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要点

2019-08-02王欣楚康康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初乳哺乳犊牛

文│王欣 楚康康(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

随着奶牛养殖方式的加快转变,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已经成为奶牛养殖的中坚力量。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犊牛作为奶牛场后备力量,其早期生长发育以及成活率会直接影响牧场生产性能的提升与养殖效益的增加。犊牛一般指出生后至6月龄的小牛,其饲养管理的正确与否,对奶牛成年体型、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过程中,犊牛的饲养管理应当引起重视,成为牧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从新生、哺乳和断奶三个阶段对犊牛的饲养关键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给牧场如何加强犊牛饲养管理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一、新生犊牛饲养管理

1.初生护理。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母牛分离,严禁母牛舔舐,由于犊牛没有抵抗力,避免由于舔舐造成疾病感染。接产人员戴干净手套去除犊牛口鼻中黏液和异物,身上用干净毛巾擦干或用暖风机吹干。

2.脐带消毒。在犊牛脐带距腹部6~8厘米处剪断,将其中黏液捋出,并使用10%的碘酊完全浸泡消毒脐带,连续消毒5~7天,至脐带完全变干脱落。

3.称重记录。犊牛擦干后进行称重,荷斯坦犊牛体重大于28千克的健康犊牛留用,畸形、弱犊淘汰处理。打耳号牌并做好相关产犊记录。

4.初乳收集、饲喂与评价。初乳中的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都很高,可以给新生犊牛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够增强犊牛的免疫力,是犊牛获得被动免疫重要途径。初乳还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可以促进胎粪排出。

产后2小时内收集健康初乳(血乳、乳房炎乳、头胎牛初乳一般不留用),并用糖度计、初乳折光仪或是初乳比重计对出入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留用,不合格的初乳严禁饲喂初生牛犊。合格的初乳灌装进初乳袋,记录好数量、日期、检测值、母牛号等,进行巴氏消毒后冷冻保存。

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解冻初乳至37~38℃,利用初乳灌服器灌服4升初乳,对于体重<30千克的犊牛,第一次灌服2升,6小时内再灌服2升。

出生第三天的犊牛采集血液利用糖度计或者血清折光仪检测IgG的吸收效果,糖度计显示检测数值>6.8%表示转运成功,折光仪显示>5.5克/分升表示转运成功。但对于患病牛此数值不予采用(脱水会对检测数值造成偏差)。

5.环境控制。新生犊牛抵抗能力弱,要准备清洁、干燥的犊牛岛,并保证通风良好、无贼风、无异味。犊牛岛内铺置干净、干燥的垫料。冬季要对新生犊牛做好保温工作,可以给犊牛穿上棉马甲,新生犊牛利用取暖设备保证环境温度。犊牛区域保证每周严格消毒两次,每将新生犊牛转走一批,更换垫料,彻底清理、消毒、晾晒。在干燥舒适的环境中可以提高犊牛的抵抗能力,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6.去角。犊牛去角是哺乳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奶牛去角后可以避免打架时角对乳房、阴门、腹部等部位造成损伤,减少牧场的意外损失。犊牛出生后一周内即去角,方法分为药物去角及电烙法去角,找准角基部位置,去毛后涂抹去角膏或者用犊牛去角专用烙铁烙至皮肤焦黄即可。使用去角膏一定要佩戴手套,避免灼伤。

7.去副乳。一般奶牛会有4个发育良好的乳头,但个别奶牛会额外长出1~2个乳头,称之为副乳头。犊牛出生后一周内,用手术剪在消毒后将其剪去,避免损伤乳腺。

二、哺乳犊牛饲养管理

1.哺乳。选用优质常乳在巴氏消毒后饲喂给哺乳犊牛,乳房炎奶等抗生素奶不能饲喂给哺乳犊牛。饲喂温度为37~39℃,所以冬季牛奶巴氏消毒后降温至42℃,夏季降至40℃。哺乳犊牛饲喂原则是定时、定温、定量,一牛一桶,避免交叉感染。出生后一周内每天饲喂量在6~7.5千克,一周到一个月为9千克,一个月到断奶前一周为12千克,断奶前一周每日减量至断奶。

如果在牛奶不够的情况下,可在牛奶中掺入代乳粉,保证每天饲喂掺入的代乳粉比例一致。

2.饮水。犊牛从出生后第三天开始自由饮水,冬季在喂奶后给予适量热水(温度在40℃左右),夏季常温即可。犊牛的饮用水一定要干净清洁。

3.添加开食料。犊牛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添加开食料,以促进瘤胃的发育。每日添加2~3次,每次少量添加,添加前将剩料清理干净,保证每天都是新鲜的开食料。犊牛出生三周内添加量为0.5千克/天,第四周至六周添加量为1千克/天,第七周至断奶添加量为1.5千克/天。若犊牛长期拒食开食料,必要时应人工诱食。

4.犊牛器具消毒。奶罐车及巴氏消毒罐每次使用后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清洗;犊牛奶桶、奶壶、水桶每次用完之后清水冲洗,也可用酸碱液浸泡后清水冲洗,每两天用消毒药浸泡消毒一次;犊牛初乳灌服器每次使用完要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管内残留,引发疾病,清洗后悬挂晾干。

三、断奶犊牛饲养管理

1.断奶。犊牛断奶一直是实验研究和牧场关注的焦点,断奶对犊牛应激较大,断奶前后饲养上过渡不好,会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采用60天断奶的较多,但断奶最重要的依据是精饲料采食量是否达到1.5千克。犊牛断奶时的体重应为初生重的两倍。平均日增重在750克以上。对于体重不达标的犊牛或者初生重较小的犊牛可延长喂奶一周后再断奶。患病牛在治愈后方可断奶。犊牛断奶前一周,逐步减少牛奶饲喂量直至断奶,断奶后再在犊牛岛饲喂一周后转入过渡圈饲养。过渡圈内犊牛可饲喂开食料、压片玉米、粉碎燕麦草及苜蓿的混合料,精粗比大致为4∶6。在过了20天左右的过渡期之后,犊牛按照日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群,可以同过渡期犊牛饲喂相同饲料,也可饲喂高蛋白TMR。

2.犊牛保健。犊牛出生到3月龄这个阶段,是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犊牛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而随着犊牛断奶转群,饲养人员的关注度会相应减少,容易忽视断奶后犊牛的保健工作。断奶后,犊牛经历了断奶应激,这一阶段的犊牛容易发生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疾病。日常管理当中饲养管理人员更应该做好保健工作,要保证牛舍通风、干燥、垫料充足、干净。保证牛舍每周清理两次,消毒两次,减少疾病传播。发病犊牛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在群内疾病传播。

3.疫病防治。犊牛在3月龄、4月龄及6月龄分三次注射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免疫。每年春秋两季所有断奶犊牛进行结核病及布鲁氏菌病的两病检疫。避免由于疫病造成经济损失。

四、小结

犊牛饲养实际并不复杂,关键是饲养人员要细心,有耐心,严格按照相关犊牛饲养流程,规范操作,并在饲养过程中注意以上几点,犊牛的饲养就不再是难题。

猜你喜欢

初乳哺乳犊牛
会哺乳的树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犊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