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019-08-01李汉英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算式乘法师生

李汉英

(庐江县城关小学 安徽合肥 231500)

“有效教学”,是指尊重并遵循教学规律,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收获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有效”,包含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三个要义。有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与课前预期的目标相吻合或达成度高;有效率,是指课堂上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心情愉悦,有效教学时间比重较大;有效益,是指教学活动取得明显收益,“四基”训练到位,学生学得扎实,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价值。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成长来源于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追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真正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的境界?我认为,只有紧扣目标,精准施策,才能让有限的课堂时空焕发有效教学的神采。

一、宽松和谐的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思维水平与情绪状态成正相关关系。这也就是说,情绪高涨时,思维就活跃、高效,反之,思维就会颓废、低落。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容错机制,让学生轻松愉悦地置身于课堂之中,没有心理压力,主动积极建构,敢想、敢说、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

生2:我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一边说一边展示手中的折纸)。

生3:我不同意,我认为应加上“0除外”。因为……

生4:我觉得他们的归纳还不严谨,应该说“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自然数”。

在这样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事半功倍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清晰简洁的思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思路清晰,抓住重点,点拨得法,语言简洁,才能使课堂务实高效。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整节课通盘考虑,围绕思路组织教学内容,内容的呈现不但要有利于“教”,更要有利于“学”,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统一。

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利用了学生身边的素材,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伸出双手,说说自己一共有多少根手指。学生很快地回答:5+5=10(根)。我再问3只手一共有几根手指?怎样用算式表示?4只手呢?当学生用正确的加法算式表达出来以后,我抛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是20只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用加法,5+5+5+5……写着写着,有的学生糊涂了:“到底有几个5啊?”“哇!20个5连加,式子太长了,老师,有没有其他表示法?”看着学生一双双焦渴、求助的眼神,我把握这一适宜的切入点,引入乘法。接下来,我让学生将前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在比较中,学生体会到了乘法的简便。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紧紧扣住“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这一主线,从“游戏启疑”开始,到“感悟乘法”“改写算式”,再到“观察发现”“体会简便”。教学环节简洁朴实,教学手段简单实用,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三、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新常态”。师生互动是课堂的动力,生生互动是课堂的活力。交往互动的课堂可以让学生表现自我、激发创造,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助于教师主动调控、完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之间“攀比、好争辩”的心理,促使他们互动起来,适时“煽风点火”,让他们对知识疑点、难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白、掌握知识。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正是由于教师即时捕捉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进行精巧的点拨,才有了一系列精彩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空间。

“比例尺”的教学,重点在于感受“比例尺”的概念和意义。但是,这一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单纯地传输概念,学生会很吃力,课堂效果也不会好。为了突破难点,教学好这一教学重点,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家长的手机为自己拍摄一张全身照片,然后打印在一张A4纸上。课堂上,学生们按要求纷纷拿出自己打印的照片,在学习小组内开展三项活动:一是互相测量实际身高并记录下来,再量一量照片上的“身高”,将照片“身高”记录在照片的旁边;二是开展讨论,自己1米多高,为什么能“容纳”在这张小小的A4纸上;三是在照片上写一句话,要求不得出现自己的实际身高数据,但是能够让人拿到照片就能算出你的实际身高。

前两个问题,学生们通过合作测量、思考讨论,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对于第三个问题,各小组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

组1:我的实际身高比照片身高多了120厘米;

组2:我的实际身高是照片身高的7倍;

组4:我的实际身高与照片身高的比为135∶19;

组5:我的照片身高与实际身高的比为18∶138。

从实际操作和交流互动中,学生们逐渐找到了“图上高度(距离)”与“实际高度(距离)”的比,也就是“比例尺”,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四、激励智慧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不能没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没有固定的套路,是实时的、即时生成的,可以是肯定、褒奖,也可以否定、引导,是教育艺术,又是语言艺术。教师要随时关注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以及可贵的创新,即时进行充满激励、富于智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保持有意注意,增强自信心。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自评,强化他们的反思意识,明不足,自奋斗;互评,使他们学会欣赏,交流融合,互相学习。在“梯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后,我告诉学生:“同学们,这是你们的发现,你们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们此刻的心情!”在最后的课堂总结时,我安排学生自评,针对课堂上自己的表现打等级(A、B、C、D)。这时,我发现一个在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小男孩给自己打了个“B+”等级,我故作惊讶地问:“这是什么等级呀?怎么解释呢?”小男孩站起来回答道:“我觉得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较好,但不是最好,因为在汇报交流时,我的语言表述不够完整,还差了那么一点,所以不能打A等级,只能打B+等级”……

瞧,多好的反思!在评价中,认识自我,有效地提高了反省能力。

五、全面深刻的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课堂上总会出现偏差和未知因素,总会留下遗憾和欠缺。所以,每一节课后,都要对课前预设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调控引导、课堂的生成状况进行剖析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我常用“自我提问法”追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亮点环节?如果出现了,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

在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个教学章节之后,我都对教学的成败得失进行记录,对教学的收获进行取舍和归类。从经验走向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这些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这样的反思,促进了我的成长,也使我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算式乘法师生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