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城市留下“素颜写真”

2019-08-01刘佳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张旭郑州纪录片

刘佳璇

“城市希望把最好的一面让人看见,这没什么不对。但如果一个家庭里所有的照片都是这种风格,那就有一点遗憾了。”

2019年5月16日,距离央视纪录频道出品的纪录片《城市24小时》首播还有5天,总导演张旭写下创作手记。

她在其中回忆,策划宣传语时,第一个在头脑里跳出来的想法,就是“中国城市素颜写真集”——“素颜”是指最大程度接近城市真实的模样,“写真集”则是指写实的同时不失美学表达。

该纪录片第一季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将时间作为观察轴线,记录了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城市生活图景,共讲述30余个城市中的故事。

张旭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所有城市都值得深入进去慢慢看:“放在几十年后,人们可以从纪录片里看到中国的生活、城市的样貌,这个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找到被遮蔽的质感

正片进行最后一轮修改时,张旭将深圳篇分集导演喻峰找来,一起看武汉篇的“热干面”。

湖北人喻峰看完愣了半晌,对武汉篇分集导演纵红雨说:“我想回去了。”

“让他短暂失神的是那个地方的烟火升腾,而不仅仅是那碗面。”张旭在创作手记里写道。

纵红雨是武汉人,2017年6月29日,该纪录片进行首次全体策划会,分集团队要先用关键词概括各自的城市特质。

纵红雨一时什么都想不出。

发言定在第二天,他一夜没睡好,最终“挤”出来的词是“江湖”:“江湖的地貌和江湖的气质。”

“虽然改革开放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但我个人认为, 这四十年中国在样貌上最大的变化,是城市。”

直到正片播出,纵红雨仍觉得“江湖”不够精妙,武汉太鲜活,“也许,说不清的武汉才是真正的武汉。”

郑州篇分集导演海金星也有类似的感觉,在郑州生活二十多年,他却不敢说足够了解郑州。近三个月的调研后,郑州从一个觉而不察的生活空间,变得形象清晰,他给郑州总结了三个词:中庸、草根、融合。

“可能大家生活很着急,没有停下来看看的心态和时间。《城市24小时》就给大家观察城市的视角。”张旭说。

街头调研时,几乎所有本地人都回答,城市中自己最不愿去的地方就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标。张旭觉得其中有复杂的情绪:“这么多年的城市变迁,导致这个地方和记忆中不一样了。”

纪录片没有故意绕过这些最有符号感和标识感的地方。在张旭看来,这些地方能被大家熟知,也是因为其中有独特的城市质感,只是被遮蔽了。

在厦门鼓浪屿,分集团队找到了拉板车的东北小哥;在网红街沙坡尾,年轻人追捧的小店,和修自行车、卖纸钱的铺子相邻……

“我们要在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发现不同的细节和侧面,让本地人觉得,原来这么多年没去,有些东西还在;让外地人觉得,原来走马观花,忽略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张旭说。

拍出人间烟火味

撰寫武汉篇文稿时,纵红雨正穿越欧洲中部。

白天拍欧洲,晚上写武汉,离家乡越远,他头脑里的武汉越鲜明,终于从素材里的武汉人身上看见了“城市的背板”。“我意识到,原来做过的宣传片里的武汉,不是我的竹床拖鞋、居家过早的武汉,是华服锦帽、外出作客的武汉。”

张旭有一个类似的比喻:宣传片里的城市,就像婚纱照中的新娘。

婚纱照带着仪式感和装饰性。“城市希望把最好的一面让人看见,这没什么不对。但如果一个家庭里所有的照片都是这种风格,那就有一点遗憾了。”张旭说。

时间推回2017年之前,张旭已有了拍摄城市题材季播纪录片的想法。

央视纪录频道在开播之初有一句著名的宣传语:“为时代中国存像,与大千世界共鸣。”在张旭看来,要“为时代中国存像”,城市作为拍摄题材具有显见价值:“虽然改革开放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但我个人认为,这四十年中国在样貌上最大的变化,是城市。”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最终的成片里,都是城市中各个小人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组成城市的“素颜”。

郑州朴实平和的城市气质体现在早餐的胡辣汤、豫剧和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夜宵里,踏实中庸的城市气质,体现在郑州北站中欧班列调车员专注的眼神里,也体现在郑州火车站繁忙有序的站长办公室里。

成都老社区的鹤鸣茶馆代表着成都的悠闲自得,大熊猫繁育基地里的熊猫饲养员则代表着成都的幽默和细致。

深圳三和人才市场,是新深圳人寻求机遇的侧写;傍晚往返港深两地的“跨境学童”身上、夜晚工作的生意人身上,有着深圳人不安于现状、力争上游的心气。

观察“卸妆”后的城市

郑州篇是《城市24小时》的首播集。播出后,有人对片中呈现城中村不满:“为什么郑东新区那么好不去拍,而拍很破旧的地方呢?”有人反驳:“这些地方也是城市的一部分。”

“观众都是带着对这个城市的情感在表达,这和我们创作的初衷也很接近。”张旭说,“我们希望能带着善意、温暖的心态来呈现朝夕相处的生活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有问题很正常,就像我有一个朋友,我知道他的缺点,但不影响友谊。”

张旭认为,城市的灵魂是人和他们的生活,所有的城市都要经得起“卸妆”。“大家生活在城市中,更多时候不是去看城市哪个地方漂亮了或不漂亮了,而是去感受这个城市的生活是否温暖,它的气质特征是否有所保留。”

武汉雪松路虾店,一盘小龙虾即将被端到客人的桌上

不过,“卸妆”只是为城市拍摄“素颜写真”的第一步,如何找到个案故事与城市气质的契合点才是最大的挑战,这让该片策划与后期都耗费了较长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的补拍工作。

该片共拍摄了近百位对象,主创们有很多忍痛割爱的素材。选择的核心标准是个案和城市是否有直接关联,如果这个故事会发生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就不是最佳选择。

“这也是我们认识这个城市的过程,因此这些弯路都是有价值的。”张旭说。

除了用人物故事来呈现城市的性格之外,片中也有很多城市运行数据:过去五年郑州人口净流入185万,仅比深圳低1万;武汉常住人口1200万,每天出门吃早餐的有500万;深圳每天有3万学童来往于深港之间;成都早高峰比全国平均时间晚15分钟;厦门每天消费400吨海鲜……

张旭发布创作手记后,一位观众回复:“虽然只做了这几个城市,但是会让人开始回忆自己家乡的24小时。”

郑州国棉四厂充满怀旧感的空镜,让张旭想起了家乡沈阳的铁西区。正像该片声音监制王同所写的:“他们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会编织出来电视机前的那个你。”

“如果这部纪录片触动了大家,让大家知道城市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我们要好好保护,即使不光鲜的一面也值得珍惜,那么它就是积极的。”张旭说,这也许是它最好的“副产品”。

猜你喜欢

张旭郑州纪录片
学校情境下的学习问题学生干预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浅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打针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郑州擂台赛纪实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