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仙李白的诗风探究

2019-08-01唐晓旭

大观 2019年3期
关键词:诗风将进酒诗仙

唐晓旭

摘 要: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尊称他为“诗仙”,一生钟情于酒,而笔下和酒有关的诗歌也较多。其诗风洒脱豪迈,意境微妙,突显其独特意识和桀骜不羁的性格。《将进酒》为乐府诗,也是李白的代表作。古代文人雅士常有酒伴左右,满腔愁绪似乎唯有凭着酒劲才能得以痛快淋漓的发泄。李白仕途坎坷,身体虚弱,而《将进酒》也表达了诗人愁绪浓、似乐实苦的情感。

关键词:李白;《将进酒》;诗风;诗仙

灿若星河的唐代文人中,李白和杜甫二人属于最耀眼的星辰,世人常称二人为双子星。李白以豪放洒脱留名,其诗风更是飘逸不羁,脱于凡尘,故而有诗仙之称。《将进酒》属于李白中后期的作品,诗歌中呈现的放荡不羁的思想、瑰丽的言语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诗歌是李白从长安放还后,理想破碎,同友人饮酒而作。诗中运用豪迈的言语,抒内心的愁绪以及乐观豁达的思想。李白借酒使内心愁緒得以释放,诗歌蕴藏的韵味和意境更是深远绵长[1]。

一、时代背景与艺术特征

(一)诗人生平

李白生于四川省江油县,家庭氛围和谐,有文化素养。青少年时期的李白便博览群书,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其思想观念,个性不凡,拥有远大的抱负和飘逸洒脱的情怀。李白以天下为己任,相信自己的才华总会被发现,建功立业。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封建制度和权贵横行。如此桀骜不驯的性格,自然不被当时的官场所容。李白处于政治黑暗时期,唐玄宗重用小人,诸多文人雅士被政治小人拒之门外。李白曾得到皇上较为短暂的垂青,长安放还后,便“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远大的抱负和热情并未实现,怀才不遇依旧桀骜豪迈,内心却愁绪万分,怅然若失,李白后半生也被愁思萦绕,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之言。

李白斗酒诗百篇,诗和酒属于李白一生的全部,风花雪月,思想愁绪共同酝酿,发酵后形成了李白孤傲豪迈的瑰丽诗篇。

(二)时代背景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他爱交友,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唐玄宗西游时期,李白以一首《大猎赋》直观阐述其价值理念,在贺知章的引导下,入仕途,也受到唐玄宗的礼待。但李白生性桀骜不驯,铮铮铁骨,也得罪了不少政治小人,最后赐金放还[3]。《将进酒》也是基于这种背景下诞生,诗人情感基调以悲愤愁绪为核心。

(三)艺术特征

《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中最具特点的一首,运用手法鲜明。李白好多诗篇中以夸张手段抒发内心愁绪之情。数字、画面等使用夸张言语,情思更是悲喜交加,复杂多变,感染力极强。

二、《将进酒》的豪迈情怀

李白的诗风以豪迈为主,而其独有的诗风和其他诗人相比差异更加明显。李白的个性是环境和自身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随着经历和年岁的增加,其豪迈之势更强,其中又增添了些沉郁之味[4]。

(一)豪放的气势

李白的诗篇并不是以其细琢的修饰感染世人,而更注重气势,以歌行、古风为主,多为乐府歌。《将进酒》也具豪放气势,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便直接表达李白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首句以天为视角,从黄河之水永不复还,不由想起孔子的“逝者如斯夫”感叹,尽显豪放之势;第二句转为人的视角,短暂的人生描述得更具艺术特色。饮酒时,豪迈之气更甚。“会须一饮三百杯”等诗句突显豪放之势,而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使得《将进酒》的风格更突出。

(二)张扬的性格

从汉武帝开始,便重儒家思想,倡导中正平和,以中庸理念为核心。唐代的封建思想较为浓烈,和李白是非分明的性格自然不符。官场乌烟瘴气,不少官场人员蝇营狗苟,奉承高官,李白则“仰天大笑出门去”,留下一抹落寞、洒脱的背影,别于官场。其恣肆豪迈的个性并未因退仕而改变,其内心依旧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5]。

(三)狂放的思想

古代文人雅士的思想是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来的。李白的价值观受到儒家和庄子思想的浸润,从《将进酒》中就能直观地反映其态度,悲喜交加,由悲到喜,白驹过隙的人生,黄河水的一去不复还,内心愁绪更浓,苦中作乐“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洒脱的情感

李白的桀骜不羁、放浪形骸是其独有的气质,诗篇创作更注重感情。李白的洒脱性格是由丰富的阅历和各种因素所致。其年幼好道家观念,有隐居的思想,经过仕途的艰辛,历经人生百态依旧豁达从容。“千金散尽还复来”,其他人可能更注重金钱,而李白则是坦然,“人生得意须尽欢”,唯有诗篇和酒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权贵名利更是嗤之以鼻,宁可长醉不复醒。李白“诗仙”之称,来自于其洒脱的个性,更体现在诗篇中所透露的仙气,在黑暗的政治官场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诗歌的飘逸洒脱,更为深远绵长,蕴含丰富的感情思考,从言语、思想、气势中有很深的体现。

三、《将进酒》的韵味

在长安放还后,李白咏酒诗篇中思想多了些深沉,手法趋于成熟,《将进酒》中就有显著的体现。《将进酒》属汉乐府曲调,主要是为劝酒而唱,诸多文人雅士的《将进酒》都有较强的个性体现,而饮酒和人生的联系或者说和短暂光阴的结合,使李白产生了感慨,受到诸多文人思想的熏陶,李白以旧题为名,大胆创新,运用散文的手法进行铺陈,感叹身世,赋予诗歌寓意,不过分透露悲凉,是豪迈、豪放的显现,愁绪的深化。《将进酒》创作时,李白已放还八年有余,忧国忧民之心并没有用武之地,寓情于景,寄情于山水间。随着年岁增长,国家政治动荡,心中沉郁之痛更甚,与好友登高宴饮之时,以酒抒情,怀才不遇、时光短暂、壮志未酬的愁绪跃然纸上,虽依旧豁达自由,桀骜不羁,但悲情愁绪如何释然[6]?

《将进酒》紧扣一个酒,抒发了愁思、愉快、愤懑、豪迈四种感情,情感丰富跌宕,叹白驹过隙,乐纵酒于情,悲怀才不遇。“朝如青丝暮成雪”,流水不可逆,而在古代诗词中,流水的意境常和光阴相联系,时光易逝的悲叹浓烈抑郁。黄河流水不复还,青丝暮成雪,人生短暂,叹生命的渺小。人生既然转瞬即逝,为何不珍惜当下,此刻良辰美景定不能辜负,饮酒纵乐,“莫使金樽空对月”,自我安慰,劝勉友人,但又怎甘心短暂的人生就此虚度,内心纠结交织,怀才不遇的苦闷涌上心头。诗人并未一味地感叹人生的短暂,从自身价值出发,依旧豪激昂。不屑于贪图富贵,追名逐利,一心只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济苍生。豪情壮志难以实现,就长醉不复醒吧。在国家政治动荡中挣扎,怀才不遇,抱负不能实现,无疑是深渊。落寞、孤独涌上心头,但“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酒作赋,不辜负美景。李白愁绪无处发泄,痛苦至极,这是一个历史人物的愁思,是他人生的写照,以愁结束,体现了诗篇主题。

四、结语

《将进酒》的篇幅并不长,笔酣墨饱,悲壮豪迈,直抒胸臆,愤懑中彰显狂放,豪情中透露沉郁。诗歌气势滂沱,富有力量,从“千金”“三百杯”等夸张化的量词中可见李白的豪情,但却不会有浮夸之感,恰到好处,主要是浓厚的感情,言语下的悲愤之情,大起大落,情感跌宕起伏,以“万古愁”结束,和首句流水奔腾气势呼应,美妙绝伦。以散行为核心,节奏如情感变化多端,悠远绵长,“得其深远宕逸之神”,便是如此吧。

参考文献:

[1]张铮岩.从《将进酒》感受诗仙的豪放情怀[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10):49-50.

[2]谈胜轶.李白《将进酒》:牢骚、怨怼中的盛唐气象[J].中学语文,2016(z1):12-14.

[3]景波.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以李白《将进酒》一文为例[J].学苑教育,2017(11):34.

[4]艾禹衡,黄宇新.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方法的多维探讨——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68-72.

[5]冯立华.落魄文人·知音至交·潇洒酒仙——《将进酒》中李白形象解读[J].新课程(下),2016(12):249-250.

[6]仇小红.激情诵读 精准发问——《将进酒》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18(9):149-150.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诗风将进酒诗仙
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上
和李杜合影
入川行吟(通韵)
自题
诗仙李白的归宿
盛唐精神的缩影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