的5至7天将“送嫁肥”施足。“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小暑时节,棉花处于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棉花陆续开花,此时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还要及时打杈、整枝、去老叶,使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协调充足,同时增强通风和透光,改善种植区内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小暑时节已是盛夏,南方地区平均气温达到26℃。但在华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日均气温高于30℃、最高气温高于35℃的情况,这样的高温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十分不利。农作物需要事先在时间布局上充分考虑这样的气温因素,若已经栽插,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但在西北地区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少许霜雪,气候特征与华南初春时节相似。

“小暑雨涟涟,防汛最当先。”正常年份中,小暑时节我国秦嶺淮河以北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迎来雨季,雨量大且降水量集中,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在小暑时节气候同样高温多雨。“伏天的雨,锅里的米”,适量的雨水虽然对水稻等作物的生长比较有利,但有时会对大豆、棉花等旱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各类蔬菜的生长。与此同时,小暑时节易发生洪涝灾害,尤其华南西部地区,七八月的暴雨天数可占全年总数的75%。因此,小暑时节要做好防洪防汛工作,避免雨水多对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并且由于天气湿热,暴雨大风天气容易出现,部分地区会伴有冰雹天气。极端天气对农作物影响巨大,应提前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将由于自然天气等原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在小暑节气来到之前就已经结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进入气温高降雨少的盛夏季节,此时易出现伏旱现象,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在小暑到来前及早蓄水抗旱。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谚,意思是在梅雨季节过后,如果小暑时节打雷,梅雨又会回来。倒黄梅现象出现时,梅雨结束后的几天又重新出现梅雨时天气闷热伴有雷阵雨的天气,且会维持一段时间,短则一周,长则十天半月。其实,“小暑一声雷”并不是梅雨倒回的原因,而只是一种伴随的天气现象。从气象上来讲,这是由于在个别年份,冷空气的势力较强,在不断南下的过程中冷暖空气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对峙,并可将雨带推移回此地区,由此形成了潮湿多雨的梅雨天气。但这种异常现象不只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带,严重时与北半球乃至全球的大气异常均有关联。同时,小暑时节也是南方沿海地区易出现台风的时候,尤其是台湾和福建地区,这些地区有“小暑惊东风”的说法,如果小暑时节吹起东风,则可能是台风到来的前兆,应提前做好防台风的准备。

旧时民间在暑伏时节休息停工,称为歇伏。初伏之日,有钱人家杀鸡宰羊全家庆祝,因为“伏”字和“福”同音,人们认为入伏这天是吉利的日子,也认为此时节是一年中食物最好吸收的时节。小暑时节天气已经进入最热的时期,树木茂盛,大自然在这一时节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春雨、梅雨这段时间的阴雨潮湿天气,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出房间,走进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享受阳光带来的明媚与希望。人们不仅在小暑这天成群出游,踏花赏景游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很多人还会在这一天将家里的衣服、书画等从屋子里拿出,放在太阳下暴晒,用阳光除去霉气,使旧物焕然一新。因此,民间也称小暑为“断霉之日”。

但小暑时节毕竟已是炎热酷暑,人们在享受阳光的同时也开始注意用很多方法来避暑消热。《燕京岁时记·颁冰》载:“京师自数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民间则在街上有冰售出。”由记载中可见,古时小暑节气时,官府会赐冰给公职人员,在民间市场也有卖冰的习俗,百姓可以吃冰解暑,有些商家还会将桃子、西瓜、樱桃等水果放于冰中,做成类似于现代“冰粥”的冷饮。通过其他记载还可以发现,除了冰,西瓜也是小暑时节古人用来解暑的主要食物。由于白天炎热,所以人们更偏爱于在傍晚暑热消退的时候进行室外活动。居住在大河、湖泊附近的古人更是会在小暑夕阳西下之时约上好友知己或家人,一同乘船游河品茗,并有丝竹乐器相伴,一同消暑作乐,一派欢乐和谐的景象。如今很多著名风景胜地仍有很多游船画舫,如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秦淮河等。

小暑时节温度高、湿度大,阴气在此时也开始加重,人们在游玩赏景纳凉的同时,不能贪图凉爽而在野外露宿,或长时间坐在室外木椅上休息,这会使体内湿气加重,诱发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在室内的人们也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吹空调冷风,此时节应注意饮食,适当进行清补,多食蔬菜水果,并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使身体通过排汗来降温,祛除体内湿气和毒素。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稳,“心静自然凉”,多一份从容淡定,生活就会清凉舒爽。

“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小暑时节是萤火虫最灿烂的时间。雌性萤火虫开始产卵,萤火虫的幼虫也会发出微微光亮,在池塘边、田野间,忽明忽暗的萤火虫好像一点点的星光,带来孩童般的欢乐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里,满眼的绿树浓荫,各色花儿争相开放,香气扑鼻,给人们带来夏日的丝丝清凉。山河湖海,名山大川,在这炎炎夏日焕发出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陈超.水与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大暑[J].中国三峡,2018(07):110-111.

[2]梁德荣.小暑之日开启盛夏之约[N]. 佛山日报,2017-07-07(F02).

[3]冯磊.小暑大暑紧相连 一抹乡愁一份安[J].中医健康养生,2015(07):26-27.

[4].小暑时节话养生之饮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142.

[5].节气养生之小暑[J].走向世界,2008(14):110.

[6].“小暑”“大暑”看天气[J].中国供销商情,2006(08):44.

[7].小暑[J].新农业,1994(12):16.

猜你喜欢

大暑小暑梅雨
小暑
大暑
我爱雨
夏季美食知多少
黄梅时节家家雨
“热火朝天”过大暑
小暑六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