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靶向透药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8-01王银珍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
关键词:透药胸膜炎结核性

王银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 上海 200000)

结核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为结核杆菌及其自容产物、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而引发的炎症反应,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能导致胸廓塌陷、胸膜增厚、胸膜粘连以及胸膜包裹等等严重不良后果,且对患者的肺功能亦可造成不可扭转的损伤[1]。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治疗为一种新型无创治疗方法,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8~72岁,平均(38.51±5.25)岁;病程7~42d,平均(27.42±4.61)d。对照组41例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37.82±5.19)岁;病程8~44d,平均(28.37±4.20)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结核、胸腔积液抽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每次胸腔积液抽取结束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10万U尿激酶,每周2次,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以超声透药靶向治疗,用专用的凝胶贴片(每片含硫酸阿米卡星0.1g、异烟肼0.05g)贴与定位处,每次透药靶向治疗时间为30min,1次/d,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记录两组治疗后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和胸膜粘连率。

疗效评价[2]: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胸腔积液完全吸收为痊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胸腔积液较治疗前吸收50%以上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胸腔积液较治疗前吸收50%以下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比较()

表1 两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胸膜厚度(cm) 引流总量(ml) 胸腔积液消失时间(d)观察组 41 0.53±0.12# 3395.54±219.84# 8.64±2.30#对照组 41 0.80±0.15 2318.57±213.94 13.54±2.67

2.2 两组治疗效果和胸腔粘连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胸腔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及胸腔粘连发生率比较 [n(%)]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为胸膜炎常见类型,占全体胸膜炎发病率的55%左右[3]。对于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规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药物难以抵达病变部位,临床治疗相对困难。

尿激酶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可以激活纤溶酶原,降解纤维蛋白凝块、纤维蛋白原,减少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沉积,从而缓解胸膜增厚和胸膜粘连情况[4]。同时,尿激酶对胸腔积液中的纤维蛋白和胸膜间网状分隔的纤维蛋白还有分解作用,可让抽吸更加充分。超声靶向透析治疗为当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新方法,可通过超声波的空话效应和相关离子导入技术,让药物直达病灶,快速渗入病灶组织,高密度聚集,快速发挥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胸膜厚度、引流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68%,较对照组的78.05%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胸腔粘连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

综上所述,对于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给予超声靶向透药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降低患者胸腔粘连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透药胸膜炎结核性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治疗策略研究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