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要素探究
——基于TRIZ理论视角

2019-08-05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大学理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建设转型,通过创新创业驱动促进并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要实现国家这一宏大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关键。而在这一环节中,大学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镇,作用非同小可。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世界许多知名的大学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发展战略之一,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越来越受到各大学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一、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理解和时代要求

TRIZ的俄文拼写为:

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俄语缩写“ТРИЗ”,翻译为“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的条件和行为方式的特点是能影响到个人学习的成绩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能够真正为个人提高工作效率,为促进一个团队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该书中,阿利赫舒列尔提出了著名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模型,他认为人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就像一座冰山一样,山的上面主要包含了知识和技能,这主要是外在的,山的下面主要包含个性、动机等方面(详见图1)。通过这一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模型可以看出,人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越往下,包含的能力就越不容易被发现和挖掘出来,也就是说由上到下的过程,随着深度的不同,能力激发越困难。通过这一理论延伸和应用,学者们逐步将其引用到高等教育学领域,于是这一理论为高等教育中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路径。虽然目前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但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必将成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衡量的一个重要管理标准。

在2016年召开的院士大会上,国家已经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品德和能力方面都十分突出,同时还需要有广泛的国际视野。由这一时代要求可以看出,所谓新形势下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是说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研究功底,还需要有十分强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的道德修养、核心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等都应该与时代相适应。目前,这一理论越来越多的被学界和广大大学所接受,基于TRIZ理论所提出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模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激励、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一套完整的策略,未来必将成为大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

二、从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视野下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因素

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强烈要求越来越多的具有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在这开放的时代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形成一个分析大学人才培养的体系,使其变成一个新的理论工具,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系统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创业精神”的集体误读

在部分高校还存在一些家长由于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他们认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占用孩子大量学习时间。从高校自身层面来看,目前还存在“考试第一、分数第一、就业为重”的观念。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积极的心理态度,导致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够,探索进取精神不足,质疑怀疑精神不饱满等现象出现。

(二)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创业品德”的漠视和偏见

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有利于发挥好其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等多方面的功能。不过,目前有些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观念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功能认识还不深入。一些部门和学生往往会认为,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其目的无非是为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术,通过这些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由于在思想认识上一定的局限,导致高校没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升到提升学生素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度和高度去理解,这样的落后观念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按照正常的社会道德准则来要求,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三)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创业能力”的无目标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专职教师,即使一些高校有专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师,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也十分有限。加之,近年来,高校在进教师、补充新鲜血液方面资源不多,教师水平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很多专业好的教师,因循守旧,不愿意花大力气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同时,由于大学建设资金有限,加之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不足。很少有高校将并不充足的资金大量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设之中。另外,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方面没有正规的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在高校的发展规划中几乎没有体现。这些微观的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大学宏观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没有目标,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带来严重阻力和消极影响。

三、基于TRIZ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要把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理念加以深入发展

在前文论述到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外在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来看,主要表现在一个学生的教育过程和培训过程中,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发展和提高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从内在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来看,主要表现在一个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积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养。由此不难看出,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要注意到所谓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模型中所讲的外在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注意到内在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要站在学校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来谋划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始终要围绕创新创业人才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来展开。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则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水平,旨在着眼于未来,通过培养优秀的学生来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建立基于TRIZ理论考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详见图2),将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大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的结合,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

新时代、新形势下所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它应该具备完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当前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大学要抓紧这一有利机会,积极推进与地方相关科研院所、一些重要的国有大型企业的全方位合作,通过合作,整合科研力量,形成完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建设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科研力量优势,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通过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强强联手,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个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实施差异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科学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解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总体上来看,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般会优于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生中,博士的创新创业能力往往会优于硕士的创新创业能力。要鼓励研究生以产出各种表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成果为主,鼓励本科生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同时,各大学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科设置的特性,建立个性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特殊的人才通道。通过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环境的营造,激发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要建立有利于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加大教学和科研结合力度

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保持大学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营造一个具有“敢为天下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氛围,建立一个“敢于质疑和发问”学术批判环境,建立一个“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理”的价值追求体系,从而激发广大学生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课程的设置是一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关键。从课程方面来看,基于TRIZ理论来考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是应该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进一步拓宽学科专业的口径。二是应该积极围绕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战略要求。三是要打破固有的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建设壁垒,使学生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逐步的培养。

四、结语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人,高等教育作为是培养人的一种高层次活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培养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飞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TRIZ理论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无论对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大学理论
“留白”是个大学问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坚持理论创新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神秘的混沌理论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