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学院在中阿人文交流中的作用与担当
——以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2019-08-01伍凤明

关键词:中阿教学点阿根廷

林 瑶 伍凤明

(1.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 四川绵阳 621010;2.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阿根廷拉普拉塔市 1900)

在中国,“人文”的概念古已有之。西周《易经·贲卦》中记录:“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中用“人文”强调天道之外,还有人伦,还要推行文治教化。后来,程颐 (宋代) 对此解释:“人文, 人理之伦序, 观人文以教化天下, 天下成其礼俗, 乃圣人用贲之道也”,也就是说,人文即“人之道也”,更清晰地阐述了国家治理与社会流转都需要以人文为基础的文明秩序作为有效支撑。[1]

人文交流指的是思想、价值和文化的对话,主体可以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也可以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1]此外,《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全球化时代,人文交流合作日趋多样化,除了两国间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项目以外,语言和文化传播、文化产品的输出、大型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也得到迅速的发展。[2]

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在推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语言的传播和推广作为强化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一项战略手段和措施。[3]比如英国文化协会、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以及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语言推广机构均致力于在全球传播其民族语言和文化。我国于2004年开始建立孔子学院,在海外教授汉语并传播中华文化,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作用。

中国与阿根廷虽然远隔重洋,但双方交往源远流长。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2年签署双边投资协定,2004年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关系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然而,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拉美部分国家(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对中国形象认知的数据收集结果,阿根廷对华持正面态度的比重最低。[4]虽然中国通过孔子学院增进了阿根廷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但当地民众对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对中国的正面认知依然不高。因此,本文以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研究视角,探讨其在中阿人文交流中的作用与不足。

一、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概况

虽然中阿两国相距遥远,但近年来政治和经济往来密切,汉语热在阿根廷持续升温。截至目前,我国已在阿根廷建立两所孔子学院,分别是2009年吉林大学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合办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与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合办的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拉大孔院)。

拉大孔院总部设在拉普拉塔市,近几年,经过努力拓展,其教学点已辐射全国,共计6个,分别是胡胡依省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天主教大学教学点、圣菲省罗萨里奥国立大学教学点、丘布特省里瓦达维亚高等教育中心教学点、萨尔塔省萨尔塔天主教大学教学点、火地岛省乌斯怀亚教学点、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布拉加多教学点。

2017年,拉大孔院共开设汉语入门、汉语1级-6级、商务汉语以及旅游汉语等语言类常规课程51班次。其中,为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经济系和新闻系分别开设了免费汉语课程,为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开设了两期汉语培训课程。其次,2018年度拉大孔院及其教学点的语言类注册学生人数达到845人次,与2017年相比增长19%。学生涵盖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此外,2018年度参加汉语水平测试人数与去年持平,HSK(汉语考试)、YCT(中小学生汉语考试)和BCT(商务汉语考试)等各类考生人数共计227人次。

二、拉大孔院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

虽然拉大孔院在阿根廷开办仅仅9年,却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经过几年的发展,拉大孔院已逐渐成为阿根廷汉语教学的权威机构,有力地推动了汉语在阿根廷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致力于中拉人文交流的人才,推动了中阿教育交流与合作,并通过举办一系列中华文化活动,增进了当地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一)助力汉语推广

近年来,拉大孔院的汉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在短短9年的时间里,已在胡胡依省等6个地方建立教学点,将汉语教学推广到阿根廷各地。拉大孔院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根据2017年数据,拉大孔院及其教学点语言类注册学生人数较2016年增长19%。目前学生类别已涵盖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并已从最初的单一汉语教学拓展到了书法、气功、风水、太极、国画、中国哲学以及汉语备考培训等多种课程,教学形式有专业学习、选修以及业余培训等。孔子学院组织的HSK、YCT、BCT考试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考生人数持续增加。拉大孔院在阿根廷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增加了阿根廷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加强了其对中国的认识。

(二)培养中拉人文交流人才

拉大孔院通过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资助阿根廷高校博士生来华学习、青年学生来华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其高校和科研机构学者来华研修。同时,利用夏令营项目向国内选送优秀学生进行短期学习,如拉大-西外夏令营、汉语桥获奖学员夏令营等。通过此类项目,已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当地学子、学者来华学习,培养了众多致力于推动中阿人文交流的人才。

(三)推动中阿教育合作

拉丁美洲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陆,其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中拉政治、经济合作进入快车道,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教育合作,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与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的紧密合作,西安外国语大学于2017年设立了拉美研究中心,积极利用拉大孔院的地理优势,加强同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拉美学术研究的发展。同时,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也于2018年开设了中国研究专业硕士点,致力于培养精通汉语的国际关系、法律、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和媒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拉大孔院还推动了西安理工大学与拉普拉达国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两校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层面的交流。

(四)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拉大孔院除了致力于开展高质量的汉语教学,还积极主办文化活动,承办大型演出,为中阿两国人文交流搭建平台,成为当地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2017年,拉大孔院共开展15场文化活动(详情见表1),主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学术会议、讲座、展览、演出和比赛等。其中,2017年2月举办的“元宵节庙会活动”,当地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等十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表1 2017年拉大孔院组织文化活动一览表

活动时间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活动地点组织单位2017年2月2017年元宵节庙会演出、传统文化体验。拉普拉塔市马尔维纳斯广场拉普拉塔市政府、拉普拉塔市人文基金会、拉大孔院2017年2月-3月中国春节系列图片展展览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4月孔子学院传统文化周讲座、传统文化体验、展览、演出 拉大孔院、自然博物馆、拉普拉塔市人文基金会及拉普拉塔市文化中心拉普拉塔市人文基金会、自然博物馆、拉大孔院2017年4月-5月中阿文化差异讲座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5 月中阿教育制度之异同讲座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5 月端午节文化活动讲座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8月杭州文化遗产讲座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8月阿根廷儿童节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8月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阿根廷赛区预选赛比赛阿根廷政府金色大厅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文化处、布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9月中国电影月展览胡胡伊省拉大孔院2017年9月奖学金生汉语学习经验交流讲座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9月诗人西川解读中国诗歌与文学讲座拉大孔院、罗萨里奥教学点拉大孔院2017年9月丝路西安图片展展览自然博物馆拉大孔院、自然博物馆2017年10月中秋节活动讲座、演出 拉大孔院拉大孔院2017年10月“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拉大孔院拉大孔院

资料来源:根据拉大孔院教师提供信息整理。

三、拉大孔院开展人文交流所面临的问题

自拉大孔院成立以来,阿根廷学习汉语的人数持续增长,培养了一批本地汉语通,加深了中阿教育合作与交流,增进了中阿人民相互了解。但其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在中阿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且更换频繁

拉大孔院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以2018年9月拉大孔院师资为例,其教师共6名:1名中方院长、1名公派教师和4名汉语志愿者;按学历划分:3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毕业生;按专业划分:1个英语语言文学、1个中文、1个对外汉语教学和3个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具体信息如表2。

表2 2018年9月拉大孔院师资情况表

师资类别学历人数专业院长硕士研究生1英语语言文学公派教师硕士研究生1中文汉语志愿者硕士研究生1对外汉语教学本科毕业生3西班牙语

资料来源:根据拉大孔院教师提供信息整理。

从表2可知,目前拉大孔院教学团队均为中国籍教师,缺乏当地师资。虽然中国教师的汉语知识较好,但其对当地学生的情况以及当地风俗习惯了解不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语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学主要依靠汉语志愿者,但他们普遍任期较短(一般为一年),更换频繁,不利于学生适应其教学方式,而且新任志愿者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了解学生和适应当地生活,前期投入的时间成本高。最后,虽然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中文或对外汉语教学科班出身的仅2人,绝大部分教师在汉语教学方面都是零起点和零经验,对其进行专业汉语教学培训很有必要。

(二)文化活动以传统文化为主且推广度不高

拉大孔院在当地不仅进行汉语教学,还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2017年度拉大孔院组织关于中国节庆、文化、文学和教育等各种类型讲座15场。从文化活动类型来看,讲座8次、展览4次、演出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各3次、比赛和学术会议各1次;从文化活动开展地点来看,5次在市区,11次在孔院;从组织单位来看,11次由拉大孔院独立承办,4次由拉大孔院与阿根廷市政府、中国驻阿根廷使馆、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举办。

尽管拉大孔院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数量相对较多,在协助阿根廷政府和中国驻阿使馆等机构开展文化工作中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活动类型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中国图片和影视展览、中国传统歌舞表演以及剪纸、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为主,内容与形式重复率较高,缺乏创新。其次,开展活动的地点主要在拉大孔院,推广度不够,参与面也较窄,没有让更大范围内的当地民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三)经费不足

近年来,阿根廷经济陷入困境,国家财政疲乏,教育经费减少,几乎没有经费来支持拉大孔院的发展。因此,拉大孔院的运行主要还是依靠中国国家汉办提供的年度项目经费,但中央财政拨给国家汉办用于孔子学院的经费是比较有限的,“据统计平均每家孔子学院的运行经费为40万美元(包括中方教师工资、项目经费等),而目前对每家孔子学院的支持在10-20万美元。”[5]鉴于开展大型的人文交流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拉大孔院有限的经费限制了文化活动开展的规模与次数。此外,也没有多余的经费可用于改造教学场所、更新教学设备、外聘当地教师等问题,这也大大限制了拉大孔院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对拉大孔院开展人文交流的建议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影响力在阿根廷的不断提升,当地民众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高涨,拉大孔院迎来了一个传播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良好机遇和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拉大孔院在中阿人文交流中的作用,针对上述不足,有以下建议:

(一)实施师资可持续培养方案

首先,注重当地汉语教学师资培养,在拉大孔院教学过程中培养一批对汉语、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当地人,可推荐其申请“孔子新汉学计划”,赴华攻读对外汉语教学等人文社科类博士学位或参加拉大孔院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其学成回国后可担任拉大孔院汉语教师,传播中国文化。其次,对于任期已到的优秀志愿者,可向其提出续聘,甚至通过考核直接招聘为专职汉语教师,扩大教师队伍。此外,还应对非对外汉语教学等汉语专业的公派教师和志愿者定期进行系统化的汉语教学方法和汉语知识培训。

(二)改变单一的传统文化活动模式

拉大孔院的文化活动内容应由单一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让当地民众了解当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等高新产业的发展成果,了解当代中国面貌、城市文明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等。其次,文化活动中需注重阿根廷文化元素的运用,使用创新的方法将其与中国文化元素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经典文化活动,树立文化品牌,塑造中国形象。最后,还需加大文化活动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地走出校园,面向阿根廷社会开展文化活动,让更多当地民众参与其中,了解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改变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三)扩大拉大孔院经费来源

在年度预算中,拉大孔院可多向国家汉办申请一笔用于扩大文化活动规模和聘请当地教师等工作的经费。同时,积极与阿方政府以及拉普拉塔国立大学沟通,争取获得一定建设经费。此外,可大力推动当地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中的汉语培训,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作为拉大孔院运行经费的补贴。

结语

拉大孔院的建立为阿根廷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拉大孔院作为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促进中阿人文交流,让阿根廷民众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其在促进中阿人文交流方面还缺乏经验,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其应注重师资队伍的持续性培养,改变单一的传统文化活动模式,聚集中外各方力量扩大经费来源,进一步扩大其在中阿人文交流中的作用,逐渐改变阿根廷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加深中阿两国的民间友谊,实现中阿对话和共通共融。

最后,感谢2017西南科技大学龙山人才计划(项目编号:17LSXY04)的资助。

猜你喜欢

中阿教学点阿根廷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第二次奇迹
2015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举办
中阿再携手 硕果满枝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