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2019-08-04张宏伟

珠江水运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

张宏伟

摘 要:以广东省清云高速某合同段为工程背景,围绕液压滑膜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阐述了其系统基本构造原理以及施工技术优势,其能提升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质量以及能达到环保施工,并重点分析了施工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工艺要点,希望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 液压滑模 混凝土

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快、安全程度高、不占据较大空间等优势,是我国公路桥梁工程中经常运用的技术,并且液压滑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严格控制液压滑模技术中各个施工环节,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其质量关键因素进行研究。

1.工程概况

广东省清云高速公路TJ7合同段K71+400~K81+400,路线总长10km。本项目地处粤西北山区,全线地形地貌复杂,山区河谷断面多呈“V”字形,便道难以通行,桥梁下部施工难度大;为了提升桥梁基础的整体稳定性与基础,桥梁中的桥墩以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墩设计构造为主,由于地处山区,桥梁下部桩基主要以人工挖孔及钻孔桩作为基础,桥梁下部结构共108个桥墩,最高的桥墩有45m。上部结构由于场地限制,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液压滑模系统。

2.液压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

2.1提升公路桥梁的安全性

在应用液压滑模技术时,需要得到支撑杆以及门架这2部分结构的支持,二者都需要通过建模验算的方式而得,此举能够显著提升模体的整体稳定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可行的防腐蚀措施,这对于施工的安全性而言尤为关键。

2.2提高公路桥梁质量

在展开混凝土施工时,应以连续性施工的方式为宜,这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的基本保障;此后,还需要进行密实的振捣作业,将垂直度与轴线偏差严格控制在工程许可范围内,这也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举措。

2.3达到环保施工效果

借助于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以及原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工程成本也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无论是电能还是采油用量的使用,当引入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后,可以更好的控制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总量,因此可以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4液压滑模系统构造分析

液压滑膜系统分为操作平台、模板系统以及提升系统到位3个部分。通常液压滑模施工会用到2.0~2.4mm厚、0.8~1.2m高的钢材。为了给施工过程中诸多高空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临时存放工具、材料等,就会搭设操作平台,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程度,一定要定期检查操作平台的荷载能力与损坏程度。施工时为了浇筑混凝土一次成型会采取支撑结构,那么模板系统在液压滑模系统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混凝土浇筑,同时可以加强整体施工的安全度。

关于液压提升装置的组成,其必须得到液压提升系统的支持,这是整个液压滑升模板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内容,它能够为滑模施工提供持续的动力,并达到荷载传递的效果。关于其工作原理,借助于控制台的电动机设备能够推动高压油泵的运行,此时液压油便会经过分油器等一系列相关结构而进入到液压千斤顶之中,受液压油的影响便会推动滑升模块,进而顺着支撑杆向上移动;若控制台发出动作,而使得换向阀做出换向回油动作时,油液便会回到油泵油箱之中,并基于上述流程得以持续运行,滑升模块以及操作平台也可以持续向上升起。

3.液压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施工流程

承台是液压滑模施工的前提,做好前提工作后,沿着薄壁墩身放线,大线、小线要严格按照图纸尺寸。绑扎钢筋,安装卷扬机和滑模两种设备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借助模板安装设计层数、距离滑升,直到设计高度。

3.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作业的好坏在液压滑模施工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更好的、更安全地施工,所以一定要保证墩身规格及模板坐标核对通过后再绑扎钢筋。绑扎作业工艺流程为:标注柱与柱之间的距离→套柱箍筋→绑扎竖向主筋,绑扎水平钢筋时一定要事先留出一定距离,再安装模体设备。譬如本次工程的钢筋绑扎要采取边滑升边绑扎钢筋的方法,将钢筋、混凝土以及其它工具等架吊到工作平台。要先从模板底部绑扎钢筋,需要注意的是绑扎钢筋事先留出的距离要在30cm左右,然后一直绑扎到提升架横梁的下方。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移动不便、高度不够的起吊设备,可以安装拔杆。爬杆在借助卷扬机滑升时,要严格控制爬杆平整度以及爬杆的接头要位于水平钢筋的1/4处,并且对于有磨损与生锈的部位进行打磨。通常在出现千斤顶逐渐接近爬杆顶端的情况时就要进行接长工作,最小距离把控在350mm左右。

3.3混凝土入仓

混凝土在入仓前有许多步骤,首先混凝土要先经过专用车辆输送到规定地点,用泵管、布料杆将平台上的混凝土入仓。如果混凝土拌合物在入仓时倾落高度会造成成分相互分离的情况,那么就要适当添加滑槽、溜管等。同时在工作平台上添加钢筋爬梯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安装防护栏可以保护工人安全,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3.4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对各种水泥进行凝固试验,尽量挑选流动性佳和易性好的混凝土,并且尽量保证施工期间所用的混凝土是同一厂家所生产的。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保证浇筑后的表面平整,每层浇筑混凝土的最佳厚度为25cm之内。混凝土浇筑初凝的最佳时间是13~15h,并且需要先振捣再浇筑,振捣作业时要杜绝振捣设备碰到顶杆、钢筋和滑模。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入仓顺利,需要將坍落度控制在15~17cm。为了避免浇筑工作出现外溢的情况,要时刻关注浇筑面与模板的距离,把控好两者的距离在10~15cm之间。

3.5液压滑模的应用

(1)初滑阶段。关于初滑阶段,应在指定的搅拌站完成对混凝土材料的拌和施工,借助于运输车将其运至现场;在入模施工过程中,灌注速度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否则将会对模板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破坏现象。

采取3层浇筑的方式而进行,任何一层的厚度要≤30cm,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坍落度,其需要介于10~30mm范围内。

(2)滑升阶段。当结束模板初滑动操作后,则进入到了正常滑升阶段。在此过程中应做好对浇筑混凝土厚度的控制工作,在非特殊情况下所形成的最终浇筑高度以30cm为宜,并且单次提升高度控制在≤30cm。滑升速度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在支撑杆的推动下能够使得液压滑模不断的向上做出滑升动作,这一过程必然会存在内外模与混凝土表面相摩擦的问题,极容易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划痕。对此,当结束模板提升工作后,应对其进行收浆压光处理,这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手段。

(3)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浇筑厚度满足规定要求,此外,还要做好振捣施工质量管理,减少振漏与过振现象。

(4)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套筒与柱筋攻丝的匹配性进行控制,保证两者间有足够的长度,这样才能确保两者间的力矩满足施工要求。

(5)需要按照混凝土性能对液压滑模提升速度进行调整,在混凝土出模后需要采用铁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压光。另外,每个墩身施工都需要采用同一种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墩身质量一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桥梁作为连接各地区及提升公民生活幸福感的的重要工具,液压滑模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受到政府与众多专家重视,因为对提高我国公路桥梁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并优化滑模施工技术是大势所趋,提升工程的质量除了操作技术严格遵守规范与流程,还要做好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加大养护力度,才能有效提高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1]耿明哲.桥梁过程中液压滑模技术在墩台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22):90-91.

[2]李俊德.浅析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6): 142-143.

[3]刘旭莉.论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02):102-104.

猜你喜欢

公路桥梁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